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家风。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勤是聚宝盆,俭是传家宝”,当时我还小,并没真正理解妈妈的意思,后来长大了,从生活中感受到什么才是节俭。
有一次,妈妈做了我最爱吃的焖米饭,饭桌上那香气四溢的米饭,真让我垂涎三尺,我狼吞虎地吃起来,一碗,两碗,太好吃了!我的小肚腩鼓起来了,就在这时,妈妈皱起了眉头:“儿子,低头看看你的桌面,看看你的脚下”。啊!都是我掉的米粒。“捡起来!”我仔细地捡着,争取一粒不落,这时我惊呆了,足足一个拳头那么大的'米饭团。妈妈严肃地对我说:“你知道《悯农》这首诗吗?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伯伯的血汗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接着说:“现在我们的国家,有些地区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粒米不仅是他们的血汗,更是他们的生命啊!”我惭愧的低下了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那天起,我吃饭再也不掉一粒米。
现在我们的生活也来越好,水在我眼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是,我却从未看到妈妈用干净的自来水拖地,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用干净的水拖地呢?”妈妈说:“傻宝贝,这不是节约用水嘛。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再说水资源也有用完的时候,不要等地球上只剩最后一滴水,那就是人类的眼泪。”我惊慌了:“妈妈,那我该怎么做呢?”“你先从节约用水开始,比如洗手后关掉水龙头,洗菜淘米的水浇花,洗手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记住了吗?”我点头,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总是用洗衣水拖地了。在家风的熏陶下,我也成了节俭的人,从不攀比,从不买很多零食,文具够用就行……
现在我从书中知道了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训言。我要把节俭的家风继承下来!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关爱更是我们家的家风。
妈妈帮爷爷奶奶洗衣服。妈妈常常想:“爸爸妈妈每天都给鑫鑫买吃的、喝的,我该做点什么呢?我就给爸妈洗洗衣服吧!”于是妈妈偷偷地把爷爷和奶奶的衣服洗了。爷爷奶奶一回到家,就看见被洗干净的`衣服,心想:“是谁把我们的衣服都洗了呢?”爷爷奶奶一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妈妈说:“是我洗的!”爷爷奶奶恍然大悟,说:“谢谢了!”妈妈说:“不客气!谁让我们是一家人呢!”说完大家都笑了。
奶奶给妈妈买衣服。一天我下课了,我们走到门口,看见爷爷奶奶正在买东西。奶奶喊我们过来,我和妈妈就跑了过去。看到奶奶买了两件衣服。奶奶就说:“孩子他妈,你也买一件吧!”妈妈说:“我没有带钱,就不买了。”奶奶说:“跟我还客气啥?你买吧!我掏钱!”后来,妈妈买了一件坎肩儿,我们就开着汽车回家了。
奶奶的脚摔破了,爸爸还把奶奶送到了医院。一天,奶奶打完麻将,在回家的路上没有注意,被迎面过来的一辆小轿车给撞倒了。爸爸知道后,立即开车把奶奶送到了医院,还给奶奶买了止疼药。医生说:“你们家老太太没事,只是蹭破了点儿皮,抹点儿药,过几天就好了。”奶奶说:“儿子,多亏你及时赶来,要不我还不知道怎么回家呢!”然后爸爸就带奶奶回家了。
我帮助爷爷换水。家里的饮水机的水没有了,爷爷拿起桶就去下面净水机里去灌水。我看到了立马跑过去说:“爷爷,我去吧!”于是我提着桶下楼了。我拿着电梯卡和一个空桶还有水卡,来到净水机前,把空桶对准净水机的出口,把水卡放在上面,按一下绿色的按钮,水就出来了。一会儿水就灌满了,我再触一下卡,水就停了。然后我把水桶盖上盖子拧上,就回家了。回到家,爷爷还夸我呢!
关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关爱是一艘小船,把人们带到爱的彼岸;关爱是一把火,温暖了人们的心。关爱更是一根带子,把我们一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
我家的家风优秀作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优秀)
我家的家风作文(优秀)
我家的家风作文【优秀】
我家的家风作文[优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大家庭、小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训。“俭以着德,德由俭来。”这就是我家的家训,是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苦过来的人,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又加上3年自然灾害,物资非常贫乏,绝大多数的百姓人家能吃饱饭已经是万幸了,听外婆说一件衣服也是缝缝补补穿了好多年。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外公外婆依旧保持着节俭的风格。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印象中外婆家古朴中透着宁静。虽然这些家具有些破旧,但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外婆每天都会打扫,小心翼翼地呵护它们。有一次,我拿着一个果盘对外婆说:“外婆,这个果盘太旧了,掉色了,现在有好多新颖的,换一个吧!”外婆笑着说:“别看这个果盘旧,用起来可结实了,现在的东西都不环保,这个果盘是实木做的,用了对身体不会有害。”外婆还偷偷的告诉我这个果盘还是外婆出嫁的时候太爷爷亲手做的呢!
