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系某建设银行某储蓄所的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的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于是李某趁所内无人之
题目
李某系某建设银行某储蓄所的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的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于是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在自己办公桌下的垃圾袋内,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上述事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参考答案
A、
B项,《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本题中李某不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了国家财务,而是陈某工作疏忽造成的,所以李某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不符合题意,排除。 C、
D项,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是否得逞是区分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根本标志,而区分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准则是看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齐备某一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就盗窃罪而言,我国刑法规定其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否已经发生,是该罪构成要件是否齐备的基本标志,也是判断盗窃既遂与未遂的基本标准。即当行为人实施盗窃犯罪行为时,如其已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则盗窃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理被盗物的目的,不影响盗窃既遂的成立。题目中赃款已被李某非法占有,其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