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学说“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有…,还有…。”
2、在看看、说说、听听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幼儿课前与家长一起找春天的照片;《找春天》PPT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故事《小熊蜜蜜找春天》
1、提问:今天我要请你们听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呢?
小结:你们真聪明,学会了仔细观察。今天要听一个关于小熊蜜蜜的故事。
2、观看PPT《小熊蜜蜜找春天》(完整播放)
提问:
①在什么时候,小熊蜜蜜会从冬眠中醒过来呢?蜜蜜醒过来了,他发现自己的房子怎么了?
小结:春天的时候,小熊冬眠中醒过来,发现房子经过一个冬天到处是灰。
②蜜蜜把房间打扫完了,觉得房间里缺了什么?发现房间里没有春天,蜜蜜决定做一件什么事情?
小结:小熊蜜蜜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发现房间里没有春天,于是就去找春天。
③小熊蜜蜜找到春天了吗?小熊蜜蜜找到了什么?小熊蜜蜜是怎么说的?
个别幼儿说,最后整合起来。我们一起学学小熊蜜蜜是怎么说的。
总结:我的到春天了,春天有小燕子;有蝴蝶;还有青蛙。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青青的小草;有绿绿的柳树;还有红红的桃花。
3、学会说“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有…,还有…。”(播放最后一段总结句)
过渡语(课件小熊蜜蜜说):我找到了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二、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1、观看PPT《我找的春天》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提问:你找到春天了吗?春天有什么?
总结: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有…,还有…。
2、边看PPT边和朋友说说找到的春天。
三、唱一唱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
原来春天那么美,相信春天的歌也一定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探”,“躲”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相机指导书写:探、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体会到什么?理解“害羞”。体会课题的“找”字。
(2)4—7自然段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3)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读文想象,回答问题
全体朗读,说说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听到了春天的什么,闻到春天的什么,触到春天的什么?
五、课外拓展。
课外去收集,找找春天还有什么,你新的发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识字,会写“脱”等7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课文,感受春天的充满生机的美,体验到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愿意去观察春天,发现春天。
教学重点:
写字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溪”的正确书写,热爱春天,愿意去感受春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汇报课外收集到的春天的新发现。
二、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多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自由根据画面背诵有关段落。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提示学生认真观察。
2、重点指导
溪:右半边部件多,要写紧凑。
冻:偏旁是两点水。
野:右边不能多一瞥撇。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走进校园,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五、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师: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春天来了,大地换上了新装。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为了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今天,我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不过,在外出前,我们要先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的文章。(《春雨沙沙》等,指名学生背诵)
二、学习范例,感受写法。
1、学习范文。
要想把春天找到,把文章写好,我们就要学习一些这方面的范例。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三篇写春的文章《春分时节》、《春》(朱自清)、《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熟读、理解。
2、教师适当讲解,加深印象。
(1)借助文章景物的描写,适当分析三篇文章的特点。
《春分时节》紧扣季节特点,描写了油菜花、蒲公英、流水、竹笋、云雀等景物,表现了春天田野充满蓬勃的生机;朱自清先生的《春》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语言描写了春天的风、雨、花、草以及热烈拥抱春天的人们,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刘湛秋的《春天吹着口哨》运用拟人手法,以欢快的笔调唱响了一首春天的歌,那歌声充满生机和活力。
(2)分析三篇文章写得好的原因。
A、细致的观察。B、想象丰富。C、观察、描写有序。D、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
(3)记忆优美的词语,学习运用。
含苞欲放、繁花似锦、蓓蕾初绽、百花争艳、姹紫艳红、五彩缤纷、百花争春、阳春三月
烟花三月、早春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春意盎然、满园****、春花烂漫、万紫千红
三、分析要求,明确写作目的。
分析本次写作要求:
1、读习作提示,看一看习作要求中要我们做些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总结:注重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明确踏青目的,强调活动纪律。
四、户外观察,寻找感受春天。
目的地:闻韶公园。
观察顺序:草地--桃树--柳树--迎春花。
观察方法:边观察,教师边指导。
1、到草坪上观察小草。
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要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如:学生只看到枯草一片。只有当他们蹲下后,方发觉,小草这儿一堆,那儿一簇,柔柔的,嫩嫩的,透着浅绿,散在发黄或被烧黑的枯草丛中,有的叶子是三瓣的,有的是两瓣的。叶子细细的,圆圆的,倒过来看像绿色的小蚂蚱;还有的像小船等。
2、观察桃花。
桃树的树干已经红润,虽然有些粗糙的树眼,但非常光滑。枝条上长满了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粉红色或白色的花骨朵。有的蓓蕾已经完全绽放,花瓣有六片,呈浅红色,花蕊中有一条条的细丝,细丝的顶部长着暗红色的柱头,像一颗颗的小米粒,又似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非常鲜艳!
