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春天的脚步了吗?
她时而悠闲如野鹤闲云,时而急促如思归游子;时而凝重如苍石卧地。
是啊,无论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无论你是一种怎么的迎接它的心情,总之,春总在你经意不经意间,来到你的面前。
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生出些许美好的向往或无端的惆怅,于是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于是也有“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之嗟叹。
穿越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浩如烟海的咏春名句,我们在感受到春的妩媚春的温情春的绚丽多姿时,也看到了人类生生不息中对未来始终如一的憧憬与描摹。
在这个让人期待让人浮想连翩的季节里,或有精致如斯的小秘密破壳而出,或有宏伟壮丽的大手笔横空出世,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便山花烂漫,便香气扑鼻,便充满了不息奋斗不止的生机。
春给我们辉煌的远景,也给我们无限的勇气;春给我们前行的方向,也给我们无穷的动力。
在春的温柔的目光中,所有过去的成功者和失败者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紧跟春的脚步,向未来的日子起势、奔跑。
一个新的季节开始了,成功者,也许会因为懈怠和疏忽走向死胡同;失败者,也许会凭着勤劳和智慧走向金光道。
开始了的春天一分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无论成功失败,春天的流逝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稍纵即逝!
是的,春天会稍纵即逝。生命会稍纵即逝,()只有踏踏实实地走过生命的每一天,当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才可以迎着春的脚步无愧地说:“我没有虚度!”
是的,没有虚度!
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天空才越来越蓝,我们行走的马路才越变越宽,我们居住的房屋才越变越亮丽,我们获得的感受才越变越温暖。
当下岗的兄弟重新上岗,当贫穷的姐妹脱贫致富,当失足的游子改邪归正,当贪婪的心重新坦荡。
我们就听见了,听见了又一个春天的脚步声。
听吧,春的脚步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来了!
听吧,春的脚步夹杂着农耕的犁铧声来了!
听吧,春的脚步从下眼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中、从城市的车水马龙里……来了。
有多少年没看过家乡的春天了。
最近这些日子,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家乡的春天来。忽然好想念家乡的春天啊!从离开家乡出来工作已经有五年了吧,从那一年开始,就再也没看过家乡的春天了。原来已经这么久了啊,难怪会觉得怀念呢。
其实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家乡是在山里头,可不是什么深山老林,只是一般的山,几百米的海拔吧。不高,但是也不低哦。家乡盛产楠竹,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都是竹子。竹子的叶子好像从来没有掉光过,反正我是没见有掉光的,哦,有了,有的竹子生病了,失去了生命的时候,老叶子掉了,新叶子却不再长出来。但是在满山的竹林中,只是几颗掉光叶子的竹子是不影响家乡的绿的。所以,就算是近过年时回家,一眼望去的也还是满眼的绿色。只是,四季有四季的绿,却终究没有哪个季节的绿比得上春天的绿。
夏天的绿,浓浓的。是热闹的绿,是热情的绿。
秋天的绿,淡淡的。有一点哀愁,有一点萧条。
冬天的绿,浅浅的。带着些叹息,又带着些顽强。
春天的绿,暖暖的。有些神秘,又有些感动。
在冬天的脚步还未走远,春天带着她那特有的生命力悄悄的走进了我们的眼帘。竹林中,那破土而出的小笋,带着尖尖上的嫩嫩的绿,迎接着春天,仰望着它未曾见过的天空。然后,在春雨的滋润下,愉快的生长着,迎接它未知未来。小路边上,落叶植物的枝丫上,冒出了一个个小小的嫩攻芽,尖尖的像小花苞,等待着春风将它们催开。吸收阳光,为迎接又一次的成长奋力呼吸。再看看那屋旁的桃花树,唉呀,小叶儿还没出来呢,那小花儿却先开了,只见一树的粉红,深红。树下一阵芬芳,那不也是春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
因为真的想看家乡的春天,就在空间里留下了“真的好想念家乡的春天哦!”这样的话。一同学说:“怎么不想念家乡的秋天呢?”我说:“家乡的秋天我近几年都有看到啊!”她又说:“家乡的春天是诧紫嫣红。”家乡的春天是诧紫嫣红,可是我想的却不是它的诧紫嫣红,我想看的是它的绿,它那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绿。春意盎然,富有生命力。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春天的特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切的开始。
我总是在心面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停下脚步,守着家乡的春天呢?
