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画妖》“霍养仲言”原文与翻译

霍养仲言:一旧家壁悬挂仙女骑鹿图,霍养仲说:有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在墙上悬挂了一幅《仙女骑鹿图》。

款题赵仲穆,不知确否也(仲穆名雍,松雪之子也)。每室中无人,则画中人缘壁而行,如灯戏之状。落款是赵仲穆的名字,不知是否是他的真迹(仲穆名赵雍,是赵松雪的儿子)。每当屋子里没人的时候,画中人就沿着墙壁走动起来,象是走马灯的情景。

一日,预系长绳于轴首,伏人伺之。有一天,人们预先用长绳系在画轴上,埋伏下等候。

俟其行稍远,急掣轴出,遂附形于壁上,彩色宛然。等到画中人走得远一点时,赶快把画轴拽出屋子,画中人只好将形象附在墙壁上,彩色还很鲜艳。

俄而渐淡,俄而渐无,越半日而全隐。过了一会儿,色彩渐渐变淡,渐渐变无,过了半天连轮廊也没有了。

疑其消散矣。人们怀疑它消散了。

余尝谓画无形质,亦无精气,通灵幻化,似未必然;我过去总认为画上的东西既没有质地,也没有精气,说它能通灵幻化,似乎不可能。

古书所谓画妖,疑皆有物凭之耳。古书记载的那些画妖,我怀疑都是有妖怪借图画形象来现形而已。

后见林登《博物志》载北魏元兆,捕得云门黄花寺画妖,兆诘之曰:尔本虚空,画之所作,奈何有此妖形?;后来看林登的《博物志》,记载北魏的元兆,抓住了云门黄花寺的画妖,元兆责问它说:你本来是空虚的,是画出来的东西,怎会有你这种妖怪的体形呢?;

画妖对曰:形本是画,画以象真;真之所示,即乃有神。况所画之上,精灵有凭可通。此臣之所以有感,感而幻化。臣实有罪,云云;画妖回答说:形象以画为根本,画是为了摹写真实的,真实的形象有所感示,便会有神灵。何况在所画的图画上面,精灵有具体事物依靠凭借就可以通灵。这就是我得到生活真实形象的感召,终于幻化成妖怪的原因。能够感通,并由感通而幻化出形迹的原因。我实在是有罪的

其言似亦近理也。等等。;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