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爸爸要带我去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看眼睛。洋洋和他外公也要坐我们的车去看眼睛。
我们约好7:20在九峰公园门口的高架桥下等。我和爸爸吃好早餐后,7点多一点时就来到了约定的地点,等了几分钟后,洋洋和他外公也出来了。等他们都上车后,爸爸开启了导航,带着我们想北城的高速公路入口开去,没过多久我们就上了高速。
今天,高速公路上的车挺多的,一个小时左右后,我们就到了温州的高速公路出口。下高速后,汽车又开了几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爸爸把车停在了医院边上的一个院子里后,我们赶紧去排队挂号,挂号处排满了挂号的人群,等挂上号后我们乘电梯来到了5楼的候诊室,候诊室的护士给我做了简单的验光后让我去找座位等候,结果找了一圈却连一个空座位都没有。后来,有一个人走了,我和洋洋就一起坐在那个座位上,等待了差不多1个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了。医生先给我做了仔细的检查,然后告诉爸爸眼睛已经近视了,需要配眼镜。
爸爸带着我去配镜的地方选好眼镜,付好前后把眼镜送到制镜处。医生说一个半小时后才能拿到眼镜,我们就先去吃午饭了,下午,当我们回到医院时,眼镜已经做好了。
春节前,我们一家去黄山风景名胜区游玩。
人们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到底有多漂亮呢?我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它的面纱。乘车离黄山市区约一小时,便来到山脚下。整座山被皑皑的白雪所覆盖,今年冬天还没有见到雪的我们,正想趁机欣赏一下雪的世界。
正想攀登,却为一件事犯愁起来。导游说山上的雪很厚,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我们坐索道上山。坐索道快捷方便,但是这样就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鼓起勇气,决定徒步上山。我们从慈光阁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路上是厚厚的积雪,两旁是被白雪覆盖的松树,一片洁白的冰雪世界。边走边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还不时被树上滚落的雪球砸到,十分有趣。步行两个多小时,来到半山腰,黄山松变得更加挺拔。路旁的小树成了冰雕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又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天都峰脚下,因为冬天道路湿滑,天都峰封山,只能仰望天都。
只见天都峰巍峨高耸,陡峭入云,但我们只能望而兴叹,这真是一个遗憾哪。经过一线天,走在前面的爸爸喊;“看,那就是迎客松。”我听后顿时充满了力量,快速前进。登上台阶就到了迎客松旁,迎客松长在岩石上,粗壮高大,枝叶繁茂。它伸出手臂,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虽然此时已经非常疲惫,但是还要继续前进,征服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上面的路变得平坦了许多,我们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登上光明顶。这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这可能就是它名字的来历吧。山顶被积雪所覆盖,站在光明顶远望,远处的群山奇形怪状,云雾缭绕,令人浮想联翩,犹如置身于仙境。所有的游客似乎忘记自己之所在,与群山云雾融为一体,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夜幕降临,离山顶宾馆还有很远,只得依依不舍,与光明顶再见。
【实用】欣赏作文汇编7篇
【精选】欣赏作文合集6篇
有关欣赏作文合集9篇
欣赏作文汇总七篇
有关欣赏作文汇编5篇
走上了只前不退的路子,心却不慌,犹如掉进沼泽地里的人一样,等着被淤泥淹没却也没觉得是悲哀,是悲惨,反而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一死而已。这便是视死如归吧。
在笑声中接触这个可爱的世间,注定就已踏上永远向前的生活列车,其中滋味如饮水般冷暖自明了。自然也不管乐意不乐意,欢喜不欢喜,这没得选,所以无须再选了。
浮沉于日日年年,虚度还是颇有得失,静思之际,便在脑际间现着专属自我的爱恨怨离,欢喜怒骂,苦悲泪笑来了。
之前的二十几载,那是不知愁为何愁的国度,幻想自由,倾心博爱,紧攥逍遥,常常害怕理想不够用,常常惊慌惰性太无力,常常忘记弱点太少。而今回首往昔真觉可爱可笑可怜悯可气愤之极。
但若能回到青葱岁月,或是稚童年代,我想喜极而泣便是自然了。
过去的一年不过几百日,恍然回顾猛然发觉之前二十几载所经历之事的.总重量不过是轻于鸿毛,不过是鸡毛之事。这缘由是这趟无归途的生活列车突然加速了,还是生活列车所经之地域是高耸峻峭所致?这便不得而知了,也无能窥探,只能对无常的尘世给予无穷的敬畏无尽的感恩及偶尔的无边哀恨。
丈量着自己的青春,究竟有多长,或是多短,之后终究会消失殆尽,欣慰的是我曾经丈量过。绽放着自己的青春,究竟有多艳丽或是多黯淡,之后终究将无影无踪,欢喜的是我也做到了雁过留声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辞及苍白无力的自我安慰罢了。这趟生活的列车还是要不断向前的。
生活列车没有路线可言,也许是它自有明确的线路,也或许它的路线由上帝所掌握着?
带着诸多的疑惑与可能,让本人想起了两位物理学巨擘来了。
一个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家伙;还是一个是创造狭义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先生。
曾有段时间,我觉得我的生活列车就归牛顿的万有引力所左右的。苹果就是要往地里掉的,不管那个苹果多美多丑多青涩多成熟。我踏上文学路是注定的,不管我之前多么厌恶文学,也不管我之前多爱好文学,这都是注定的。对于牛顿先生,我查了查资料,发现最终他在晚年便进入了研究神学的领域了。这也好解释,一切都是注定的。由此也更好理解了,我的生活列车所经之地域及速度,或是在某个时点的转弯等等更为细节的一切都是注定的。
也曾有段时间,自觉生活列车,虽终点已定,但过程是自己有能力控制的。或许是那段时间我读了爱因斯坦所写的文章吧。不觉便被这个没见过的伟人给下了“套”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开端是如何?更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如何?也不知道自己的归处在何方?我还大胆的假如过,我在从娘胎出来之前会存在于另一个空间里,而我百年之后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或许另一个空间也叫人间,或是另一个形式也就是重新曾经的路线,更可能我的生活列车是没有终点更没有起点,就是一直在一个不可预知的大大的且是一模一样的生活圆圈中渡过几千几万辈子。说老实话,那段时间我可能是受爱因斯坦先生影响颇大的,而且还影响了往后几年的生活呢。斗志也是多了些。至于轰轰烈烈的事儿有没干出来,那就不在此累赘了
现今,我该信牛顿呢,还是信爱因斯坦呢!注定或是无常?
若眼前的,经历过的,未经历却注定必经历的尘世俗物存在必然,我想做一个和尚便是最为妥当,每日撞钟即可。若眼前的,经历过的,未经历的尘世俗物是无常的,我想这个世间就太无情了,下一秒可谓是生死未卜。
思来想去,作为一个尘世俗人,还是做一个拿来主义者吧。过去的事就把它归为牛顿的朋友,而未发生的良好愿望及理想就归为爱因斯坦的朋友吧。这样,或许有些滑头了。只是人世在世,不滑头些,怎么在唯一的不变就是变的世界上摔跌一万次或是无数次还将有勇气爬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