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绿化养护每周工作计划范例(3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01-17

绿化养护每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养护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渐渐地提高,然而对城市绿化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如设计、材料、土壤、气候、水质、地形、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后期养护等。

1.园林绿化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1)园林绿化施工中使用的设计图应当制作完整,标识清晰。在平面图上明确的标出园林设计中各个部分的具置、标高以及其他相关的要求,并将部分在平面图上难以表达清楚的概念,例如植物的高度、造型、整形形式等,以立面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施工人员也应当严格遵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对与设计图中表达不清晰的地方,应当及时联系设计单位,确保准确的掌握设计图中所表达的理念后再进行施工,而不要遵循以往经验盲目的进行施工,最终影响到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降低了工程的质量。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苗木的应当具备明确的标识。与其他建筑材料不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使用的苗木有着种类、树龄、形态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忽略的苗木的特殊性,而随意的进行栽培,不仅破坏了园林的观赏价值,也有会给后期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带来困难,降低苗木的成活率,提高工程的成本,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应当对苗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冠形、干形、以及分之状况等各项参数进行细致的比对,使工程的施工能够完美的表达工程的设计理念,并确保了后期工程验收及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想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各项功能得以完整的实现,后期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与普通的工程建设不同,园林绿化工程使用了大量的植物来对环境进行改造与美化,因此,加大面目的管理与养护力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对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实现工程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园林绿化植物种植

2.1场地处理技术

2.1.1场地规划

场地规划要注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有机结合的区域设计,建设特色鲜明和有文化底蕴的文化设计,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科学艺术设计以及垂直绿化、生物墙、绿色建筑等立体设计。

2.1.2场地整理

施工前应将现场内的生活垃圾、杂草、砖瓦石块、违章建筑、建筑废墟等妨碍施工的东西清理干净,原有树木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尽量保留。根据施工图纸划定用地界限,合理规划地形,同时结合周边水系在必要的地方布置排水系统。场地粗整平时坡度要满足灌溉和排水的基本要求。对植穴、草坪地等土方的开挖、倒运和置换等做到先挖后垫与土壤改良相结合。

2.2苗木种植技术

2.2.1种植前土壤处理

保证绿化种植的翻土深度:乔木60~100cm,灌木50~70cm,草坪及地被20~30cm。乔木种植穴底部施加有机肥,上铺5cm以上的土层。地被植物的栽植应施足基肥,去除杂物,并翻耕25~30cm,平整度和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2苗木运输

提运土球苗木时,绳束应绑扎在土球下部,以防土球破碎。苗木运至现场后,若不能及时栽植,带土球苗木在临时假植时应尽量集中,将树直立,再将土球垫稳、码严,周围则用土培好。

2.2.3施工放定线

对自由曲线形块状的乔、灌木种植放样时,首先应沿林缘线放样,避免出现锯齿状林缘线,点植苗木(红枫、盆景树、苏铁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所进苗木的蓬径对间距适当调整,以美观为最终原则。片植花灌木(撒金桃叶珊瑚、红叶石楠、毛白杜鹃、南天竹)应根据设计种植密度,采取品字形种植(即前后排种植点交错),整齐美观。

2.2.4挖种植穴

苗木栽植前以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挖坑的大小则依土球的规格及其根系情况确定。栽植带土球的植物时坑应比土球大16~20cm,而坑的深度则应比土球高度稍深10~20cm,挖坑的形状为圆形,且必须保证上下口的大小一致。

2.2.5栽植

(1)栽植前的修剪。树冠的修剪:植篱的灌木不需多剪,花灌木和生长较缓慢的树木应进行疏枝和短截,并去除枯病枝和过密枝,过长的枝条应剪去1/3~1/2;根系的修剪:主要是将病根、病虫根、劈裂根和过长的根剪去。

(2)―般乔、灌木的栽植。种植时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其种植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将林带边缘范围线测设至林地地面上(方格网法)。规则式种植点可按设计的株行距以直线定点,而自然式种植点则可在实际种植中灵活掌握,尽量使林缘线曲折自然。相邻植株的规格应合理搭配,干径、高度、树形近似,树木保持直立。对于乔、灌木树形丰满完整的面应朝向道路―侧。对于一些不适宜碱土种植的植物,应适当放大树穴,原土种植,确保根系生长,以提高成活率。对于树木胸径在15cm以上的,应在树根处布置直径6cm的塑料透气管,大约4条/株。

(3)草坪植物栽植。草坪铺设:草坪铺设前应坚持做到坪床处理,保证有效土层厚度,并要彻底清除隐埋的建筑垃圾。在草皮铺设时应注意疏密均匀,铺设完成后用滚筒滚压,确保草皮与土层能够充分粘结,并使草坪平整排水通畅;草皮铺设方法:每块草皮之间预留2~3cm空隙,以便草皮成活后仍能在交界处保持平整。草皮铺好后,应用晒干碾细的原土填满草皮间隙,并适当碾压,力求草皮与土壤密切接触。对于不平整的地块应去高填低,以确保整个草面的平整,浇透水,2~3天后再进行碾压。以后则每隔一周浇水碾压一次,直至草皮完全压平为止。

2.3后期养护技术

2.3.1名木古树的养护

对生态价值和历史遗留较好的名木古树,建议设置栅栏,并进行树干固定、顶枝吊枝、排水浇水、松土换土、病虫防治等养护技术。在早晨向新栽的常青树浇水可提高树木成活率。对较高大的落叶乔木和较大的常青树在种植时应埋入粗5至6厘米、长1.7至2米的支柱,以防浇水后被风吹倒。建议在名贵古树上建立若干观察点,并备案。发现问题时及时组织植物专家会诊。

