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知识 > 学习资料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时间: 2021-05-31栏目:学习资料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想推动地球的人

  阿基米德于公元前287年生于西西里岛。他善于对生活中各种现象进行缌观察和思考,这使他在物理学领域有了许多卓越的贡献。

  中学物理课学的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中发现的。当时,阿基米德跳进洗澡的木盆时,水溢了出来,阿基米德从木桶中出来,浴桶中的水就降了下去。他反反复复地进进出出,从而得出结论:物体沉入水中,排开的体积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同时他又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身子在水中轻飘飘的,身体的重量怎样又丢了呢?

  他又开始做实验,这回他用一个大桶、一个小桶和一个带支点的杠杆,还有几块砖进行实验。他发现砖块增加多少,水就会相应地溢出多少,而拴着砖头的杠杆也会随之下降或倾斜。就这样,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向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十分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貌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头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样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www.xuexiting.Com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仅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经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我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构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日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理解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4):

  童第周怒斥皮诺

  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能够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我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5 ):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可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我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我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所以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6 ):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虽然是杰出的数学家,但吴文俊小时候却喜欢看历史书籍,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教师的精彩课程,改变了他对数学的看法。大学三四年级时的刻苦钻研,更使他打下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吴文俊在中学默默任教了5年。此后,和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结识,使他走上了拓扑学研究之路,并以自我的天才和功力很快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一发不可收拾。半个世纪里,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中国数学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他的成就奇迹般地大大缩短了中国近代数学与国际间的差距,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7 ):

  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在他计划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之后,经过周恩来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同志最终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三强名字由来:起初他父亲钱玄同给他起的名字叫钱秉穹。初中时,一个体质不如钱三强的比较瘦弱的同学给钱三强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当时还叫秉穹的他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秉穹的父亲钱玄同看见了。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风趣地问道。他叫我‘三强’,是因为我排行老三,喜欢运动,身体强壮,故就称我为‘三强’。秉穹认真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他说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能够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都提高。在父亲的肯定下,从此,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8 ):

  大家可能还熟记着小学课本中的那篇关于鲁班发明锯的文章吧。传说,有一年鲁班理解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可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一天都上山砍伐木材,可是当时还没有锯子,仅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并且徒弟们每一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十分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能够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当能够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忙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从这个故事都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着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的。鲁班工艺的不断提高离不开自我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忙。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9 ):

  罗兰希尔发明邮票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地球上长期存活下去的。人类需要帮忙,人类需要交流,信息传递成了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动之一。最初是打手势,之后发明了语言,用马拉松式的长跑传递口信。再以后发明了文字,开始书信传递,于是有了古代邮驿。

  当时的邮资是按邮件运递路程和信件纸张数量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收费的标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滥、桥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几百公里,总计下来,邮资高得吓人。如此昂贵的邮资,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他们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19世纪30年代是改革的黄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罗兰希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世界邮政史上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罗兰希尔经过多年的调查主张大幅度降低邮费,实行邮件不分远近、一律收费1便士的均一邮资,他还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先支付邮资。这种纸的大小与邮资图样大小相仿,背面涂上一层薄胶,人们只要沾湿背胶就能够将其贴在信件上,这就是罗兰希尔关于邮票的最初创意。

  为此,罗兰希尔上书政府,提出了自我的改革推荐,1839年8月17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议案,决定英国自1840年1月10日起实行1便士均一邮资法。罗兰希尔也被女王任命负责邮政改革工作。

  为了把创意中的1便士邮票变成现实,罗兰希尔要求就应使用具有防伪性能并能在公众中取得信誉的图案作为邮票的图案,于是采用了威廉怀恩创作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这样既显示了发行邮票的权威性,又透过邮票宣传了英国,宣传了女王。邮票采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终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黑便士邮票。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1 0):

  发明飞机的故事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之后说道:哥哥,我们自我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对呀!我们自我也能够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维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齐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所以,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十分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

  于是,弟兄俩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来。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齐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能够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画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我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莱特兄弟十分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貌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样也会飞!维尔伯有点怀疑。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头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能够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留意灵里,就萌发了将来必须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向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超多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最终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那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并且那里风力很大,十分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维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仅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善,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到达180米之高。弟兄俩十分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潜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之后,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明白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忙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仅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弟兄俩十分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最终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可是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午时,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必须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之后,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头。

  最终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维尔伯先飞。维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明白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离仅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到达高速,所以一会儿就栽了下来。对呀!维尔伯点头称是,之后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而要靠螺旋桨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

  他们连续工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维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维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维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到达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到达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善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情绪,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最终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