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双重结扎断脐法;临床效果;护理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160
脐带作为胎儿的附属物,是胎儿从母亲体内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泄废物的主要通道,其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一端连着胎儿腹壁脐轮[1]。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在断脐之后,残留的脐带会逐渐的硬化、干枯,进而1周左右脱落。在临床上,脐带夹断脐法和气门芯套断脐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新生儿断脐法[2,3]。脐带结扎的方法将直接影响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若脱落时间延长便增加了新生儿脐部发生感染的几率,同时也增加了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4]。为此,本文作者对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采取不同的脐带结扎方法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其中500例为顺产,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6±4.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3.7)周,新生儿的体重均在2500g以上,脐带直径0.8~1.9cm,平均直径(0.83±0.3)cm;500例为剖宫产,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5±3.5)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6±4.3)周,新生儿的体重均在2500g以上,脐带直径0.7~1.8cm,平均直径(0.88±0.2)cm。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应用双重结扎断脐法:①将直径3mm的气门芯2个分别套于丝线内作牵引,放于脐包内用压力蒸汽灭菌消毒,新生儿出生后由专业的助产士应用双重气门芯结扎脐带,在新生儿脐带根部及周围用75%酒精消毒,在距脐轮0.5cm和1cm处的脐带用气门芯分别套扎第1道,第2道,在距脐轮2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端血液,用碘伏消毒断面,并用纱布包扎脐部。②24h后进行沐浴,并于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部残端和脐轮处,脐部暴露不用包扎。③每天检查脐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观察脐带脱落时间。对照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应用传统的脐夹结扎脐带法,常规进行消毒新生儿脐周,使用脐带夹慢慢用力加紧并关闭,注意距离脐根0.5~1.0cm处,将脐带断离,并使用碘伏消毒脐带的残端,再使用无菌的纱布将开口处置于脐带夹的下方,进行覆盖脐带夹的切除口处,最后使用脐绑带进行包扎,待24h后剪掉脐带,放云南白药止血、包扎。
1.3护理干预①在新生儿脐带结扎后24h内检查脐带卷清洁情况,观察有无渗血的情况。在48h后将脐带卷取下,暴露脐部,有利于干燥。②每日洗澡后,使用0.5%的碘伏进行脐部消毒,密切观察脐带残端有无血肿情况和干燥程度。③为新生儿勤换尿布,注意不可将尿布把脐部覆盖,避免尿液将其浸湿,引起感染,如果被尿液污染,应立即消毒。如果新生儿脐部根部部分脱落,有少量的分泌物,应使用碘伏进行消毒,由内而外,将分泌物擦净,保持其干燥。④观察并记录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红肿情况、渗出和异位情况。⑤未脱落者出院后电话进行回访或复诊。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残端渗血、感染、脱落时间,结扎0.5h后由助产士检查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情况,护理人员24h内每2小时检查1次。每日洗澡时均要检查脐部情况,并记录。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感染情况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0.60%、感染率7.60%,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6.00%、感染率4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感染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脐部渗血感染
观察组5003(0.60)a38(7.60)a
对照组50030(6.00)215(43.00)
χ28.95443.572
P
注:两组比较,aP
2.2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5.67±2.35)d较对照组(9.89±3.84)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比较(x-±s,d)
组别例数脱落时间
观察组5005.67±2.35a
对照组5009.89±3.84
t-6.844
P
注:两组比较,aP
3讨论
在新生儿出生以后,结扎脐带对于新生儿循环系统的建立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也避免脐部出血,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发生感染的几率[5]。临床上脐带结扎的方法有很多[6],常用的主要有双重结扎断脐法、脐带夹结扎法、有线结扎法等,脐带夹结扎法操作不是十分简便、不利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护理,且容易脱落导致出血。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根部及周围用75%酒精消毒,在距脐轮0.5cm和1cm处的脐带用气门芯分别套扎第1道,第2道,在距脐轮2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端血液,用碘伏消毒断面,并用纱布包扎脐部。其优点为方便掌握,具有弹性,且松紧适宜,不易引起松动,能够完全将血流阻断,有利于创面愈合,不易形成血肿,使残端紧闭,避免气门芯的意外滑脱,显著减少残端渗血和分泌物,同时又容易使残端脱落坏死,缩短自然脱落时间。本文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0.60%、感染率7.60%,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6.00%、感染率4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双重结扎断脐法可减少脐部渗血,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脐部感染发生率,故双重结扎断脐法是一项新的值得推广的助产技术。
参考文献
[1]蒋莹,吴美君,白美姣.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护理杂志,2013,30(7):48-49.