在外公外婆的引导下,妈妈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家里的沙发都用了十几年了,上面还有我小时候的涂鸦作品,妈妈都舍不得换。有一次放学回家,惊奇的发现旧沙发不见了,我有点喜出望外,爬到沙发上蹦蹦跳跳总感觉到有点不真实,仔细琢磨原来是妈妈给沙发加了一个沙发套。我失望极了,对妈妈说:“妈妈太抠门。”妈妈笑着说:“傻孩子,罩着套子的沙发不是又变成新的了吗?沙发表面有点磨损里面还挺好的,这样又能用好多年呢!”
而现在的我也潜移默化的受着影响。在挑选文具或衣服时,我决不选贵的,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耐用的。
我希望我的家风能世世代代发扬下去,努力实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古代大家族里几乎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规。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也,而现在我们的家庭中很少有什么家风家规了,那么,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多读书才会有知识,有了知识才会有眼界!”这是妈妈常常用来教育我们姐妹几个的话,知识改变命运,妈妈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养成了勤学好读的好习惯。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总是不停地学习参加各种考试,没有事儿的时候她总是书不离手,后来不知不觉中她的这种习惯也影响了我。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的故事书,每晚睡觉之前,他们就开始给我讲故事,讲的次数多了,我几乎可以把一本故事书从头背到尾。
慢慢的我长大了,开始自己认字了。于是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有事没事的总是拿着一本书在看。刚开始的时候我读得都是有拼音的小故事,随着我识字量的增加,我可以自己读很多书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经常吸引我的是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让我牵肠挂肚,夜不能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对我的帮助也很大,虽然我没有下笔如有神,但是每次作文课,平时从书里积累的词句就会像酵母一样为我的作文增光添彩。为此我没少得到老师的夸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来自《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还有很多古代的成语故事,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等……这些都是古人勤学好读的故事,也足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同学们,现在你应该知道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了吗?
诚信是什么?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还是我们家的家风。
我的妈妈是一个守信的人。星期天,我让老妈去家乐园超市,给我买我最爱吃的椰蓉面包。到了下午,妈妈就去给我买面包了。可是我等了很久也不见妈妈回来。后来就下雨了,我很担心妈妈,因为妈妈出门没有拿雨伞。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啊!原来是妈妈!妈妈怎么变成了满身是水呢?我赶快拿毛衣,给妈妈擦干,妈妈从怀里把面包拿出来,我看到了我要的面包,没有沾上一滴水珠,而我的眼眶里的泪水早已蓄满了。
我的爸爸也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有一次爸爸在干活时借了门卫一把盒尺,说:“我明天再还给你。”爸爸回到家量了几下,就把它放到外衣兜里。到了第二天,爸爸就把盒尺还给了那门岗。
我也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有一次我在家里非常想看一本书,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我对图书管理员说:“我下个星期六下午两点我一定还你。”图书管理员同意了,我就把书借回家。到了第二个星期六,我还在看。一点、一点半、两点我还在看,我竟忘记了还书的时间,无意间我往钟表哪儿瞄了一眼,一看已经两点钟了,我急忙往图书馆奔去,到了那里我把书还给了图书管理员,我想:我说到做到是个讲诚信的好孩子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我们要将诚实守信的美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从我懂事起,就知道我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三个装饰品。稍大一些,我问爷爷,这些是什么字,爷爷告诉我,这是勤俭、简朴、宽容,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我摇摇头。爷爷笑着回答我:“我们的家风看太公、奶奶和你的妈妈。”
我的太公今年87岁了,从不乱买东西,在他眼里一元钱好似十元钱那么珍贵。一件夏天的短袖T恤穿了四五年,有了小孔也舍不得丢弃;一双皮鞋穿了三四年,依然不嫌旧。小时候,我经常拿太公的老花镜玩。一次,我不小心把老花镜弄断了。太公七拼八凑修好了,我真服了他!
