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古诗:
1 、《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2 、《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3 、《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4 、《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6 、《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7 、《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8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9 、《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1 0、《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1 1、《苦篁调啸引》
唐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1 2 、《新竹》
唐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1 3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1 4、《官舍》
宋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1 5 、《种竹斋》
宋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1 6 、《金竹》
宋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1 7 、《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关于竹子的古诗(三):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曹组《卜算子兰》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陆容《满江红咏竹》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鹧鸪》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
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孟郊《苦寒吟》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刘道著《湘江秋晓》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潭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杜甫《咏春笋》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张淑芳《满路花冬》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德隐《新秋晚眺》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陆容《满江红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