[2]夏雪荣.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法的护理效果观察.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424-2425.
[3]叶明.脐带夹和气门芯双重结扎并离断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护理杂志,2011,28(5):74-75.
[4]张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用于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03-104.
[5]叶芬.四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4,30(7):65-66.
关键词新生儿游泳;康复治疗;护理
新生儿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份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1],导致高比例的智障儿出现。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在HIE治疗方案中,寻求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对患儿脑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而新生儿游泳是让新生儿颈部戴上安全舒适的智能颈圈后在游泳缸内自由快乐游动,主动去感知环境,可促进新生儿视觉、听觉、味觉、平衡觉综合信息的传递,促进其脑潜能的开发[2]。新生儿游泳是一种物理康复手段,对患儿副作用少,无痛苦,疗效突出,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HIE36例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5小时~10天)。其康复治疗方案中均包括了新生儿游泳,结果患儿各项行为神经指标提高明显。
2护理
新生儿游泳室要求应用自然采光,窗户应装上透光度较好的窗帘,防止强光损害新生儿的眼睛。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室内长霉,保证空气新鲜。墙壁装饰色宜温馨柔和。
新生儿游泳室的温度冬天为27℃~28℃,夏天为24~25℃,环境湿度为50~60%;游泳缸内水温夏天为37~39℃,冬天为39~40℃,不超过40℃,水深30~40cm左右。
新生儿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最适宜进行游泳训练,此时的新生儿机灵清醒,短时间内注意力好,安静,所以医护人员应该观察新生儿最佳的游泳训练时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新生儿的脐带残端未脱落,游泳前应该在脐部贴上防水脐贴,防止水残留在脐窝导致脐炎。
播放舒缓、益智的音乐曲目,可促进新生儿听觉的发育,有助于逐渐培养开朗乐观的人格。
游泳前先给新生儿做“兴奋性按摩”,目的为快速激发新生儿的愉悦情绪,让其形成“准备游泳”的条件反射触觉语言。
新生儿游泳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给宝宝戴智能颈圈。这项操作应由两名经过专业培训获证的医务人员完成。步骤为:一人一手托着宝宝的臀部,另一手托在宝宝的枕后部,让宝宝朝后倾约45度,另一人将颈圈后方的搭扣松开,从宝宝的前方朝后将颈圈套在紧靠下颌及枕后下方处的颈部,下巴及耳朵要保证放在颈圈的下巴槽及耳槽内,严防呛水或水进入耳内导致中耳炎。戴好颈圈后,观察新生儿是否舒适安全,重复检查一遍后才将其缓缓放入水中。
新生儿在游泳缸内游泳时,医务人员应该全程监护,并用亲切、温柔的语调与新生儿进行言语及眼神的交流;也可哼唱儿歌,叫唤宝宝乳名,鼓励宝宝。如果宝宝在水中不动,可在水中按摩其四肢与背部,或轻轻划动水面,让宝宝能够快乐的游动起来。
在游泳过程中,严密观察新生儿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反应,如果出现大汗淋漓,皮肤发绀,应该即刻停止游泳,并做好急救处理。
新生儿游泳的时间为7~10分钟,结束后操作者以一手托住新生儿的后颈背部,另一手托着新生儿的臀部,垂直将其托出水面,使其头部始终保持在水面之上,另一位助手先迅速用干浴巾裹住新生儿全身,并协助轻柔取下颈圈。
游泳完毕后将新生儿全身擦干,用无菌干棉签沾干脐窝的残水,然后用75%酒精棉签消毒脐窝,在夏天时,可适当给予宝宝喝少许水,以补充丢失的水份。继续播放缓慢的益智音乐,医务人员在保暖的前提下给新生儿做安抚镇静性按摩。
新生儿游泳的注意事项:①游泳时间最好选择在哺乳前40分钟,每次游泳时间控制在7~10分钟左右;②新生儿游泳限于在HIE急性期过后、且生命体征平稳,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的新生儿中开展;③当天断脐、脐部有感染的新生儿不宜游泳;④游泳过程中医务人员全程监护,防止逆水等意外事件发生;⑤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做好游泳设施的清洁消毒。
3讨论
