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仙庙是无锡市南长街的一个景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建造风格比较传统,历史悠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南水仙庙
建筑介绍
南水仙庙又称松滋王侯庙。位于无锡市南长街598号。南水仙庙始建于清康熙22年(1683年),为纪念嘉靖无锡知县王其勤而建,王其勤庙头门前临古运河,二门建有戏台、看楼、庑廊后为正殿、二殿,为庙祀无锡县令王其勤。该庙原地有“双忠祠”和“松滋王侯庙”。
历史发展
明代为祀文天祥部将麻、尹两将军,在锡地南上塘立庙,称“双忠祠”,又称南水仙庙。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双忠祠南侧建“松滋王侯庙”,于是两庙合为一所。清
乾隆四十六年(1718)重修殿字。
嘉庆十四年(1809)拓地扩建。咸丰年间被毁。
同治中(1862一1874)又重建,重建后庙宇有头山门、二门、戏台、大殿、酒厅、茶厅、蚕师殿及北侧的双忠祠正殿、书厅等建筑。
重要新闻
1、1986年7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001年又建成无锡市道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