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知识 > 学习资料

中秋日记

时间: 2021-05-19栏目:学习资料
 

  中秋日记:

  ×月×日 星期× 天气×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秋风吹啊、吹啊、吹得玉米换一束金衣服,吹得大豆笑破了肚皮,红艳艳的大苹果也急着扒开绿叶往外瞧,也把中秋节那轻盈的步履吹到了

  中国自古就有过中秋的习俗,北宋太宗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正好是三月的一半。此后逐渐构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在现代,中秋节的夜晚,必须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一边吃着月饼和水果,一边赏月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我们人人都要与亲人团圆,我爸爸常年在深圳工作,平时工作很忙,所以中秋节他也回不了家,但值得高兴的是我和爸爸还能够在电脑中看见对方呢,与对方说话、聊天。可是我还是比较遗憾爸爸没在我身边过这个中秋节。

  晚上到了,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香喷喷的梨子;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多种多样圆圆的月饼,真是好极了,我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还在尽情享用着美食的时候,听见妈妈从阳台上喊我:莹莹,快点来看啊!今日的月亮可真圆!我有点半信半疑,我跑到阳台,一看,啊!好圆的月亮,谁知它也像人们一样,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团圆,给人们增添兴致啊!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它圆得那样可爱,那样趣味,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思念亲人的心!

  中秋日记:

  ×月×日 星期× 天气×

  今日是中秋之夜,我和家人在月光下赏月。

  今日的月光显得格外皎洁,深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圆月,这美丽的圆月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昏暗的夜空照亮,在天空上群星也闪烁着点点星光,构成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圆月就象一个白玉盘,这玉盘中托着人们的思念之情,将人们的思念传递给亲人。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让我们度过完美的中秋之夜。可是,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望着这洁白的明月,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欢乐幸福的度过这完美的中秋之夜。

  我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残奥会,那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一块块闪耀着喜悦与欢乐的金牌,给这中秋之夜又增添了喜悦,让人们度过了活力与欢乐的中秋之夜。

  在这中秋之夜,我祝全国人民合家欢乐,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中秋日记:

  今日是中秋节,由于天气不好,月亮好久才出来。月亮从树梢上升起来了,放出轻纱般而又冷冷的光辉,照得河里分外白,越发使人寒冷。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显得格外皎洁。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开浮动不定的光,好像无数银色的鱼儿在那里游动。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中。仅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恰到好处。

  偶尔几只乌鸦哀鸣让我想起远方的堂哥,此时心中也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凄凉的感情。记得前年的暑假,也是这个日子,我和堂哥便搬了一张小桌子和两张小凳子,拿了几个月饼和一瓶汽水,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喝汽水,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我们还学古人吟诗作对,好不自在,直到深夜才恋恋不舍地散开。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最终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中秋日记(4):

  今日,我和爸爸妈妈到公公家去送月饼。

  一到公公家,我就说:好热啊!一看到四周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沙发、没有牛奶。这么不好的条件,我干脆不来了!我不开心地想。公公看到我却很开心地说:你的学习成绩怎样样?我不耐烦地回答:还好。公公拉着我们坐在八仙桌旁,我觉得很闷,拿起了爸爸的手机玩起来,只坐了十分钟,我就拉着妈妈要走,妈妈说可是我,只能带着我和爸爸跟公公说了再见,就回家了。

  到了城里,时光已经很晚了,但马路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我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话:还是城里舒服啊!爸爸告诉我:公公他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书,像我那么大年纪,已经种田了。这时我不禁感叹到:我必须要努力学习,将来给公公买一套好的房子,另外还要珍惜此刻的幸福时光!

  中秋日记(5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所以,中秋节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梦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们的完美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

  我很喜欢中秋节。每当到了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齐赏月、吃月饼和看《中秋晚会》。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齐,大家说说笑笑,可开心了。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可是,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美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我看了,禁不住哈哈大小起来。爸爸听见了,问:你笑什么呀!我故意神秘地说秘密。

  怎样样,听完我的介绍,你对中秋节了解了吗?

  中秋日记( 6 ):

  ×月×日 星期× 天气×

  今日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传说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最终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所以,中秋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中秋日记( 7 ):

  ×月×日 星期× 天气×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齐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齐,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可是,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期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齐玩,一齐看星星。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觉得我小时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那圆圆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所以,中秋节在古代被又称为团圆节,秋节等。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梦想。宋朝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也寄托了人们的完美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十分喜欢中秋节。

  中秋日记( 8 ):

  ×月×日 星期× 天气×

  中秋之夜,月亮显得格外圆,也异常亮。家家户户都喜欢座在一齐,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据说吃月饼像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向有这一传统风俗。

  今日晚上,我们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桌上的月饼各式各样,有豆沙月饼、水果月饼、火肉月饼还放着各种糖果。月亮渐渐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圆月仿佛像一个大月饼,微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像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这时劳动了一天的奶奶开始为我们讲起了吴刚划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许多神话故事。听听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圆月,我觉得自我也仿佛进入了主角。

  这时在一边喝着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话茬,他用手指着圆月说:你看,月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呢我抬头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个人在使劲地在砍一棵树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说:吴刚砍了一年,才从桂花树砍下一片叶子,从天上掉到人间就变成了金叶子,这一片金叶子会掉在人间最勤劳的人家门口,这家人便会富起来,所以,你长大了要勤劳,勤劳就是财富。听着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进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叶子正在飘飘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正巧落在我家的门口