简朴,太公教会我。
奶奶每天起早摸黑,辛勤地劳动着。有一次,我一早起来就不见奶奶的身影,我知道她准又在田间劳动了。奶奶背着药桶正在打药水。打完药水,又提着篮子到另一块地里摘茄子。我说:“奶奶,你快休息一会吧。”奶奶说:“不用啦,我要做饭了!你快做作业吧!”
勤劳,奶奶教会我。
暑假的一天,我家来了一个小客人,我和他玩得很开心。休息的.时候,他好奇地翻看我的东西。他对别的不怎么感兴趣,却饶有兴致地玩起了我的小风扇。可是一不小心,他把小风扇弄脱了手,只听“啪”的一声,扇片摔坏了。我呆住了,视线顿时变得模糊起来,我哭出了声。他很紧张,跑进了厕所里。妈妈闻声赶到,把我叫进了书房,对我说了道理。第二天,他又来找我,跟我道歉,我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宽容,妈妈教会我。
这就是我的家风,它犹如温暖的春风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好像凉爽的秋风抚慰我温柔的心田。
我问爸爸:“家风是什么?”
爸爸说,家风就是家庭代代相传的作风,是家里每个人做人做事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妈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家风就是一家人做人做事的共同特点。
“那我们家有什么家风?”我睁着大眼看着爸爸妈妈。
爸爸说,我们每人说一句我们的家风。我们先给爷爷打电话,让爷爷奶奶先说说我们的家风。电话中,爷爷说老实做事明白做人,奶奶说吃亏是福。接下来,爸爸说坚持不懈努力向上,妈妈说勤俭节约。
说完了,爸爸妈妈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们。好像妈妈看出来我没听懂,妈妈问我:“明白这四句话吗?”
我说:爸爸要好好工作,妈妈不要浪费。
妈妈笑问:“那爷爷奶奶的话是什么意思?”
我看了看爸爸妈妈,摇了摇头。
爸爸说:“老实做事是要实实在在的做事,每个人做的事情都会被别人看到,所以不能偷奸耍滑。明白做人是要能辨对错,要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道,不要不分对错。吃亏是福是要告诉我们要谦让,不要太计较。”
妈妈说:“家风是家里每个人做人做事的习惯。刚才和和说家风就是‘爸爸要好好工作,妈妈不要浪费’是对的。和和是不是我们一家人?”
我说:“是一家人!”
妈妈说:“那和和现在知道了我们的家风,那和和应该怎么做人做事?”
我正想着,妈妈问道:“和和想想字写的好不好看是不是就是有没有老实做事?爸爸努力工作,和和是不是也要好好学习跟爸爸一样?平常和和洗脸洗澡是不是要节约用水呀?”
我明白了,家风就在我日常生活学习中,我要记住我的家风:
老实做事明白做人。
吃亏是福。
坚持不懈努力向上。
勤俭节约。
我家的家风是节俭。节俭,是中华传统美德,需要传承。
去年,因为弟弟的降临,我们全家沉浸在喜悦中。转眼这小子一周岁了,这几天,因为弟弟要学走路,妈妈准备花钱买个学步车。这天,去外婆家,刚说起这事儿,外婆神秘地说:“别买了,咱家还留着一个三代人用过的好东西呢?不花钱,还实用。”我的胃口被吊起来了,忙好奇地问:“什么东西啊,我怎么没有见过?”“怎么没有见过,你还在里面待过呢,现在忘喽。”外婆笑着拍了一下我的屁股。不一会儿,外公就从楼上翻箱倒柜把一个布满灰尘的六边形玩意给拿出来了。我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原来是竹制的坐车,尽管有些破损,但还很结实,泛黄泛黑的颜色和绕满钢丝的外形,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沧桑和历史。看来年纪真不小了。
听外公讲:“这竹制坐车已经60多岁了,这“老”东西有13个人在里面待过,已经传了三代了。”我点点头,嘿嘿,我也是它的客户之一,妈妈也是,外公也是。有趣之余,我想到外公外婆还把它保存得这么好,这不体现了我苦苦追寻的家风吗?
原来,节俭的`美德就在我身边。这时,我想起平时妈妈一直提醒我,不要乱买东西,钱要花在刀刃上;外公外婆经常随手关灯,衣服也是能穿就穿,舍不得买新衣服;爷爷奶奶经常吃剩饭剩菜……
生活中处处要节约,世界才会更美好。竹坐车虽老,但它传承的精神不老。“我要把这六角形的东西传下去,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要节俭。我也一定要节约每一样东西。”我嚷道。外婆又笑着拍了拍我屁股,外公在旁憨憨地笑。
家风需要传承,我们家的家风很简单,节俭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