人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确实,转眼间,寒冷的冬天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凉爽的春风拂过我们的脸庞,温暖的春日使我们脱下厚厚的大衣。小草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看看绚丽多彩的世界;花儿争先恐后地绽放,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美丽。而大树,经历几个春秋,似乎也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不断地吐出新叶,满树的嫩绿。
可是那天,走在校道上的我,竟看到了一片落叶。它缓缓落下,显得那么沧凉。这片落叶,给生机勃勃的春天增添了,一丝悲凉。
我走过去,捡起那片落叶。我惊奇的发现,它并不是去年未落的老叶,它是一片新芽。他还很小,颜色是那么的鲜嫩,可在这片嫩绿树叶的前端,却显出了一丝的枯黄。
它为什么会落下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深思。我想,它的下落不因为他人,而因为它自己。难道能带来生机的春风没有吹到它吗?难道视树叶为儿女的大树没有给它足够的养分吗?难道春天温暖的陽光,故意撇下它吗?不,不是的。是他不懂得好好吸收大树给它的养分;是他不懂得好好利用春风和温暖的陽光;是它不懂得在这一年中最好的时间里,努力生长。所以,它落下了。
我们的学习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在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没有靠自己努力,是无法站稳脚跟的,而学习也是一样,优胜劣汰。大家在同一个班中学习,听同一个老师讲课,为何成绩会有不同呢?就像文言文《学奕》中所说,使大家智力不同吗?不是的。()那,是老师照顾好的同学吗?也不是,老师花在差生身上的时间,往往比好生多得多。可是,成绩为什么上不去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自己不努力。是他们自己,向那片落叶荒废了春天的美好时光一样,荒废了自己的少年这段学习的最佳的时光。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好好利用少年这段时光学习知识,才不会遗憾终生;反之,如果荒废了自己这段青春年华,只能像那片落叶一样,在大家茁壮成长的时候,在一旁黯然神伤,只能自食其果。
“卓凡——”同学的一声叫唤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手上还是那片落叶,我心想:虽然我成绩不错,但不能骄傲自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一定继续努力,不成为祖国大花园中又一片孤独飘零的落叶。
“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耳机里传来的是任贤齐一首很老的歌,现在听起来,并不能引起我多少感动。在我印象中,春天似乎仅此而已。
早晨,顶着微微发白的天空,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地狂奔一一前方永远都没有终点。忽的,听了几声“啾啾”的清脆鸟叫,就突然停住脚,四处搜寻:两只燕子互相追逐着掠过了天宇。我突然意识到:
哦,春天真的已到来了。
真的,经过了一个压抑的冬季,到来,也变得麻木。听到几声鸟叫觉到了周围浓浓春意。心也似乎被冰冻了,连对春天的心却豁然开朗了许多,也越发感觉到了周围浓浓春意。
春天实际很平淡,在我印象中,就像我小学作文开头那样单调:“大地回春,燕子飞回,杨柳抽芽,花儿绽放,……”所以并不喜欢春天,它夹在严寒和酷暑之间,很自然地来了,也很自然地过渡去了;她甚至没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端,没有高潮宕荡的过程,也没有一个隽永回味的结尾,所以没有刻意唤得人们多少注意,不像夏雷,冬雪,秋霜富有标志性。
座位靠着窗口,视线便很自然地旅行到了窗外:前几天尽是绵绵阴雨的天气,今天却是难得的好天气,金色的阳光是那么柔和且纯净,均匀地铺满了整个操场,人们沐浴在阳光中,兴致勃勃做着运动,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鸟儿在树枝间跳跃,灵活地在树丛里穿梭,一阵风柔和地吹过,树叶随风轻轻摆动,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和谐,一股暖意顿时涌上心头,充满整个心房,有种莫名的感动,还有一种冲动的念头想去拥抱自然,融入自然,前几天囤积下来的压抑一扫而光,精神也爽快许多。
这就是春天!
是的,这些景物的确“平淡”。但“平淡”却不“平凡”,反而独具魅力。身在重点班,少了“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却多了理性的思维,常常上题山、游题海,感性的心灵的触角早已萎缩,竟对春天的翩然而至如此冷漠,甚至有时毫无觉察,而正是这春天的平淡,悄悄唤醒了埋藏在心底的活力与自由,这也许就是春的博大之处吧。
看是“平淡”,其中却蕴藏了无限的奇迹和巨大的活力,让你不禁要去深一层发掘、感受、爱上它。
熟悉的旋律又响起来了“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
好有人性的春,好美的春!!
