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知识 > 学习资料

宪法试题

时间: 2021-06-26栏目:学习资料
 

  宪法试题(一):

  一、决定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

  答案:正确

2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向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直接罢免他们。

  答案:错误

3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答案:正确

4 、民族自治的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

  答案:错误

  1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大、人民政府和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答案:错误

6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

7 、以下对我国公民的物质帮忙权理解正确的是()

  A、该权利是一项受益权,享受者不必须具有劳动者的身份

  B、成为该权利主体的前提是权利的享受者务必对社会作出过贡献

  C、对暂时丧失劳动潜力的公民也能够成为该权利的主体

  D、年老的、患有疾病的以及丧失劳动潜力的中国公民都能够成为该权利的主体

8 、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对平等权的理解正确的有()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味着要取消一切差别,各方面都应做到绝对均等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权利潜力上的平等,而不是行为潜力上的平等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平等,并不意味事实上的平等

9 、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加以规定()

  A、教育制度

  B、卫生医疗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1 0、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法规、规章应由制度机关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A、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

  B、民族自治州的单行条例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 1、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香港个性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C、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D、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人大行使民族立法权

1 2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性机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仅仅负责审议与其职权有关的法律草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透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只能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的议案

1 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实际状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主要包括;

  A、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变通或者停止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D、经国务院批准,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1 4、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有()

  A、内蒙古自治区B、凉山彝族自治州

  C、本溪满族自治县D、白关坡回族自治乡

1 5 、依据《澳门个性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澳门居民享有下列哪些自由(

  A、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

  B、在澳门境内迁徙的自由,有移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

  C、公开传教的自由

  D、选取职业和工作的自由

1 6 、根据《香港个性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个性行政区基本法》,下列有关个性行政区立法权的表述哪些是正

  确的(

  A、个性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个性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后,认为个性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贴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个性行政区关系的条款,能够将该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

  C、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

  D、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个性行政区的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

1 7 、下列有关我国国家主席的论述正确的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B、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国家副主席代理

  C、国家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样,连续任职能够超过两届

  D、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戒严令

18、以下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好处上能够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视为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

  B、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均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能够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推荐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有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他的派出机构维护社会治安的义务

  4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人能够具有中国国籍?(

  A、张某出生在中国澳门,父亲为意大利人,母亲为中国人

  B、李某出生于美国,其父母是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留学生

  C、王某出生于中国,父亲为无国籍人,母亲也国籍不明

  D、赵某出生于中国香港,其父母是具有香港个性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的英国公民

  50、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在下列何种状况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状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C、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D、执法过程中具体适用法律的疑难问题

1 、【答案】ABCD

  【考点】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解析】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因此,宪法的资料直接决定宪政的资料,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近现代的宪政也称民主宪政,其核心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无论是限制国家权力,还是保障公民权利,都务必以宪法的形式,予以法律上的确认和规范。

  选项ABCD均应选.

2 、【答案】ACD

  【考点】2004年宪法修正案

  【解析】宪法修正案:

  第二十二条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能够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十四条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由此,选项ACD正确。

3 、【答案】BCD

  【考点】精神病患者选举权

  【解析】《选举法》第3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26条第2款: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但由于精神上的实际状况而暂不行使。但要注意,精神病人没有提到享有被选举权的问题。选项BCD的资料完全贴合法律的立法原意,故为正确选项。

4 、【答案】ABC

  【考点】主持选举的组织机构

  【解析】《选举法》第7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根据该条的规定,县级要设立选举委员会,县级人大常委会并不主持选取,而是领导本级及下级选举委员会。故而选项ABC是正确的,选项D不合题意。

  17、【答案】D

  【考点】直接选举代表当选的条件

  【解析】《选举法》第2条第2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第40条第1款: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第41条第1款: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该次选举中,未有过半数的选民参加投票,故本次选举

  无效,3人均不得当选。

6 、【答案】AC

  【考点】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及政治权利

  【解析】《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其中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包括公民的科学研究自由、公民的文化艺术活动自由(包括公民的文艺创作自由、欣赏自由等自由和权利)。因此选项AC均属于公民的文化权利。

  《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出版自由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言论自由,集会、游行、结社、示威的自由和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选项BD均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7 、【答案】ACD

  【考点】物质帮忙权

  【解析】所谓物质帮忙权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潜力的时候,获得物质帮忙的权利。在实现物质帮忙权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伤残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潜力的状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忙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忙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由此可知,ACD项理解正确,而B项的理解则错误。

8 、【答案】ACD

  【考点】平等权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般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主要资料有:(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2)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潜力上的平等,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并不表示行为潜力上的平等;(4)平等权是以法律为尺度,不同于平均主义,不主张绝对的均等。可见,选项ACD正确。

9 、【答案】CD

  【考点】法律保留事项

  【解析】《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个性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

