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祠堂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明代建筑,是一个用来纪念先人的祠堂,用来祭祀祖先的,是一种传统,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郝氏祠堂
郝氏宗祠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由郝建三主持进行了扩建;由郝季廷主持,1921年新建郝氏宗祠后殿,1922年新建郝氏宗祠前殿,1924年新建郝氏宗祠南配殿及整建西厢房。现南殿南门外上方“郝氏宗祠”石匾(郝柏村私塾老师郝荫嘏字迹),北门上方“龙凤灵奇”,均为二十世纪20年代完善郝氏宗祠时所留。
布局
郝氏宗祠及住宅位于葛武郝荣村,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郝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民国重修。郝氏故居始建于1919年4月,穿堂三进,东南围墙建有厢房和走廊,占地面积307.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小砖青瓦、雕梁画栋、木椽望砖,为典型的里下河地区晚清时期家族民居建筑风格,内部陈列了郝柏村先生生平图片、手稿等珍贵资料。郝氏宗祠有正堂和南屋两幢主体建筑,南北长23.40米,东西长23.42米,呈正方形,围墙和庭院具有苏南园林风格。正门上方为盐都籍台湾知名人士郝柏村之父郝绪龄手书的“龙凤灵奇”匾,整个建筑朱漆廊柱、雕梁画栋,体现了独特的家族建筑文化。
渊源
郝氏宗祠及住宅位于葛武郝荣村,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郝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民国重修。郝氏故居始建于1919年4月,穿堂三进,东南围墙建有厢房和走廊,占地面积307.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小砖青瓦、雕梁画栋、木椽望砖,为典型的里下河地区晚清时期家族民居建筑风格,内部陈列了郝柏村先生生平图片、手稿等珍贵资料。郝氏宗祠有正堂和南屋两幢主体建筑,南北长23.40米,东西长23.42米,呈正方形,围墙和庭院具有苏南园林风格。正门上方为盐都籍台湾知名人士郝柏村之父郝绪龄手书的“龙凤灵奇”匾,整个建筑朱漆廊柱、雕梁画栋,体现了独特的家族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