春天的校园,安静而祥和。不经意间,就会有许多的植物悄悄地睁开了朦胧的睡眼。
校园的春天真早啊!它来到了蔷薇的身旁,依偎在墙角上的绿色的藤条里已隐约能看出那洁白的花朵,她是那么的弱小,春风一吹就摇头晃脑的。于是,在阳光下,那些点点星星的花儿,就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与阳光互相挑逗,在与春风相互聊天。不远处的鸡爪憩,也不甘示弱,舒展开了一张张草绿色的小巧可爱的小手,似乎在向春天招手,在向同学们招手。
校园的春天真早啊!她来到了迎春花当中。一朵朵淡黄色的花,虽然不多,但个个儿花苞里都藏满了春。它们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绽放,有的还只是个半圆,像是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迎春花朴素而美丽,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校园的春天真早啊!她来到了镜亭旁。瞧呀!枯黄的草地里忽隐忽现的透着一种绿,一种神秘的绿。我心想:是什么绿?据说蚂蚱也是绿的,这会不会就是蚂蚱呢?我好奇地拨开枯草一看,原来是小嫩芽在与我们捉迷藏。我轻轻地抚摸它那刚钻土累坏了的小脑袋,嫩嫩的,软软的,可爱极了,就像一位刚出生的小宝宝。那种微妙的感觉,让你想再摸摸它,又害怕弄伤了它。它也似乎在张望着我,也许它还不知道它的母亲是谁呢!我轻轻地靠在它旁边,说“是春——春雨和春风”。不久,春雨妈妈就来了,它从天而降,“淅淅沥沥”的洒向大地,似牛毛、像花针、如雨丝,雨珠们有的藏近花苞,有的挂在树梢,有的流进小草,雨后的一切都是亮晶晶的:花苞化上银妆,树叶裹上晶袍,小草盖上金帽。都被春雨妈妈扶摸的一尘不染。而其中,海棠最美,有的白里透红、红里嵌白,有的将圆、有的半圆、有的满圆,都抹了胭脂似的,它们虽然看上去弱不禁风,可朝花苞里一看,其实个个都是十足的运动员,每一朵里都包满了雨珠,你说,它们可不就是举杠铃健将吗?
校园的春天真早啊!她来到了竹笋旁。她就像一位教师,仿佛在鼓励着春笋娃娃向上长,不久它们就冲破地皮、顶着沙砾、窜过石缝纷纷冒了出来,披着土黄色的外衣,探出了又嫩又尖的小脑袋,张望着什么,也许是想早日够到奇妙的蓝天!总是拔尖儿,和天一样高。
操场上的孩子也早!他们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有人说:“春天是儿童,夏天是青年,秋天是中年,冬天是老年。”不错的,儿童和春天一样富有生命力,活泼可爱,天真无邪,其实儿童就是春天!
校园的春天真早啊!
冬天的颜色逐渐变浅变淡,那些笼罩着天幕的薄云,已经遮挡不住春阳的柔媚,乍暖还寒的风,已在驱逐冬口的萧瑟。春,被言为一年之计的春,又回来了。
在夏秋春冬的更新里,生命的日历从未停止向前翻动。一个个春天走了又来,我们慢慢习惯了在不知不觉中迎来春天,又在不知不觉中送走它们。一春一春,一年又一年,我们缓缓长成。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却渐渐失却了童年时对身边事物的疑问和新奇,消散了少年时的执著和细密,现在的我们在心中大都怀有一个现实而明确的目标,为了它,我们整天忙碌,习惯了时时放下心愿,将所有亲近大自然和岁月的愿望都视为一种奢侈。如此,纵然春天的气息在窗外汹涌如潮,氮氢在身边的每一方空气中,可是心底的无动于衷,让美好只能匆匆滑过,空留寂寞在枝头。
然而春天还是脚步轻盈的来,舞步翩跃的走,顺便带来郊游的好天气,同时静静地把生命一点一点收回,既美丽,又残酷。这个一年里最青春绚烂的季节和同样精彩的夏秋冬一起连缀成岁月,无形地记载一个人所遭遇的、面临的、应对的,并将它们沉淀为记忆。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记忆已黯淡无光,如同因年深日久而泛黄的黑白照片,只在半梦半醒时,静静地在心底流水般掠过。最后,我们终于发现自己始终是在无奈的被生活选择,却始终缺乏反客为主的意识。我们只是静静看着岁月来磨平我们的棱角,苦笑又苦笑地迎接越来越相似的人生轨迹。就连一个个具体而有知的日子,开始变得相似而混沌。
鉴于此,请在又见春天时对现实保持一份清醒和警觉,毕竟,那也是一种诱惑,太容易把人同化于岁月的褶皱里。为了自己的心灵预约一下岁月,在似水流年中,我们会明白季节和生活对我们一直的期望,从而在时光的急流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从容。
若有幸,让我们行走于爱与痛的边缘,在岁月的呼吸中保持清醒。时间的距离其实并不比目光深邃,当我们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学会守望美好、守望自我时,灵魂便会在与岁月的前行中逐渐丰满;侧耳倾听时,我们必能听见那幸福的青鸟在天空中展翼飞过的声音。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机。于是,我和妈妈出去感受春天。