我科在HIE的康复治疗方案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增加了新生儿游泳这项物理治疗。新生儿游泳副作用少,对患儿无痛苦。在游泳过程中,宝宝享受着丰富的语言、音乐环境及水波温柔的,主动探索外界环境的能力增强,脑潜能不断得到开发,提高了HIE患儿的康复效果,减少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关键词:胎心率新标准;产科应用
产科医生都清楚旧的标准胎心率正常值界定范围是120~160次/min,但细心者会发现在2013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卫生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教材中的第8版《妇产科学》中,在"胎儿健康状况评估"一节中的胎儿宫内状态监护内容中已正式明确的将胎心率正常值范围界定在110~160次/min[1]。这其实并不是突然变动,早在2008年,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NICHD)就已经将胎心率正常值更正为110~160次/min[2]。对于这由原来的正常胎心率下限120次/min调整到110次/min,相信大多数产科医生不禁对其可靠性和必要性都想探究一下。
现将我院产科所有病区2012年9月1日~2013年6月30日的采用胎心率旧标准监测的胎心情况与出生后可证实的胎儿异常情况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简单论证一下胎儿率新标准产科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必要性。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产科病区2012年9月1日~2013年6月30日分娩的产妇共837例。孕周37~41w,取病历中我院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同一型号胎心监护仪EDAN-F2测得胎心率,取4次监测结果,监测20min/次。根据胎心率频率,将120~160次/min之间的设为对照组。
1.2评定标准
1.2.1脐带异常包括脐带先露,脐带缠绕、脐带扭转打结等情况。
1.2.2胎盘与胎膜异常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胎膜早破。
1.2.3羊水异常包括羊水及性状异常,将羊水量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对象资料一般性比较本次统计研究A组104例,B组39例,对照组694例。孕周比较,研究组孕周(38.6±1.3)w,对照组(39.3±1.2)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间胎心率与出生后可证实的胎儿异常情况间的比较。研究组B中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正常变异的胎心基线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维持动态平衡[5],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可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关系,分析胎儿缺氧程度,评估胎儿宫内安危情况[3],以便医务人员根据评估作出及时恰当的处理。
当前我国多数医院产科胎心监护设置及医务人员的思维定式还将胎心率的正常值定在120~160次/min,这种旧的标准与新的胎心率标准在交替时期,让我们回顾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在产科临床工作,发现胎心率虽110次/min,诊断胎儿窘迫而行急诊手术分娩,术中术后却证实无任何胎儿附属物及胎儿异常。这结果是不是值得反思推敲一下。本次统计结果表明,胎心率在110~120次/min之间,与胎心率在
综上所述,胎心率新标准正常值范围界定在110~160次/min,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往往是安全的,在当前不很乐观的医疗环境下,让每一位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前的胎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正确评估和处理通过胎心率反映的不同产科情况,让每一位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最恰到好处的医疗处理措施应该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9-151.
[2]杨慧霞.关于2008年美国儿童健康于人类发展研究院电子胎儿监护定义解释的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
[3]阮海波.NST加速反应预测胎儿预后[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5).
