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心理的科学治疗(6篇)

发布人:其他 发布时间:2024-04-26

心理的科学治疗篇1

养的不同对象实行有区别的院内服务,还没有形成相应完整配套的保障体系。现就此作以探讨。

1目前疗养服务保障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1.1目前的疗养接诊服务过程通常情况下,疗养员持疗养证入院,疗养期为半个月。最初几天先对疗养员进行常规的体检,作出诊断,针对基础疾病和新发疾病调整用药。随后安排全体疗养员进行景观疗养,或根据情况参加体疗、海水浴、理疗、心理治疗等,之后进行疗养小结,疗养结束。

1.2存在的主要弊端

1.2.1保健疗养与康复疗养概念混淆患有不同疾病人员与健康人员集中在一起疗养,需康复者也要填写治疗病历,没有针对性的康复疗养计划,体现不了康复特点;健康疗养人员在体检时也统一填写病历,使健康疗养员产生病人住医院的感觉。在仅有的半个月疗养过程中,无论是需康复治疗还是需放松休息的疗养员在计划安排上都要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进行常规的体检、常规景观治疗、体疗等,忽略了个体化针对性的检查与康复治疗。结果,康复疗养员相对治疗过少,得不到有效的康复,而健康疗养人员游览活动又不够,达不到疗养放松效果,最终两者皆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1.2.2科室无专业特色由于对康复疗养人员没有系统配套的服务措施和保障条件,同健康疗养人员的服务方式没有根本区别,在客观上造成医务人员除了做大量的病历文书外,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及进行个体化的疗养康复。这样不只是疗养员达不到疗养康复目的,医务人员也不能得到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结果是样样通,样样松,个人无专业特长,科室无专业特色。加之疗养院经费有限,缺少先进的检查、检验设备及新药品,医生们更是很少有机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等原因,造成了疗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严重落伍于新的治疗手段、新的检查项目和新的医学理念。

2优化疗养服务保障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2.1康复疗养与保健疗养分开分别建立康复疗养科和保健疗养科。康复疗养科相当于疗养院中的医院,即“院中院”。在康复疗养科,疗养员按疾病分科进行专科专病疗养,根据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检查、药物治疗和发挥疗养院特色的综合康复治疗,如体疗、理疗、心理治疗、景观治疗、中医治疗、作业治疗等。针对不同疾病分别建立系统的疗养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体系,使疗养过程有法可依,有规则可循,疗养根据个体化评估诊断结果严格按规程实施。同时,对疗养员的疗养效果作出统一客观的疗养效果评价,从而不断改进疗养实施方法,使专病种康复手段不断地得到完善。保健疗养科室只设少量的医疗行政人员,负责组织疗养员的保健体检、健康知识讲座、参观旅游、文体活动等,主要立足于丰富疗养员的疗养生活,在愉悦放松中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实现通过短期疗养改掉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以期达到疗养一次受益一生的效果。

2.2疗养院与当地部队治疗医院建立双向转诊体系双向转诊就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而进行的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转院诊治过程[1]。康复疗养是疾病治疗的继续,实现疗养院与治疗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无论是在人才、设备、床位等部队卫生资源整合上,还是在实现疾病的整体治疗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康复疗养员中发生的危重病情,实行双向转诊的医院更能成为疗养院应急处置的重要依托。

2.3设定临床疾病心理治疗专科临床疾病心理学是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从临床心理学分离出来的学科。疗养院治疗心理疾病有得天独厚的人员、设备、环境以及疗养因子的优势,特别是有“以疗养方式来医治心理疾病”的心理优势。因此在疗养院开展临床疾病心理治疗,对康复和健康疗养对象都具有积极意义[2]。

2.4改进疗养员集中出入院的有关规定对保健疗养人员可规定时间集中进,集中出,如疗养期为15d等,这样有利于体检和各类活动,但不必写病历,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即可。对康复疗养员可按需疗养,如在治疗医院出院后,或患有某种疾病需做康复之时,可以在1个月的任何一天入院,疗养期也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d、30d。

