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谚语与法律用语不相对应的是

下列谚语与法律用语不相对应的是()。A: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事务的法官——回避B:法律只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

题目

下列谚语与法律用语不相对应的是(    )。
A: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事务的法官——回避
B:法律只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诉讼时效
C:存疑不能认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罪刑法定
D: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参考答案

A项,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事务的法官的意思是:任何人作为争议案件的当事人不可以自己充当法官来裁决案件的是非对错,因为人都有偏袒自己的心理。因此在一个人成为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密切关系、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不可以充当案件的裁断者。在现代法律中,解决争议的相关法律制度中都贯彻了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回避制度。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B项,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法律只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表明公民要及时行使权力,体现了诉讼时效。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存疑不能认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这是刑法通过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从而保障行为人自由的机能的体现,而不是“罪刑法定”的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选项表述错误,当选。
D项,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身指的是:在制定法律时也要把自己考虑进去,在现代法律中指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