【关键词】产后访视;新生儿;护理干预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未到1个月的婴儿,或者说出生至28d的婴儿。新生儿出生时有足月生产儿,也有早产儿,新生儿出生后其头部、视觉、脏器、感觉、听觉等各项机体能力及发育都不完全,需要出生后逐渐发育才能逐渐健全[1]。因此,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及照顾非常重要,为了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健康照料的能力,医院进行了产后家庭访视,并针对家属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对170例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及护理干预的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0月在本院生产的17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产后访视的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73例;剖宫产106例,自然分娩64例;早产2例,足月生产168例。
1.2方法
1.2.1访视方法医生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的第7、14、28天,分3次进入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医护人员需对新生儿的身体、卫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抚触情况等进行观察,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方法并教会产妇。第2次访视,观察产妇在护理指导后对新生儿的照顾情况,对仍有问题的再次进行护理干预;待第3次访视时,观察新生儿通过护理干预后的健康情况。
1.2.2护理干预①黄疸的护理干预。新生儿出生2~3d易发生黄疸,医护人员应先询问婴儿出现黄疸的时间,将婴儿抱至阳光充裕的地方观察黄疸情况,对较轻者需安抚家属一般10d左右会自然消退,同时告知产妇多给予母乳喂养或喂水,促进婴儿排尿从而降低黄疸程度;对黄疸颜色较重并一直不消退者,医生需建议婴儿家属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再采取对症措施处理。②脐部感染护理。婴儿脐部感染会出现脐部及周围肿胀、红晕、渗液等症状,医护人员应先将手清洗干净,使用消毒棉棒蘸取稀碘酊(含量0.75%)[2]给婴儿脐部及周围进行轻轻擦拭,将感染物擦掉并消毒;对脐带脱落的婴儿,从脐窝顺时针方向向外将感染物轻轻擦拭出并消毒;叮嘱家属每天用稀碘酊给婴儿脐部进行擦拭,2次/d至恢复;并告知家属保持婴儿用品的勤洗勤换,保持卫生。③湿疹护理。婴儿多数会出现面部或颈部湿疹,需告知家属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干燥和通风;发现湿疹后不可用奶水或不正规药物抹擦;较轻者可使用皮炎平等抹擦,对湿疹泡较大者可用稀碘酊进行擦拭消毒;尽量避免给婴儿使用纤化或毛线类衣物;勤给婴儿洗澡并使用刺激性小的爽身浴液,水温保持在36.5~37.5℃为宜;湿疹期间避免食用鱼虾类食物。④母乳喂养干预。访视中发现有很多产妇未给婴儿母乳喂养,而是采用奶粉或糖水等喂养,问其原因,有因乳汁不够者、有因怕身材变形者等,医护人员需耐心给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它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等,建议产妇要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⑤新生儿抚触干预。医护人员需教会并告知产妇及其家属,适时给婴儿进行抚触可以增强其免疫力,增加体重,减少疾病的感染等,指导家属正确的抚触方法,并叮嘱其不要佩戴首饰避免刮伤孩子。⑥其他护理干预。访视中有的家属将婴儿用被或毯子包裹起来,说是怕长大X型腿或受惊吓,医护人员应告知家属让婴儿自由生长,捆绑会造成其呼吸困难、不利于散热及其神经等发育;对小儿夜啼的情况,医护人员建议产妇应抱其入睡,给婴儿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减少其离开母体后的不安全感。
2结果
访视中医护人员发现新生儿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黄疸(98例)、脐部感染(69例)、湿疹(89例)、母乳喂养(67例)和正确抚触(21例)等;护理干预后,发现黄疸(29例)、脐部感染(14例)及湿疹(17例)的婴儿明显减少,母乳喂养(148例)及正确抚触(101例)的明显增多,说明访视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3小结
产后访视及护理干预是医护人员为了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的照料,而走出医院进入到产妇家中,对新生儿的健康进行观察,针对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行直接护理指导的一种方式[3]。不仅增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访视及护理干预下,也使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更多育儿知识,使婴儿在正确抚育下健康成长。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发现,新生儿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黄疸、脐带感染、母乳喂养或正确抚触等,而通过访视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发生黄疸、脐带感染等数量明显减少,而母乳喂养及正确抚触的数量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及护理干预,可正确指导家属抚育婴儿的方法,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减少病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爱君.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96-98.
