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
题目
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
A:父母不应过早代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
B:教师对孩子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人在本质上只有特点而没有优缺点之分
D: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答案
文段首先阐述老师觉着该学生用功,但是做事情过分拘礼和死板,不适合做文学,后来化学老师发现了发现他的这一特点,建议他学化学,因为化学需要一丝不苟,与他的特点契合匹配。后来这个学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主要是想强调发挥好自己本身的特点才项能获得成功,D项为中心句的同义替换。D项当选。 A项,只是在文章开头提到,并不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故排除A项。 B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故排除B项。
C项,把人的“特点”延伸到人的本质上了,阐述错误,文段的中心是发挥自己自身的特点才容易获得成功,故排除C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