3搞好相应的配套建设

3.1重点加强康复科室的相关建设要集中医疗骨干于康复科,在某些康复治疗领域医务人员集中、病种集中易于形成科室特色。这既能解决部队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集中疗养院的医疗骨干专心于疗养员的疾病康复。要以课题为牵引,明确专攻重点方向,瞄准国内外医学前沿,形成先进的综合康复理念和方法以及形成单病种的康复专长,如较为多见的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康复治疗。这样,不仅强化了疗养院的康复功能,还可以开展一定的对外有偿服务,获取经济效益,从而不断更新诊疗设备,促进科研创新和优化人才队伍,达到科室发展的良性循环。

3.2丰富健康疗养的应有内涵对健康疗养员要制定系统的体检与保健方案,同时,要周密安排疗养员在疗养院所在地区的参观游览等活动,将其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组织疗养员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促进医患之间、疗养员之间的交流,使疗养员从精神到身体上都能得到休息放松。还要通过短期的疗养,让他们学会科学的保健知识和一些科学的保健方法,改掉不良生活方式。

3.3整合部队卫生资源有条件的疗养院,要通过协调和主动联系力争建立与军队医院双向转诊关系,实现疗养院与医院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资源的整合互补,从而更好地发挥疗养院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莲珍.双向转诊系统的建立与规范化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03-404.

心理的科学治疗篇2

一、什么叫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定义繁多,不一而足。音乐治疗是由英文MusicTherapy翻译过来的,而这一名词也是1950年美国国家音乐治疗协会成立时所采用的,迄今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音乐自古以来即被认为是一种沟通的语言和自我表达的方式(Storr,1992),治疗则有照顾、帮助和处理的意思(张初穗,1994),所以音乐治疗即是以音乐为沟通的媒介,以增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式(Schulberg,1986)。音乐治疗有两种主要形式,前者叫“以音乐来做治疗”,后者是“在治疗中使用音乐”。许多专家从不同的层面给与音乐治疗不同着重点的阐释,随着年代演进,音乐治疗的定义渐趋扩大与完整,著名音乐治疗学者布莱沙(KennethE.Bruscia)对音乐治疗的定义较诸前贤都更显精详、完整且具体:“音乐治疗是一个人际互动历程,在此历程中治疗师使用音乐和其他所有方面,譬如:生理的、情绪的、心理的、社会的、美学的以及灵性等诸方面,以帮助求助者去增进、恢复或保持健康。在某些情况中,求助者的需求可直接借由音乐的要素来达成,在其他情况,求助者的需求则是借由强调治疗师和求助者的人际互动关系,或者团体中的人际互动关系来达成。在治疗中所运用的可以是特别由治疗师所创造的,也可以是由求助者自己创造出来的,或者是在文献记载中己有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Bruscia,1991)。”在布莱沙的定义中可以看到音乐治疗的基本要素,应包含以下六大要点:(一)人际互动历程;(二)治疗师;(三)音乐要素;(四)音乐治疗的功能;(五)求助者;(六)音乐治疗的方法与形式。

二、二十世纪迄今的音乐治疗进展概述

1940年加斯顿在堪萨斯大学成立美国最早的音乐治疗训练场所,1944年密西根州立大学设计第一个音乐治疗课程。1945年美国国家音乐学会设立“音乐治疗委员会”,1946年美国卡萨斯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完整的音乐治疗养成教育课程,音乐治疗正式成为一门学科,1950年“国家音乐治疗协会”在美国成立。其后,世界各国纷纷成立音乐治疗协会及相关研究机构。我国大陆的音乐治疗在1980后发展迅速,由最早的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拓展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牙科、肿瘤科等多种疾病的防治与治疗(陈建华,2001)。1989年10月“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于北京成立,1997年留美十年的高天回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并成立中国第一所专门的音乐治疗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1998年高天又协助推动于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音乐治疗研究所,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设立大学部音乐治疗课程,开始招收本科生。至此我国大陆的音乐治疗才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国际接轨。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音乐治疗已经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在美国有近80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学生毕业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资格。目前,美国有大约6000多个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我国的台湾省、日本、韩国的各级医院都设有音乐治疗室。