[2]陈小萍.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青海医药杂志,2014,44(3):36-37.
关键词:新生儿脐炎;银离子抗菌敷料;莫匹罗星软膏;疗效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指的是脐断处理不当导致脐带相连组织受细菌感染,临床症状主要有脐部渗出分泌物、脐缘红肿等,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发生败血症、腹膜炎、硬肿症等并发症[1]。该病经久不愈,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如银离子抗菌敷料和莫匹罗星软膏,控制创面感染,促进难治创面愈合[2]。本文选取78例新生儿脐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院治疗的78例新生儿脐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3~55d,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18例轻度脐炎,36例中度脐炎,24例重度脐炎。所有患儿经诊断均符合第三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脐炎临床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症状、脓汁涂片辅助检查确诊,无银离子抗菌敷料、莫匹罗星软膏药物禁忌。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进行研究,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研究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即用消毒棉签蘸碘伏清除脐部渗出的脓液,之后生理盐水将碘伏渍清洗干净,并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以脉冲式清洗2次脐部,接着1次/d在脐部敷爱康肤银抗菌敷料,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敷有敷料的部位。
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即用棉签蘸取3%双氧水清除脐部渗出的脓液,之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擦干,接着2~3次/d用安尔碘对脐部进行消毒,并在脐部涂抹适量莫匹罗星软膏,为了使药物充分渗透吸收,需旋转轻揉按摩脐部炎症部位,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的部位。
1.3疗效评定标准详细观察记录患儿脐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作为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依据,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显效:治疗5d后,患儿脐部无分泌物,脐缘无红肿;有效:患儿脐部分泌物明显减少,脐缘红肿明显减轻;无效:患儿脐部分泌物、脐缘红肿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患儿总有效情况为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研究组总有效37例(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8例(71.7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χ2=7.4769,P=0.0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情况对比研究组脐部愈合时间为(4.54±0.91)d,换药次数为(4.41±1.24)次,换药时间为(4.32±0.98)min;对照组脐部愈合时间为(6.81±1.01)d,换药次数为(10.03±2.26)次,换药时间为(7.08±0.87)min。两组患儿脐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分别为8.5842、10.3299、10.5165,P分别为0.0034、0.0013、0.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脐部是新生儿断脐后的先天性创口,极易受细菌感染,而脐带未脱落的脐部则容易繁殖细菌,以致患儿局部或全身感染细菌引起脐炎,需及时采取银离子抗菌敷料、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以改善脐部渗出分泌物、脐缘红肿等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促进脐部愈合和患儿早日康复[4]。银离子抗菌敷料为爱康肤银,基本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1.2%银,可吸收创面渗液并形成凝胶,保持创面适宜温湿度,隔绝外界污染,而且还会形成活性银离子,起到有效的抗感染作用,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和换药时间。莫匹罗星软膏是外用抗生素,可阻碍氨基酸合成,中止敏感菌RNA和蛋白质合成,虽然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需频繁换药,极易导致创面秸连、机械性损伤以及受病原体感染,难以有效愈合伤口。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脐炎患儿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愈合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疗效优于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是治疗新生儿脐炎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高萍萍,俞国琴.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08):498-500.
[2]李正兰,范红燕.护创液体敷料用于新生儿脐炎消毒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2.
