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南腔北调繁体
南腔北調拼音
nán qiāng běi diào【南腔北调】的意思和解释
【南腔北调】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形容人说话的语音不纯,夹杂着南北方音。※语或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二》。后亦用「南腔北调」指南北各种腔调。典源※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二》沈总宪近思,在都无眷属,项霜泉嘲之,云:「三间无佛殿,一个有毛僧。」鲁观察之裕1>,性粗豪2>而屋小,署3>门曰:「两间东倒西歪4>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薛徵士雪善医而性傲,署门曰:「且喜无人为狗监;不妨唤我作牛医。」 (1) 鲁观察之裕:鲁之裕,字亮侪,清湖北麻城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举人,曾任观察一职。观察,职官名。唐、宋诸道设观察使,明清称各道道员为观察。(2) 粗豪:粗疏豪爽、不拘小节。(3) 署:音ㄕㄨˋ,题写。(4) 东倒西歪:形容房屋等破旧不堪倾倒歪斜的样子。见「东倒西歪」。典故说明清朝官员鲁之裕,生性粗疏豪爽、不拘小节,因为他住的房子很小,就在门上题字写道:「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用来说明屋子破旧、倾倒歪斜的样子,以及他说话口音不纯,夹杂南北方音。「南腔北调」可能就是直接摘自这个门联的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说话语音不纯,夹杂着南北方音。也可用来直接指南北各种腔调。书证01.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二》:「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源)02.《歧路灯、第九五回》:「满场上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03.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04.《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壁上悬的画是楷书《朱子治家格言》,两边一副笺纸的联,上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05.《镜花缘、第二一回》:「这鸟为甚不是禽鸣,倒学狗叫?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06.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兼具各地方音。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 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形容人的语音不纯,夹杂着方音。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壁上悬的画是楷书朱子治 家格言,两边一副笺纸的联,上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南腔北调】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兼具各地方音。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形容人的语音不纯,夹杂着方音。《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壁上悬的画是楷书朱子治家格言,两边一副笺纸的联,上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