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泗洪是清末时期的人物,自幼习武,后来从军,参与中法战争,因为屡立战功,被任命为台湾镇总兵,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要求镇守台湾的官兵回大陆,但是杨泗洪所在的黑旗军拒不执行撤回的命令,带领台湾民众抗日,不幸牺牲,光荣殉国!
杨泗洪
字锡九,号茂龄,宿迁城彤华街人,自幼习武,好打抱不平,后弃学从军。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光绪十五年升任镇标左翼统领,后任台湾镇总兵。
1895年4月,腐败的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同时命令守台官兵内渡回大陆。此时的杨泗洪任刘永福黑旗军的副帅,拒不执行清廷撤回的命令,率领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他率军英勇作战,身先士卒,奋不顾身,驰骋台湾岛南北,在安溪、新竹两地大败日军,令日寇闻风丧胆。被誉为"黑虎将军"。
1895年8月,在落虹桥追击敌寇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在弥留之际,仍密令军中不得发丧,做到主帅丧而兵犹胜,殉国时年49岁。
人物生平
1847年生于宿迁县城南门外彤华街,自幼习武,15岁弃读以武童身份参加湘军,升为游击。后辞官回乡,以武术联络民众
1884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奉命巡抚台湾,慕其名,杨泗洪被聘为营官。刘铭传对其非常赏识。
1889年,杨泗洪被任镇标左翼统领,后因屡立战功。升为提督,继又任台湾镇总兵官。统领翊军、屯军、镇海中军、前军武毅右军并吉林炮队等三十五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杨泗洪和台湾帮办刘永福驻守台南,任黑旗军协统。
1895年4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的各海口让与日本,并令“台湾大小官员陆续内渡”。此时的杨泗洪任刘永福黑旗军的副帅,拒不执行清廷撤回的命令,率领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1895年8月,日寇强占了台北、彰化,又接连攻占云林、大莆林、进逼嘉义。杨泗洪面对险峻的形势,挺身而出,担当前线指挥。
1895年,杨泗洪壮烈殉国,时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