【关键词】剖宫产率;原因;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24-0052-03
CausesoftheRisingCesareanSectionRate/YUANMin,FUWei-yun,ZHAOXin,etal.//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4,12(24):52-54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ausesfortherisingcesareansectionrate.Method:6238casesofinpatientdeliverywhowerehospitalizedinNanyangCentralHospitalduringJanuary2009andDecember2013wereselectedforcomparativeanalysis,while1514casesofcesareansection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from2012to2013.Result:Thecesareansectionrateof5yearswasincreasingyearbyyear.Factorsaffectingasfollows:thesocialfactors>fetaldistress>cordaroundneck>oligohydramnios>pregnancycomplications>breech>macrosomia>scaruterus.Conclusion:Startwithpregnantwomenandtheirfamilies,andtoincreasehealtheducationandadvocacyefforts,theprosandconsoftoinformeutociacesareansection,changethemisconceptionsofpregnantwomenforvaginaldelivery,sothatbeforedeliverytodeterminethecorrectmodeofdelivery,anddoctorsshouldcorrectlygrasptheindicationsofcesareansectioncesareansectionrate,sothatthestabilityinareasonablerange,tomaximizetheprotectionofsafemotherhood,theultimatepurposeoftheChildeugenicssafeMotherhood"betterforwomenandchildren’shealthservices.
【Keywords】Cesareansectionrate;Cause;Socialfactors
First-author’saddress:ZhangZhongj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llegeAffiliatedN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yang473004,China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1]。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不仅没有带来高危围产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的降低,反而增加了产妇的手术近、远期并发症的风险[2]。对新生儿而言,剖宫产综合症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剖宫产儿胸廓未经过产道的挤压,容易发生湿肺,因为肺成熟要通过子宫收缩和阴道挤压,此外因未经挤压,呼吸道内的黏液不能排出,娩出后首次呼吸时会将羊水和黏液吸入呼吸道,妨碍气体交换,从而引起肺部疾病。剖宫产儿比经阴道正常娩出的胎儿更易患多动症、感觉失调综合征[3]。孩子入学后更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动作不协调等[4]。剖宫产只是一种应急措施,怎么样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十分重要。笔者就南阳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6238例住院分娩的病例资料进行比较,以获得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南阳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为6238例,其中剖宫产3269例,年平均剖宫产率为52.40%,产妇年龄20~45岁,孕周33~42周。初产妇5234例,占分娩总数的83.90%;经产妇1004例,占分娩总数的16.10%。
1.2调查方法
查阅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登记本,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的住院分娩总数和剖宫产总数进行归纳、总结,将所有病例按照年份、分娩总数、剖宫产总数、剖宫产率进行统计对比。为研究剖宫产现状,对其中2012-2013两年的1514例剖宫产及各种剖宫产原因所占的比例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对于有剖宫产指征病例资料进行查阅,有多个指征的以最重要的一个为准。对于没有任何指征的孕妇住院期间进行访谈,出院者进行电话随访。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比例多少排序,计算2009年1月-2013年12月的剖宫产率及2012~2013年各剖宫产原因构成比。
2结果
2.1各年度剖宫产例数及剖宫产率
由表1可知,2009-2013年这5年间的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12009-2013年各年度剖宫产例数及剖宫产率
年份分娩总数(例)剖宫产数(例)剖宫产率(%)
2009年112148343.08
2010年129063148.91
2011年124364151.57
2012年119367756.75
2013年139183760.17
合计6238326952.40
2.2对2012-2013年剖宫产原因分析
2012-2013年的剖宫产为1514例,剖宫产的各个原因所占的构成比见表2。其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最高。
表22012-2013年1514例剖宫产原因分析
剖宫产原因例数(例)构成比(%)
社会因素33221.93
胎儿宫内窘迫30520.15
脐带绕颈28518.82
羊水过少21013.87
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1308.59
臀位986.47