三、我国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健康观念转变为音乐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观念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人们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观念(只重视生理器质病变,而忽视病人的心理情绪因素需要)转变为人文关怀与医学并举的观念。实践证明,不良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人的生理健康和疾病的治疗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病人患病,特别是患重大疾病之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问题;音乐治疗旨在满足患者的各种心理情绪需要,因此是一个集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新兴临床应用专业。我国音乐治疗专家高天教授及研究团队认为,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里,音乐治疗必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不仅会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音乐治疗师通常在精神科、老年病、儿童特殊教育、儿童孤独症、外科手术、分娩、癌症、监狱、以及心理治疗等领域工作,而且会在更广阔的健康产业领域大显身手。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加之并存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生活压力等恶劣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样庞大的需求迅速催生出一个蕴含巨大市场潜能的新兴产业――健康产业。诸如医疗卫生、养生保健、运动休闲等行业都得到迅猛发展,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到处都看到足疗城、中医养生馆、亚健康调理中心、保健品销售处、心理咨询中心、瑜伽馆、健身房等五花八门、争奇斗艳。当然,最醒目的还是临街开设的药店和诊所,一家接一家比饭店还多,一家比一家装修豪华,更让人吃惊的是每家都生意火爆、人满为患,这种景象当然是乱象,但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再到完善。人民群众的消费也逐渐从感性转变到理性,纷纷意识到不能盲目就医、不能随便吃药和保健品、意识到预防重于治疗、开始追求绿色安全的保健调理方案。因此,今后如能运用音乐的方式方法来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无疑是消费者的首选。因为音乐这个媒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且绿色安全。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健康产业正在升级。越来越多有眼光的投资家和企业家把资金和精力都投向这个海量的市场,而任何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市场、资金和人才三大关键要素。我们综合类高校音乐院系是培养音乐人才的专业机构,面对如此好发展机遇,我们是否应该有所作为?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其一,人才培养一定要面向未来、面向市场。其二,音乐人才的概念也要升级拓宽,吹、拉、弹、唱、跳等是我们培养和学习的能力,音乐治疗(用音乐的方式去治疗和调理人们的健康)同样是我们能炼就的本领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音乐治疗专业人才稀缺

我国高校设置音乐治疗专业的很少,音乐学院仅有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医学院有江西中医学院、长治医学院等高校招收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学生,并且招生人数不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音乐治疗专业在校生不到500人,已毕业的近百名本科生、20余名硕士生正以自己的专长造福于社会和人民。根据我国医院的数量简单诂算一下,全国34个省、直辖市,每个省市拥有医院按1000所计算(包括社区医院、乡镇医院),那么全国就有超过30000家医院,每个医院设一个音乐治疗室,配2-3名音乐治疗师,就需要60000-90000名专业人才。如果按现有高校音乐治疗专业的招生培养规模,我国还需要至少30年才能基本达到国际水准。同时,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养生会所、保健连锁机构、亚健康调理中心等健康机构都需要设有音乐治疗室,这些企业所需要的音乐治疗、亚健康音乐调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就更加庞大而不可估量。。

