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篇文章。当初我仅以为是文章中得禅师是故意使用小花招戏弄郭子仪。可是,当我深入了解了故事内容才慢慢地觉得这篇文章其实非常耐人寻昧,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慢慢地,这篇文章吸引了我;也慢慢地被禅师说的话而折服并陷入沉思。
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因为文章既围绕了“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让人深思的话来说故事,同时故事又暗示了禅师的说话内含。
故事说的是唐代有个宰相郭子仪,有一天他去问禅师在佛教怎解释“傲慢”这个词语。但是,禅师并不理会他是有赫赫有名的郭子仪,当他话音刚落,禅师就怒发冲冠,斥道:“你这个呆头说什么胡话?”周围的人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都不知道老禅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禅师像是“唰啦”一声的撕下了他那张愤怒的脸皮,然后笑着说:“这就是傲慢。”此刻的郭子仪,就搞得一头雾水,为刚才禅师的无礼而愤怒。突然之间,他的怒气消了,为这个禅师的“无礼之举”而幽默地会心一笑。是的,郭子仪终于领悟了。这个故事生动地描写了禅师借助一语双关的方法——也就是借助怒斥来让郭子仪明白何为傲慢。禅师指教郭子仪除了智慧,还有一种无私无畏的勇气。“谦受益,满招损”指的就是过度的自信会招致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则会得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辨证关系。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不盲目听从,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善长的方面,在能够自信并且善长的方面充分地相信自己,而在不太了解的领域或是不太懂得的时候适当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你萌生骄傲之念时也许你正向地狱迈进,当你谦卑仁爱的时候你已经身在天堂。《傲慢、天堂与地狱》这篇文章真是让我懂得多么深刻的道理啊!
“呀!这有一个橡皮!”小姑娘玲玲大声说。原来,玲玲的课桌脚边有一个旧橡皮。旧橡皮很脏,上面有斑斑点点的黑泥。玲玲把旧橡皮洗干净放进漂亮的铅笔盒里,让它静静地躺在新橡皮的旁边。新橡皮嫌弃这块旧橡皮,说:“哼!你有什么资格在我旁边?”旧橡皮不理新橡皮。有一次,玲玲做作业,写错了一个字。她准备用橡皮,结果,新橡皮把旧橡皮一推,推到了转笔刀的身上。玲玲就用新橡皮擦了。等到玲玲写完作业,新橡皮就奚落旧橡皮说:“你算什么东西?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旧橡皮争辩。铅笔挺身而出说:“新橡皮,你别这样,也许有一天,你也会………”“住嘴!”新橡皮大喊。转笔刀接着说:“是啊,新橡皮,你别太得意了,早晚你会受到惩罚的!”从此,新橡皮总奚落旧橡皮,而旧橡皮也不再理会新橡皮。时间在流逝,转眼间,过了半年。有一次,玲玲写作文,用铅笔写完后,发现错了字。又用那美丽的新橡皮擦掉写错的字。后来,那个新橡皮被玲玲搞不见了。旧橡皮、铅笔、转笔刀都很着急,到处都找不到。又过了半年,旧橡皮在一个角落发现了当年的新橡皮,但它现在已经变得很旧、很脏,居然上面还有蜘蛛网。最后,当年的新橡皮再也不骄傲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傲自满迟早会遭到损失,谦虚会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