巨大儿885.81
瘢痕子宫503.30
双胎161.06
3讨论
3.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剖宫产是指没有医学指征或没有构成剖宫产指征而选择的剖宫产,其中绝大部分是产妇及家属或者医生要求行剖宫产分娩的结果[5]。从表2中的数据不难看出,2012-2013年剖宫产原因中,社会因素首当其冲,与庞淑兰等[6]的研究结果相同。
3.1.1孕妇及家属方面(1)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女初产妇逐年显著增加,而独生女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环境优越,多数娇生惯养,在家很少劳动,对疼痛的耐受性差,不能忍受分娩的阵痛,对分娩没有信心,所以容易选择剖宫产。(2)孕妇及家属对分娩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认为胎儿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颅脑受到挤压,会引起脑组织缺氧,影响孩子的智力,不理解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有效措施,误认为剖宫产在麻醉下作手术而没有痛苦,而且手术时间短、安全;有的甚至把剖宫产等同于新生儿的安全,认为剖宫产“百分之百的安全”,而不了解剖宫产的事故率和并发症远高于自然分娩。(3)初孕妇没有经验,再加上轻信周边一些有过分娩经历的亲戚或者朋友夸张描述的分娩“痛苦经历”,或者孕妇在入院待产的过程中看到其他孕妇即将分娩前宫缩的疼痛,痛苦的模样而产生恐惧心理。而家属对医生的解释和安慰工作也不充分地配合等。(4)另外,有一些孕妇及家属受封建伦理生育观的影响,当获悉是男婴就坚决要求剖宫产,还有一些愚昧迷信的选日子、择时辰的生产,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生日,所以促使孕妇在到孕周而没有临产征兆的情况下选日子剖宫产。(5)有些孕妇认为阴道分娩会改变阴道的组织结构,影响性生活质量,故而选剖宫产。(6)还有一些孕妇担心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耻骨分离使骨盆增宽,改变自己的体形而影响线条,从而选择剖宫产。(7)高龄初产妇的比例增多。这些产妇生理上已经不是很有利于正常分娩,同时,产妇以及她们的家属思想负担也比较重,对胎儿更加重视,加之一些错误的分娩认识,使得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都以剖宫产来结束分娩[7]。这一因素也相应地增加了剖宫产率。(8)珍贵儿增多。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孕不育治疗技术也有所进步,输卵管再通手术成功率也增加,人工受精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珍贵儿逐年增加,相应的剖宫产率也逐年上升。
3.1.2医疗及医院方面(1)随着近年来日渐升高的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产科的医护人员都有着被俘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开这些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她们往往对孕妇和她们的家属所提出的要求采取妥协甚至是纵容的态度,人为地扩大了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外延。(2)如果阴道分娩,一个初产妇从先兆临产到宫口开全需时较长,且需经过多个医生的交接,而且多数产妇常在夜间分娩,期间监测产程的医生得不到休息,而剖宫产可控性高,且由于近年来剖宫产率增加,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也更加的熟练,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尤其是横切口剖宫产的普及,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最快者30min,与自然分娩相比不但免去了长时间观察产程的辛苦和麻烦,同时还回避了承担的风险压力。(3)目前试产、助产、臀位分娩正慢慢地被剖宫产取代,大多数年轻医生根本没有阴道分娩的经验,也没有正确处理阴道分娩的能力,视剖宫产为解决所有困难的“法宝”,从而助升了剖宫产率。
3.1.3经济收入方面阴道分娩产程时间长,风险高还赚钱少,而剖宫产费用相当于2~3倍阴道分娩的费用,为医院和个人增加了收入,使得部分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夸大顺产的弊端,隐讳剖宫产的危害,这也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因素。
3.2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宫内窘迫占2012-2013年剖宫产原因的第2位。胎儿宫内窘迫以前是靠观察胎心音及破水时羊水性状来诊断的。目前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手段较多,胎心电子监护仪、B超监测羊水、胎儿脐血流测定以及胎儿头皮血pH值测定等广泛地应用于产科临床,使胎儿宫内窘迫在早期就得到诊断。对于在医院住院待产期间的孕妇,每4小时就会听次胎心以及胎心监护的使用,当胎心一过性地减慢或者增快,胎心监护出现基线偏低或者偏高,B超显示羊水污染时,医生便会对孕妇或者家属告知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窘迫,如果继续待产或者试产有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后果,让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或者选择分娩的方式,而产妇及家属对此方面知识缺乏,考虑到胎儿的安全,一些人便直接选择了剖宫产。但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也未见相应的窒息。所以,一些监测仪器及技术的使用,从侧面证明了对术前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剖宫产率[8-9]。
3.3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在2012-2013年剖宫产原因中占第3位。由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推广,产前就能诊断脐带绕颈。一经确诊便会告知家属脐带绕颈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如突然出现胎动消失,胎死宫内,产程进展的过程中顺着胎先露进一步下降,宫缩进一步加强可能出现胎儿宫内缺氧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有一定的危险,而家属听闻后害怕出现意外便选择了剖宫产。事实上,脐带绕颈是能够在严格的监控下试产并经阴道分娩的。只要胎心监护没有中重度变异减速,脐绕颈小于3周,脐带的有效长度大于30cm,经阴道分娩仍然是安全的[10-11]。