  沙、沙、沙起风了,旁边的树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话中的小仙子在梦中游荡

  中秋日记( 9 ):

  ×月×日 星期× 天气×

  八月十五是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齐,赏月吃月饼,象征着全家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疆,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一边听妈妈哼着小曲,一边欣赏云层里皎洁的月亮,我神情专注地盯着月亮,问妈妈:月亮里面不是有个嫦娥吗妈妈便笑着给我说起了嫦娥奔月这个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大地干裂,海水干枯,之后被一个叫后弈的人射下了九个,为此,王母娘娘将一颗不老仙丹赐给了后弈,后弈便拿回家交给了夫人嫦娥珍藏,大家相传说:谁吃了这颗仙丹,就能升天成仙。这件事却不料被一个心术不正的坏人看在了眼里,心起了歹念。趁有一天后弈出去狩猎,他便闯入后弈家,威胁嫦娥交出不老药,嫦娥心想不是他的对手,情急之下,吞下了不老仙丹,不知不觉便直奔月亮去了。当后弈回家后不见了嫦娥,从Y环口中明白了真相,便拔出剑为嫦娥报了仇。从此以后每年的这天,后弈都会在后花院的桂花树下拜月,期望她在月亮上平安无事。所以八月十五夜的月亮会异常的圆,异常的亮。

  听着传说我不由地脱口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嫦娥。爸爸妈妈听了笑成了一团,妈妈不慌不忙地回应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爸爸也不甘示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歪着脑袋犹豫了一下,便又之后摇头晃脑了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阵阵的掌声和笑声划破了这个宁静的夜晚。传统文化深深地熏陶了我,我也多么期望台湾能早日和祖国妈妈团圆。

  中秋日记(1 0):

  ×月×日 星期× 天气×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了,超市里月饼陆陆续续上架了,大街上的巨幅广告也在向我们招呼着这一节日的到来。

  中秋节,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这天,天上的明月如玉如盘般圆满,人们自然想到了家人的团聚,远在异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一说到中秋节,我们立马会想到月饼,月饼就像是中秋节的代言品。中国人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最初,月饼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拜月神的,之后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月饼也逐渐成为中秋节必备的食品。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人们吃月饼的习俗。

  这一天,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好不热闹!大人们围在一齐分享今年丰收的成果,对着朗朗明月忆苦思甜、畅想未来、享受亲情的温暖。小朋友们的节目就更多了!他们呼朋结伴地出去放烟花、戏耍、赏月、争论月亮上的故事当然,同样令他们开心的是这一天能够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琳琅满目、口味多样可口的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平日里不常吃到的其他佳肴在这一天也都能够一饱口福。总之,中秋节对他们来说是个充满欢乐而温暖的日子!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在异乡的游子来说,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古至今,这种乡愁一向萦绕在人们心间。游子们看到万家灯火通明、亲人团聚、圆满的月亮时会忍不住睹物思情。人们把酒问月,将祝福寄托给远方的亲人,愿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传统的中秋节呼唤着人们回归亲情,拾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完美生活的向往。

  中秋日记(1 1):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

  今日妈妈准备了许多好菜,有我爱吃的红烧肉、鸡大腿还有我最爱吃的螃蟹等。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只大螃蟹啃起来。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人们的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各家各户点起了赏月的蜡烛,上头放了月饼,各种水果还有瓜子等。我和奶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十五月亮又大又圆,仿佛就是一个大圆盘。在蓝色的天幕中,突然我好像看见了一只玉兔浮在月亮中。

  远处烟花连续绽放了,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样也挥之不去。

  中秋日记( 12 ):

  今日是中秋节,我们早早的吃过晚饭,准备去天台赏月。这是月亮还未出来,那一颗颗像宝石一样的星星在天空中顽皮地眨着眼睛。村庄在黑夜的笼罩下显得宁静又神秘。过了一会儿,月亮出来了,皎洁的月亮像一个白玉盘一样高高的挂在天空,月亮的光辉洒在大地上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白色地毯;村庄在月光的照耀下,分外美丽。我出神的望着美丽的夜空,突然听见爸爸说:我们玩猜谜语的游戏吧!我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呀,好呀!

  爸爸说:我给你们出个脑筋急转弯,听好了。森林里有一个眼镜蛇,可是它从来不咬人,为什么?听完后大家都思索起来。突然妈妈说:因为没人敢进去。爸爸听后摇了摇头。这时,姐姐胸有成竹的说:因为森林里没有人。爸爸说:你猜对了,你真棒!

  我也来出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是:教师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假如我是董事长,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写,可是小明却不动笔,为什么?听完后,爸爸脱口而出:因为他没有笔。我说:不对。妈妈紧之后说:因为他没有本子。我说:不对,姐姐你明白吗?姐姐摇了摇头。我看他们都猜不出来,便说:因为小明在等秘书替他写。哈哈!!之后妈妈出了字谜,姐姐出了字谜我们的笑声荡漾在中秋之夜。

  中秋节真欢乐!

  中秋日记(二十五):

  ×月×日 星期× 天气×

  话说每年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话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有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我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节都要举行印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西瓜,月饼,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这些东西中,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必须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齐,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样。

  在古代齐国,有一位丑女无盐女,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在唐代中秋赏月,颇为盛行玩月。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在南宋,明间从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构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活动。

  在中秋的活动可真丰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