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一胎产三男》“引据古义,宜征经典”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一胎产三男》引据古义,宜征经典;原文与翻译

引据古义,宜征经典;引用古书上的话作论据,应当以经典为主;

其余杂说,参酌而已,不能一一执为定论也。其他的各家杂说,只能供参考斟酌而已,不能一一都当作定论。

《汉书&五行志》以一产三男列于人疴,其说以为母气盛也,故谓之咎征。《汉书&五行志》把一胎生三个男孩当作有关人体的妖异现象,认为这是母亲的气血强盛的缘故,所以是不吉祥的征兆。

然成周八土,四乳而生,圣人不以为妖异,抑又何欤?然而周代的八个贤能之士,是四对双胞胎,圣人们也不认为他们是妖异,这又怎么解释呢?

夫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非地之自能生也。天地的气息交通感应,孕育出万物,并不是地单独能生出万物;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非女之自能生也。男女的精血融汇孕育成胎儿,并不是女子能单独生出孩子。

使三男不夫而孕,谓之人疴可矣;如果三个孩子是这个女子未与丈夫性交而生下的,那么说是人妖是可以的。

既为有父之子,则父气亦盛可知,何独以为阴盛阳衰乎?既然他们是有父亲的孩子,则他们父亲的气血显然也很强盛,怎能只认为这是阴盛阳衰的表现呢?

循是以推,则嘉禾专车,异亩同颖,见于《书序》者,亦将谓地气太盛乎?照此类推,特大的稻穗可单独装满一辆车子,分别生长在两垄地上的稻禾结穗却连成一体等等,像这些见于相传是孔子作的《书序》中的情况,也要说是地气太盛么?

大抵《洪范五行》,说多穿凿,而此条之难通为尤甚,不得以源出伏胜,遂以传为经。大体说来,《洪范》中关于五行;的说法,多属于穿凿附会,而这一条尤其说不通。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由汉初伏胜传下来的,就把实属于传;的东西当作经;。

国家典制,凡一产三男,皆予赏赉。我们大清朝的典章制度,凡是一胎三个男孩的,官府都给予赏赐奖励。

一扫曲学之陋说,真千古定议矣。这个制度一举扫清了一些不通达的学究们的迂腐浅陋说法,真可谓是千古定论。

余修《续文献通考》,于祥异考中,变马氏之例,削去此门,遵功令也。我编纂《续文献通考》时,在祥异考;这一部分中,改变了马端临编《文献通考》的体例,取消了这个类别,这是为了遵循朝廷的制度。

癸丑七月草此书成,适仪曹以题赏一产三男本稿请署。偶与论此,因附记于书末。乾隆五十八七月,我这本书刚刚写完,碰上礼部官员以报请一胎生三男的奏稿让我签署,我偶尔与他们谈起这个问题,并附记在这本书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