3、观察柳树。
教师:柳树从远处看像什么,走到近前仔细看,上面长着什么,有几片,呈什么颜色,像什么?老师给他们拧哨子成了没有?他们的心情怎样?
4、观察迎春花。
在公园里没有找到迎春花。而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却发现了好多迎春花。观察迎春花的样子,颜色进行详细描写。许多同学都折了一枝,留做纪念。有的同学还尝了它的花托,甜丝丝的,像蜂蜜。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
五、写前指导,加深印象。
1、强调观察顺序和观察到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2、学生写作。
3、教师面批,指出写得欠妥的地方。
4、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活动名称:
小熊找春天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美丽的春天映衬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来到了每个地方。孩子们对春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根据故事的句式进行简单的仿编。
2、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3、感受春季到来万物变化美丽情景,萌发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
了解春天季节的特征,感受美丽的春天。
活动难点:
学说故事的语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PPT《小熊找春天》。
2、音乐《今天天气真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请幼儿回忆春天的季节特征。
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里有那些朋友呢?
小结:春天的朋友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老师带来的关于春天的故事吧。
二、按照画面线索,欣赏散文诗。
1、欣赏故事:妈妈说"春天来了,快去欢迎春天吧!"小熊说"春天是谁呀?她在哪里呢?"就出门去寻找。
观察讨论画面一:我们看到了什么,这这些花是什么颜色?
欣赏故事:小熊问桃花:“你是春天吗?”桃花说:“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粉色的春天。”
观察讨论画面二:谁来了,她是春天吗?
欣赏故事:小熊问蝴蝶,你是春天吗?蝴蝶说:“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会飞的春天。”
观察讨论画面三:小熊爬上小山坡,他的脚踩到了什么?
欣赏故事:小熊问小草,你是春天吗?小草说:“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嫩嫩的春天。”
观察讨论画面四:小熊走到山顶上,看到了什么?
欣赏故事:小熊问小花,你是春天吗?小花说,是的是的,我是的,我是春天,我是五颜六色的春天。
山顶上好暖和呀,小熊走累了,就在暖洋洋的春天里睡着了。
暖洋洋的春天是谁呢?小熊抬头看到的春天是谁呢?
三、回忆诗歌内容,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简单的仿编。
1、小熊找到几个春天的朋友。她们是谁呢?
2、用好听的词回答是什么样的春天?
3、小熊找到了这么多春天,小朋友能够找到那些春天呢?
4、继续寻找春天,用好听的词说一说。(蜜蜂是嗡嗡叫的春天,小鱼是会游泳的春天。布谷鸟是会唱歌的春天。柳条是轻轻飘的春天。)
四、拓展练习。
和老师一起跳舞《春天天气真好》。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都喜欢春天。那就请你和老师一起到外面去寻找春天。
学习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4写一篇有关春天的日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题教学。
1、请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完整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春"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这回细心的你能在春天里找到些什么?(用笔画一画)
3、你找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三、精读课文。
1、作者不仅找得仔细,而且文笔也很美,用心去读一读,去体会作者文笔的美,体会春的美,这一次,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句子读。
2、教学4~7自然段。
(1)指名读。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b、你能想像这幅美丽的画面吗?
c、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d、指导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句。
a、我们还发现有三句话是和这句话的句式很像的,请你们四人小组自己去读一读,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者还想说些什么?
b、小组汇报。
c、看着板书指导朗读。
d、试着背一背。
(3)仿写。模仿这四句话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春风,柳条,笋芽等。
3、学习第8自然段。
(1)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老师很喜欢的(范背第8自然段)。
(2)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生读)
(3)文中用了女字旁的"她",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了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娃娃,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4、小结,扩充课题。
春姑娘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后来尽情地欢笑、玩耍;从远远地走来,到把我们包围,春真的已经来了!(改课题:找春天--春天来了!)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欢迎春天的到来!(全班齐读)
四、课外延伸。
孩子们都脱掉棉袄,奔向田野,去找春天。前些天,我们也去了江滨公园找春天,虽然还没有繁花似锦,枝繁叶茂,但每个小朋友都能找到了自己眼里的春天。(写本学期第一篇日记)
五、总结。
同学们,春悄悄地,悄悄地来了,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一个春的使者,遇见一个春的精灵。春天让我们想起一首歌、一首诗、一个故事。去收集有关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