四、综合类高校音乐院系具备培养音乐治疗专业人才的相应条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专业课(必修课);a.音乐治疗基础理论b.音乐治疗临床应用c.音乐治疗方法(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即兴式音乐治疗方法、再创造式音乐治疗评估方法)d.临床实践e.毕业实习;2.专业基础课(必修及选修);a.音乐心理学b.临床实用音乐技能(声乐、吉他、钢琴即兴演奏)c.奥尔夫教学法d.变态心理学e.医学心理学f.中医学概论g.生理解剖h.发展心理学;3.音乐基础课(必修及选修课)a.视唱练耳b.钢琴c.声乐d.和声e.曲式f.西方音乐史;4.文化课(按照学校统一规定安排);5.毕业实习6个月。(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系教务处)根据以上课程设置得知,我们综合类音乐院系完全能够利用自身师资和硬件设施开设相应课程,并联合附近医学院校的师资和硬件资源开设相关医学方面的课程。所以说,我们综合类高校音乐院系完全具备了培养音乐治疗专业人才的能力和条件。

五、整合创新思维完善办学方案

首先,送出去请进来。选派对音乐治疗感兴趣的老师去中央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兴办新兴专业。同时,把权威专家教授请过来扶持新办专业。

其次,利用健康产业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结合音乐治疗的专业特色与企业联合办学,创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

六、音乐治疗专业就业前景

心理的科学治疗篇3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15-01

疼痛诊疗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是以现代麻醉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汲取和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专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结合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疼痛治疗的临床经验而形成的新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的不断发展、相互交融一样,疼痛诊疗学也从最初的以单纯的神经阻滞治疗为主,发展为综合采用药物、神经阻滞、微创、介入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疼痛的重要临床学科,具有独特之处。这就要求疼痛科护士必须不断钻研新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一定的疼痛治疗技术及对患者进行高层次的护理,才能使患者解除焦虑,缓解疼痛,配合治疗加速康复。因此,我们组织学习了人性化护理、护理心理学及疼痛治疗学,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作用。在疼痛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院疼痛治疗门诊自开业以来,接诊了大量的疼痛患者,经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许多患者的顽固性疼痛获得缓解或消失,现将疼痛治疗的护理配合和体会报告如下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1治疗前的准备

1.1治疗室的准备:治疗室必须保持干净、整齐,每日定时定量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已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

1.2物品和药品的准备:按需备好阻滞包、穿刺包、一次性物品、治疗盘、无菌用品等,同时准备好各类注射用药及常用的抢救物品。

1.3患者的准备:a长期疼痛的折磨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甚至轻生的念头[1]。护士应访谈和倾听[2],即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患者人院后应尽快帮助其熟悉环境,并让患者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通过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b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溶盘治疗的患者,手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病人做滚动式翻身;c三叉神经疼神经毁损等治疗需全麻的患者,告知患者术前6h禁食;d通知患者整理好个人卫生,方便治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2治疗中的护理

2.1根据治疗部位、治疗方法、协助患者摆好。

2.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监测指标并记录。

2.3消毒:用吉尔碘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消毒范围视治疗部位、治疗深浅度而定,一般直径在10~30cm,消毒3遍即可。

2.4治疗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观察病员的神态、面色、呼吸、心电、血压监测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做阻滞治疗时,协助医生观察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治疗结束后,治疗部位盖好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并嘱患者保持治疗处干燥、清洁、以防感染,观察患者有否不良反应等。

3治疗后的护理

3.1治疗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后的反应、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以免发生意外。

3.2溶盘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24h,协助患者翻身,预防褥疮,对大小便困难者,协助排便,必要时给予导尿。腰椎溶盘患者下床后戴护腰,颈椎患者戴颈托。

3.3动态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确定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3],并准确记录,以确定治疗效果。

体会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觉和情感体验[4]。疼痛作为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5]。疼痛科是近十余年来新兴的一个多学科多交叉的科室,其病人病种包括有骨骼、关节、肌肉、神经痛、癌痛、与手术及介入检查相关的疼痛处理等,因而其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的病情只凭医师的学识或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护士对病人处于更接近的位置,可以更细致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另外,从治疗角度看,护士能提醒、补充医师的医疗措施上的遗漏或不足,尤在进行神经阻滞、溶盘术、神经毁损术等有创操作时,护士的配合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疼痛科护士全方位、规范化护理配合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治疗效果,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龙华.癌症疼痛管理的护理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07,5(1):93-94.

