【麻木不仁】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麻木不仁繁体
麻木不仁拼音
má mù bù rén近义词
漠不关心英语
Paralysis【麻木不仁】的意思和解释
【麻木不仁】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麻痹,没有知觉。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二、痹论》。后用「麻木不仁」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或反应迟钝。典源《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二、痹论》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歧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1>者,病久入深,荣卫2>之行濇3>,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4>,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1) 不仁:古代医家指身体肌肤失去知觉。(2) 荣卫:胃中的水谷所转化而来的营养物质。(3) 濇:音ㄙㄜˋ,不顺畅。(4) 不营:气血无法运行。典故说明《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内容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两部分。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并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着作。在《黄帝内经素问》的〈痹论〉中记载痹症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意思是说:「痹症」,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常,因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麻木等的一种疾患。一般分成风寒湿痹和热痹。风痹常导致关节疼痛;湿痹不只关节疼痛,严重的还会麻木失去知觉;热痹会导致关节疼痛灼热红肿。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种失去知觉的病状,后来演变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或反应迟钝。书证01.明、周顺昌〈与文湛持孝廉书〉:「我祖宗养士二百余年,风流到今,浑是一团庸靡顽钝之气,结成一个麻木不仁病证,可恨也。」02.明、薛己《薛氏医案、卷一七、疠疡机要》:「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针刺不痛。」03.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报章文辑、以太说》:「疾痛痾痒,一触即知。其机极灵,其传至速。不灵不速时,曰麻木不仁。」04.《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或反应迟钝。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亦作麻痹不仁。【麻木不仁】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或反应迟钝。《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也作「麻痹不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