2.3.2多年种植物养护

经常观察植物的根、叶、枝,每年综合混合配杀药物2至3次进行预防。每杀一次都要要综合配合药杀透,不能用单一杀病虫济。选择在阳光好的天气喷药,且保证连续几天无雨水冲淋。对大的乔木其根部要进行重点防治。

2.3.3修剪

为保持植物油充足的水分和完成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并保持苗木造型,需要把乔灌木中的老枝、枯枝修剪掉,对造型或绿篱,必须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修剪,以达到美观效果。控制植物生长主要在于春季的修剪,要特别注意。

3.总结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合理的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缩短工程的工期、减少工程的造价,还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各项功能的顺利实现,对城市的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绿化养护每周工作计划范文篇2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内涵

1.岗位责任制。学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好部门管理职能。充分调动部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履行好岗位职责,层层把握好管理关键,使质量和效益在每个过程,每个步骤都呈现最佳状态。

2.项目审批制。高校园林绿化建设从立项开始,就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学校园林绿化建设的规模和格调,精心筛选规则设计方案,科学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力求园林绿化建设从源头上把握好质量关和效益关。项目审批后,学校足额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3.公平竞争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方式,选聘管理人员,选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养护管理单位。优中选精,精中选质。质量领先,效益领先。

4.程序规范制。为使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有序进行,必须规范办事程序、工作流程和明确责权范围,在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各负其责,人有事做,事有人管。

科学的过程控制是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体系的精髓

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控制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提高和效益发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后期养护等过程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全面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效益。

1.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龙头。只有抓好这个龙头,才能建设好美丽的校园。因此在规划时要以前瞻的眼光、发展的理念,科学制定园林绿化建设的规模和格局,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引领时代潮流。在设计时要以适应的原则、经济的思维合理选用园林绿化建设的材料和工艺,既要适地适树,又要宜景宜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以整体的构思和细微的结合,详细拟定施工流程和步骤。既要结合现场实际,又要满足技术要求。从源头上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高品位、全功能、低造价和佳效果。

2.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效果和效益。密切关系到设计的理念能否表达出来,设计的效果能否体现出来,目标的效益能否发挥出来。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一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监理机构。只有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精良的工程监理才能做出优质的工程来。二要会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一起熟悉设计图纸、掌握关键技术、了解施工流程、精心组织施工。三要在施工时,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坚持“质量第一”。监理人员和建管人员深入现场管理,做好现场掌控。总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施工队伍的精心施工,监理机构的优质监督和建设单位的精细管理,多种途径、多项措施和多方努力,使学校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效益获得最大发挥。

绿化养护每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园林绿化;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垒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

二、园林景观工程规划

1.园林规划目的

在适应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对园林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在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憩、生产、服务等功能的同时,满足园林景观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2.园林规划的步骤

确定园林的类别、性质。了解园林绿化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服务范围;深入调查研究群众的要求;着手规划工作,力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爱好的各类人群的需求。

3.园林规划的内容

平面包括出入口、园路(主次导游路线)布置、景区划分、园林建筑分布、园林植物配置;竖向包括地形、地貌和水体改造、园景塑造;预留发展用地;建园顺序等。

三、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管理

园林绿化是面积一般在几万平方米以上,供人们参观展览,增长知识,参加各种游乐活动,交流交往,活跃文化生活,它的生态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每个园林都是城市的“肺”,在园林里生物种类比较繁多,放出大量氧气,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作用明显。综合性园林的活动内容,分区规划与园林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如确保园林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园林规模不宜小于1000m2。按近期公共绿化指标每人3~5m2,园林面积大小要根据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分、植被)、园林的性质、活动内容、设施安全等进行规划。

1.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依据每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在园林建设中运用地被植物时,应优先选取本地的地被植物。本地地被植物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从深山中搬到城市里种植,它的适应性也优于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本地地被植物的种植,也可表现出本地特色,避免与其它地区园林雷同。另外本地地被植物大量选用,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本土野生地被植物拥有各异的生态位,它能满足园林景观的各种要求。本地野生地被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可减少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于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地方的资源特色。

2.实行生态配置

利用地被植物造景时,必须了解该地的环境因子,然后选择能够与之相适应的地被植物,根据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生、生长速度与长成后可达到的覆盖面积与乔、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构成和谐、稳定、能长期共存的植物群落,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常绿树(香樟、桂花、广玉兰等)因为郁闭度高,树下面常常形成秃斑或空地,这些地方可以选择种植山麦冬、八角金盘、沿阶草等地被植物,这些植物比草坪易成活。在林分密度不大的树林中,这些地方光线较好,可选择开花的地被植物种植,例如常绿地被植物―――佛甲草,春季茎叶碧绿,对落叶树林起了补充作用。在岩石上可配置虎耳草、络石、蕨类植物等岩生地被植物。台阶、石隙问种植石蒜类、阔叶山麦冬等。

3.植物间高度搭配要合理

地被植物一般都配置在植物群落的最下层,对乔灌木起衬托作用,它应与上层的乔灌木形成错落有致的组合。上层树木的分支点较低时,可选择一些贴地生长的地被植物;上层乔灌木分支点高的,可选择植株较高的地被植物;种植地开阔的地方,上层乔灌木稀疏,可配置较高的地被植物;种植地窄的地域,可配置较矮的地被植物。

四、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

1.树木的养护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错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让树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理残花废果,以免消耗养分。

2.草地的养护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在一般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1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工作重点是,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3d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稀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3.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篙的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要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4.盆栽花卉的养护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2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2个阶段培育而成,第1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1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绿化景点中,以点缀美化生活。另外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如不修剪会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千万不能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五、结语

园林是与城市人类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因子,其生态原则作为解决人居环境要遵循的五项原则之首,在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力度的同时,积极贯彻生态理念,提高生态管养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护管理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园林植物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