[2]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春华,徐丽华.疼痛评估与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41-44.

心理的科学治疗篇4

近日,国务院转发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年~2022年)》,将常见精神障碍防治确定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下一个五年目标之一。

现实中,在常见精神障碍防治领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协作欠佳,服务价格标准不一,从业人员来源多样、管理多头,心理健康服务在管理方面“困惑”不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如何才能携起手来,更好地服务公众呢?

心理服务还是难找

“一大清早,一位博士在读生在父亲的看护下,坐在咨询中心门口等待帮助。”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徐凯文副教授询问后得知,男生已在医院精神科接受了3周治疗,因床位有限,症状减轻后就立即出院了。但是,该男生有明显的自杀倾向,家人只能求助于学校的咨询中心。

“2015年2月开学至6月初,到中心咨询的学生约1830人次,咨询量比上学期增加了49%。这些学生中有20%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需要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相互衔接才能得到及时救治。”徐凯文告诉记者,“2400余万名高校在读大学生是国人中最易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群体,但也仅有3万名心理咨询师为这个庞大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医学与行为医学教研室主任赵旭东对记者说,近年来,我国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需求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扩展,服务人群也向普通人群、轻型精神障碍患者扩展。而我国心理学专业于1978年恢复,家底尚薄,培养的专业人员现阶段还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柳叶刀》2009年发表的一组数据能为这个结论提供注脚: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其中寻求过专业人士帮助的占8%,得到过专业治疗的仅5%。

医生难得做心理治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对抑郁、焦虑、药物成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八成精神疾病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精神科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很少提供心理治疗服务。

赵旭东介绍,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治疗只能在医疗机构中实施。但现实工作中,仅有极少综合医院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只有很少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能够或愿意做心理治疗。“一方面原因是人手少,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才拥有1.6名精神科医生。而这一数字在英国为10名,美国约为20名。精神科医生要治疗大量重性精神病患者,很难腾出手来做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心理治疗耗时久、收费低,医院和医生未必有开展心理治疗的积极性。”

心理服务收费太低

“现在,我们医院的肿瘤患者住院之后,除了量体温、血压、呼吸、心率外,还要做疼痛和心理评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岚教授说,“评估数据纳入电子病历,心理评估中心可以实时监护。患者在得到躯体治疗的同时,会得到更多心理关怀。但是心理关怀的相关服务没有收费标准,只有心理量表评估项目可以收费。”

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童俊则告诉记者,按照现行收费标准,医院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个体咨询每50分钟收费120元,相同时间的团体治疗每人仅收费80元。在当地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中,心理咨询师的服务价格已经达到每小时500元了。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培训中心钟杰副教授说,合格的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一般要经过3000个小时以上的专业训练,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维持在每小时300元,才能收回一名心理治疗师的培养成本。事实上,武汉市的定价还算高的,全国多数省份的心理治疗定价仅为每次几十元。

心理的科学治疗篇5

关键词:音乐治疗发展特色问题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亲缘”的关系。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在创建时曾对音乐治疗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治疗的目标就是将音乐运用于恢复和改善人的身心健康。我国学者对音乐治疗提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和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上述定义的理念焦点都集中体现在运用音乐使人类身心的失调损害状态得以恢复,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下面笔者拟从音乐治疗的起源、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我国中医音乐治疗的特色、制约我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因素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音乐治疗溯源