春天在公园里,瞧,小河边站着一个个神气的柳树,它们穿着碧绿碧绿的衣裳,在它又长又细的枝条中钻出了一个个嫩黄嫩黄的小芽,像一个个刚睡醒的胖娃娃,睁开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它们又好像一颗颗珍珠,春风吹来,那柳条就像一条条绸带,飘呀飘呀,拉响了春天的琴弦。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咦!远处那一片雪白雪白的是什么呀?我走近一看,哦,原来是春天的使者——白玉兰啊,只见它亭亭玉立,有五六片花瓣儿组成大大的、嫩嫩的花骨朵儿;它们洁白如霞,就好像用清水洗过一样,在阳光下几乎是透明的。白玉兰姐姐看见身旁有柳树、茶花这么多好朋友伴着,害羞的脸上都出现了一团粉嘟嘟的红晕。它散发的清香吸引了一群可爱的小蜜蜂,它们正跟白玉兰甜蜜的交谈呢。春风轻轻拂过,小小的花朵轻轻的舞蹈。我弯下腰轻轻地问:“白玉兰姐姐,是太阳染红了你吗?是泥土给了你香味吗?”白玉兰笑而不答。
春天把小河打扮的十分美丽,只听哗啦哗啦地声音不断传来,河水清澈明亮,连水底的小石子都看的一清二楚,突然,我看见一群黑漆漆的小东西在小河中游来游去,那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俯下身子去,哦,原来是小蝌蚪啊!它们可爱极了,一个圆滚滚的脑袋下面有着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还穿着乌黑乌黑的游泳衣,我抓起一个小蝌蚪放在手心里,它就眨巴着眼睛,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点点头,然后又把它放进水里。
突然,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循着气味走近一瞧,嘿,原来是红艳艳的就像是穿上了迷人的裙子的月季花盛开了,只见它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花瓣摸上去光滑极了,它们有的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躲在翠绿翠绿的树叶背后,跟我玩捉迷藏的游戏;有的含苞欲放,看起来小巧玲珑的;有的羞答答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我自己就是一朵月季花。
啊!春天是多么的迷人,她把大地装点得生机勃勃,我爱你,春天!
寻甸的天气大抵都是这样,冬天很短,甚至就只有几个小时或是几分钟,当你发觉冬天来临时,其实它已走了。然后就是长而无尽的春天,长得让人犯困,春天是很容易犯困的。风很大,吹得睁不开眼睛,会给我一种暗无天日的错觉。
我靠在五楼教室的窗边,古老的木窗散发着陈腐的味道,课桌上铺满了柔和的光线,偌大的教室,惟独这个角落能触到闪闪亮亮的幸福。我喜欢这样的角落,有紫外线和纸张混合的香味,还有阳光渗透树木,投下细碎的光斑,在瞳孔里跳跃的快乐。
教室里有人在哭泣,据说是考试失误,安慰她的人很多,我看着窗外,一团乌云把天空割得支离破碎,哭声更响了。我收回了目光,定格在一张几乎是空白的卷子上,鲜红的分数合着眼光刺得眼睛好痛。如果她那叫失误,我的就该叫缺考了。我不想哭,因为我不想把我的灵魂寄托在这张试卷上,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困了我13年的工具,并不代表什么。我把它压在抽屉的最底层,连同那张我珍藏了半个学期的卢梭的油画。卢梭―巴比松画派的创始人,他的画有一种迷茫、虚幻的美,像极了我脱离轨道的生活。我付出了半个学期轻狂的代价,换来的却是差点被赶出教室门,我明白了我有必要过一段循规蹈矩的生活了。之所以要放在底层是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回忆劣迹斑斑,包括卷纸。
一中校园内有很多不知名的树,能隐约而深刻的感觉到风从树梢吹过,吹到脸上时也是灼热的。偶尔会有一两只鸟儿从天空掠过,灰黑色的翅膀不带风尘的来,不带风尘的走,天使的羽翼,没留下一丝痕迹。它们歌唱着自由,同时也哀怨我的平凡与苍白。靖说,她想去北京上大学。那也曾是我的理想,那时还在蒙蒙懂懂的听别安,幻想着去逛北京的地下音乐。可现在,就如我对靖说的,等我能去北京,奥运会都开了一个世纪了。理想迷失了,甚至灵魂也丢了,它们在某个地方游荡,任我怎么找也找不到。
妈妈每天都说一些我不明白的话,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然后在餐桌旁等我回家。我对妈妈说,您放心,我一定努力学习。低头看看,摊开的数学课本湿了两大业,发生了什么事?我别过脸,不想让她看到我的泪水,她说,这么大了还流鼻涕。我不置可否的笑。
今年我16岁,不明白除我以外的16岁人都在干些什么?生活是一个妥协的过程,残酷但却真实。自己的生活肉眼总是看不穿的,我们关于成长的能力相差太多。而我只是一个迷失了前进方向的孩子。迷糊、渺茫、沉沦,然后希望。我还在一刻不停的寻找着方向。我想我会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