3.4羊水过少
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产前诊断技术的使用,产科医生往往会把羊水过少可能会导致的新生儿窒息,特别是脑损伤等情况告知孕妇及家属,导致她们不愿冒风险而未经试产,直接选择剖宫产。
3.5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首先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逐渐优越,导致一些妇女在未孕前就已经肥胖,怀孕后相应的妊娠并发症就会增多,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等。其次是由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是南阳市三甲级医院,产科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以至于周围的县城医院将多数处理不了的高危孕妇转入此医院,使此医院成为了高危妊娠集中的地方。再者是由于有些孕妇在孕期没有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使得一些妊娠并发症未及时发现并得到诊治,临产后才来医院,这些都是使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3.6臀位
有些孕妇在怀孕期间腹壁松弛,导致胎儿胎位不正。这也不是必须地剖宫产指征,孕28~32周期间臀位是可以通过膝胸卧位而改变胎位的。但孕妇往往娇气忍不住膝胸位的痛苦,再加上医生怕发生意外承担责任而不主张纠正胎位及顺产,所以臀位住院后几乎都是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3.7巨大儿
部分孕妇食量过多,饮食结构欠合理,孕期休息过多,导致孕妇孕期超重和胎儿体重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高。而巨大儿头大且硬,可塑性小,同时孕妇体重超重在分娩时由于盆腔脂肪堆积,使可利用空间缩小,造成难产,从而选择剖宫产[12]。
3.8瘢痕子宫
由于近年来剖宫产率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再次剖宫产率,瘢痕子宫也就越多,再加上现代社会离婚率的增高,也相应地增加了妇女再次结婚和妊娠的机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时,医生会强调有子宫破裂的风险,一旦子宫破裂就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导致孕妇对分娩失去信心而再次选择剖宫产。实际上,据扬玲竹等[13]报道,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行阴道分娩。研究显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臀位>巨大儿>瘢痕子宫[14]。
上述原因中,既有医学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剖宫产作为人类创造的技术,是为了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拯救及解除分娩中母婴的危险,而不是取代自然分娩,也不适合于所有孕妇。因此从孕妇和家属方面入手,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告知顺产与剖宫产的利与弊,改变孕妇对阴道分娩的错误认识,使其在未分娩前就决定正确的分娩方式,而医生应掌握正确的剖宫产指征,从而使剖宫产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母婴安全,最终实现“儿童优生,母亲安全”的目的,更好地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余美佳,刘颖蔚,李俊男,等.1647例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回顾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19-20.
[2]李素洁,徐彩生,郑丽璇.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J].海南医学,2004,15(8):55-57.
[3]董瑞华,缪佳,史德焕.剖宫产率增高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13-14.
[4]艾永生,高岩,周羽.无指征剖宫产影响因素调查[J].四川医学,2014,35(3):384-385.
[5]麦晓帆.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的影响及对策[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1):75-76.
[6]庞淑兰,李学军,薛玲,等.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升高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73-875.
[7]乐杰,谢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8]刘橡临.胎儿窘迫的诊断及防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3):180-184.
[9]王允锋,郑淑敏,李爱阳,等.剖宫产2391例指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7):535-537.
[10]孙艳,穆艳玲,郭艳玲.联合监护下400例脐带绕颈胎儿经阴道分娩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19-3420.
[11]邱桂菊.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7-148.
[12]滑秀云,李志春,王予蒲,等.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结局的相关因素和预测模型的建立[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8(9):696-698.
[13]杨玲竹,柴珂.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6):4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