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知识 > 汉语字典

李戴张帽是什么意思_李戴张帽的拼音 解释

时间: 2023-02-05栏目:汉语字典
 

【李戴张帽】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李戴张帽

繁体

李戴張帽

拼音

lǐ dài zhāng mào

【李戴张帽】的意思和解释

【李戴张帽】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张冠李戴」。见「张冠李戴」条。典源此处所列为「张冠李戴」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1>唐武后时,有「张公吃酒李公醉」之谣。张公谓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谓中宗也,此即「薛王沈醉寿王醒」之意。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举此为辞,官遂命赋其事。士人援笔立构数言,主者笑而释之。此语流传至宋,则宗门老宿,无不拈出来作对答人底话头,味之却真有不可思议道理在。其时又有「张公帽儿李公戴」,至今相传又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之谚,疑亦是此意耳。后世行市语有「张三李四」,皆非漫然无本。「鲁酒薄,邯郸围」「罪生甲,旤归乙」,事机莫测,曷足怪乎!诸老先生乃谓皆是乱说,然则圣人何以择言于刍荛。 (1) 典故或见于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参考资料〕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棳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于长隐君乃岸帻而亵礼,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壮仪。」也可谓善谑者。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张冠李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张冠李戴」这句成语,原本出自唐朝的谚语「张公帽儿李公戴」。「张公」是指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李公」则是指武则天的丈夫中宗,当时人可能用这句话来暗讽武则天不守妇道,私生活淫乱,就好像把这个人的帽子,错给那个人穿戴。与此类似意思的谚语,还有「张公吃酒李公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等。后来「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书证01.明、刘效祖〈黄莺儿、堪笑世情薄〉曲:「堪笑世情薄,百般的都弄巧。李四戴着张三帽,歪行货当高,假东西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