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2 、如果你心有不安,就念声观音菩萨,如果你很浮躁,念声地藏菩萨,如果你很恐惧,就念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清凉,地藏菩萨的坚定信念,阿弥陀佛的坦然淡定。菩萨佛祖并不是让我们盲目的去跪拜,而是了解诸菩萨的心境,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佛法是世间法,不在灵山,在心地。
3 、常否决别人的人,往往也是否决了自我。
4 、菩萨道不求速成,众生无尽愿无尽,地老天荒只管行去,乐在奉献;人间事莫图适意,烦恼无边法无边,甜酸苦辣各具真味,趣在体验。
17、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我,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6 、幸福也许以往擦身而过,但,春天的美,仍然会为有心的人,重新绽放它的风采。
7 、事莫虚应,应则必办,应事不办便结怨;愿莫轻许,许愿必还,许愿不好便成债。
8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9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 0、想开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1 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我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 2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 3 、不迷心自明,不染心自净。
1 4、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人必须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
1 5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 6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 7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8、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待手一双。
1 9 、人生最可怕的,便是让自我的心灵处在脆弱悲观消极黑暗的阴影里。
2 0、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2 1、对自我认识不清的人,才会随着别人的褒贬上下摇晃,忽喜忽忧。
2 2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 3 、欲望就像手中沙,握得越紧,失去越多。学会放手,甘愿舍弃,你才能真正得到。得与失,可是是相对而言,你自认为得到时,或许正失去;你觉得失去时,也许恰是得到。所谓舍得,就是舍迷入悟舍小获大舍妄存真舍虚取实。凡事看淡看开些,一切随缘随心。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
2 4 、真正聪明的人,只长智慧,不长心眼。
2 5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 5 、世间唯一不变的事,便是时时都在变。
2 6 、当你欢乐时,你要想,这欢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 7 、人生短促,而世人却把心放在俗事上,钻营计较,糊里糊涂虚度一生,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处。
2 8 、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 9 、能舍才能得,菩萨因能舍尽一切,施予众生,故能得大成就。
3 0、刹那便是永恒。
3 1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3 2、人身难得,既得人身早修行;明师难遇,既遇明师快请法。
3 3 、感性的最高境界是慈悲,理性的最高境界是智慧,两者并行,方为正法。
3 4、凡夫看见了对和错,菩萨观到了因和果。
3 5 、真正的痛苦是无法用眼泪宣泄的。
3 6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3 7 、有智慧的人,宁可做心灵的贵族,不愿做物质的贵族。
3 8 、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3 9 、梦境再美,也是一把抓不住的沙。
4 0 、别让自我心太累,应当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适时放松自我,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当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当记住的事情。人之所以活着累,就是想的要的太多了。
4 1 、笑而不语。微笑具有移山的力量,淡然一笑,有时胜千军万马。
4 2、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 3 、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验,试你如何用心。
4 3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4 4、(*)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因为我明白,宽容了他人,就是宽容自我;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糊涂,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有些不争也会来;我选择平淡生活,不是我不奢望繁华,因为我明白,功名利禄皆浮云,耐得住寂寞才能升华自我。
4 5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 6 、欢乐是什么欢乐是利他之心;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慈悲之心;尊贵是什么尊贵是敬重之心;财富是什么财富是施济之心;解脱是什么解脱是宽恕之心。
4 7、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 8 、是非入耳不起分别,是为无过之人;善恶入目不生欣大厌,是为净土中人。
4 9 、作恶之可怕,不在于别人发现,而在于自我知道;作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我安详。
5 0 、客来一句问候,客去一句祝福,不分张王李赵,都是善缘;境生一份喜悦,境灭一份清静,莫辨真妄,无非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