  (10)务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所以应选CD。

1 0、【答案】A

  【考点】法律、法规的生效与备案

  【解析】《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立法法》第89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故此,只有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才需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选项A为正确选项。

1 1、【答案】A

  【考点】立法权

  【解析】《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以选项A的表述是正确的,B的表述是错误的。

  《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立法法》第6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能够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所以民族自治地方只有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立法权,人大常委会没有立法权,并且应当注意没有民族立法权的说法,所以CD都是错误的。

1 2 、【答案】BD

  【考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解析】根据《宪法》第70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35条、第36条、第37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性机构,受全国人大的领导。专门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组成,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透过而产生。它的工作事项除了审议与其职权相关的法律草案外,还要审议全国人大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委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除了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的议案,还要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因此,选项BD错误。

1 3 、【答案】BD

  【考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解析】《宪法》第115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状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12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能够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从以上宪法规定能够看出,BD为正确选项。关于选项A,它体现的民族自治机关对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所赋予的职权的行使,故A不是贴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而C显然不是正确选项。实际上,民族自治地方在执行和贯彻国家法律和政策时,根据本地实际状况,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命令和指示能够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1 4、【答案】ABC

  【考点】民族自治地方的范围

  【解析】《宪法》第30条第3款: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根据上述法律依据,选项ABC正确。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自治权,是在相当于乡、镇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置的行政区域,选项D为错误答案。

1 5 、【答案】ABCD

  【考点】澳门居民享有的自由

  【解析】《澳门个性行政区基本法》第27条规定:澳门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

  第33条规定:澳门居民有在澳门境内迁徙的自由,有移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澳门居民有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有依照法律取得各种旅行证件的权利。有效旅行证件持有人,除非受到法律制止,可自由离开澳门,无需个性批准。

  第34条规定:澳门居民有信仰的自由。澳门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开传教和举行、参加宗教活动的自

  由。

  第35条规定:澳门居民有选取职业和工作的自由。

1 6 、【答案】ABCD

  【考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性行政区立法权的监督

  【解析】《香港个性行政区基本法》第17条规定:香港个性行政区享有立法权。香港个性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香港个性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后,如认为香港个性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不贴合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香港个性行政区的关系的条款,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该法律的失效,除香港个性行政区的法律另有规定外,无溯及力。

  《澳门个性行政区基本法》第17条规定:澳门享有立法权。澳门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澳门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后,如认为澳门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不贴合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澳门关系的条款,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该法律的失效,除澳门的法律另有规定外,无溯及力。

  由此可知,选项ABCD均正确。

1 7 、【答案】AD

  【考点】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解析】《宪法》第79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宪法》第8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宪法》第8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理解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宪法》第8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由此,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

18、【答案】CD

  【考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解析】《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推荐。故选项CD正确。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按村民或居民的居住状况设立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城市的街道办事处是则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选项AB都是不贴合法律规定的。

  49、【答案】ABC

  【考点】国籍

  【解析】《国籍法》第4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所以A项张某贴合这一规定,该项正确。

  《国籍法》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具有中国国籍;但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国外,本人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B项中,李某的父母虽然在美国,但其是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未定居于美国,李某出生时也不具有美国国籍,所以,其具有中国国籍。

  C项中,王某的情形贴合《国籍法》第6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的规定,所以正确。

  D项中,赵某虽然出生于中国,但由于其父母均为英国公民,所以其不具有中国国籍。

  50、【答案】AB

  【考点】全国人大立法解释的对象

  【解析】《立法法》第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状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状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根据这一条的规定,选项A、B正确。

  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个性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个性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第85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个性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因此,选项C错误。执法过程中具体适用法律的疑难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故选项D错误。

  宪法试题(三):

  一、单项选取题

1 、宪法在本质上是(C)。

  A、国家的根本法B、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C、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D、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2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D)。

  A、华侨代表B、妇女代表

  C、军队代表D、少数民族代表

  二、多项选取题

3 、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ABCD)。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B、知识分子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 、我国个性行政区不具有的权力是(CD)。

  A、立法权B、终审权C、外交权D、国防权

  17、我国国旗法规定下半旗的适用范围是(ABC)。

  A、对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去世

  B、对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去世

  C、国家发生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

  D、友好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去世

6 、宪法规定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有(ABCD)。

  A、先法规定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有()。

  A、总理B、副总理C、国务委员D、秘书长

  三、填空题

7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有(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8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9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了法律规定的个性状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四、名词解释

1 0、等额选举

  答:是指候选人的名额与应选代表人名额相等的选举。

1 1、简述宪法实施的监督及其资料。

  答: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资料包括(1)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和合宪性;(3)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1 2 、论述1982年宪法的指导思想

  答:(1)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国家的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2)坚持物质礼貌、精神礼貌和政治礼貌一齐抓。(3)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治。(4)坚持改革开放。(5)巩固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上一篇:怡然自得造句

下一篇:实事求是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