1.我国是音乐治疗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我国早期音乐多用于祭祀、娱神灵、省风、宣气,而“宣气”是指在阴阳阻滞、不能通畅运行的时候,音乐具有宣导、疏通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能找到大量关于音乐治疗的论述及临床实例。我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内经》中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间,可以意识”。指出五音和五脏有特定的联系,各脏有病其发声常出现与之相应的音阶,各音阶又会侧重影响与之相应的脏腑,即宫通脾、商通肺、角通肝、徵通心、羽通肾,并指出五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欧阳修曾记述自己“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既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宫声数引,久则乐乐愉然,不知疾之在体矣。”这是宋代孙道滋以“宫声数引”使欧阳修的“幽忧之疾”得到治疗的典型实例记载。另外,在《乐记》《律历志》《太平经》《养生论》《论衡》等文献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治疗思想。

2.音乐治疗在国外也有悠久的历史。古埃及人通过巫医治病,除了给病人服用一些确有疗效的天然药物之外,还经常采用一定的仪式,对病人手舞足蹈一番,口中念念有词,哼唱着怪异小调,这样的怪异小调不仅起着暗示作用,也使病人内心得到很大的安慰,心情变得舒畅,病情便趋于好转。古希腊人很早就将健康和音乐联系起来,他们所崇拜的太阳神阿波罗就是主宰健康和音乐的神,他们将情绪的净化看作是精神治疗的重要过程,而完成净化过程是通过戏剧表演和音乐演奏来实现的。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爱好音乐的医生把音乐视为一种娱乐和焕发精神的手段,认为音乐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安慰人,使人摆脱烦恼恐惧与胡思乱想。18至19世纪,出现了大量关于音乐的心理效应的研究材料,并有许多医生采用音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二、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音乐治疗思想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讲学活动,首次把音乐治疗介绍到中国。此次讲座开启了我国进入音乐治疗领域的大门。1981年,沈阳军区医院开展了以音乐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音乐电疗,随后又与传统针灸相结合,使我国的音乐治疗从一开始,便具有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198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开展心理音乐疗法,为适应国内患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大量采用了中国乐曲。后来又与长沙医疗器械厂共同研制了心理音乐治疗机,并在全国推广。1985年,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成立,开始出版、发行音乐治疗的音像制品。1986年,北京安定医院和回龙观医院与音乐专业人员合作,先后开展了老年忧郁症的主动治疗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操作性音乐治疗。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专业,1989年正式招收专科生。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参加者有25个省市100多个会员单位。成立同时,举办了首届学术交流会,音乐界著名人士赵沨、张非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991年和1993年又分别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该学会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我国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步伐。1992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北京设备研制中心成立。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0多家医疗单位开展了音乐治疗,初步形成了由音乐家、心理学家、医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音乐治疗队伍,有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音像出版社和设备研制中心。可以说,一个覆盖全国的音乐治疗网络已初步形成。

三、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特色

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在开拓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地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创造了不少新的音乐治疗内容,补充了现代音乐治疗学的学术体系,扩大了音乐治疗研究的视野。

1.在理论上,注重音乐的物理治疗作用,强调音乐声波的生理效应,补充了现代音乐治疗学以心理学为主的理论体系。在中医音乐治疗思想中,注重“身、心双修”。在音乐对生理调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是“同构异质”的,无论世界上的什么实物,都是由各种相同的元素构成的,只是结构不同,所以才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和特征。音乐也是一样具有世间万物所共有的属性,“五音”也有着和“五脏”相应的各种属性,因此,以五音调式编配的各种乐曲,可以通过这种共同的属性而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五脏系统。在音乐对心理调节方面,中国的七情理论认为:情志的失调可以通过“相生、相克”来获得平衡,例如,过度压抑的病态,可以用“怒”来平衡,通常采用激昂、悲愤的旋律,强大而带震撼性的音量,帮助患者宣泄郁闷的心志,然后再用轻松、流畅的音乐放松患者精神。

2.在作品上,中国古典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下的作曲理论,为西方的音乐治疗提供了大量曲目。与西方作曲家强调个性大相径庭,我国自古以来的多数音乐作品都是为环境、为氛围、为景观而创作的,这非常符合音乐治疗对作品的要求。因此,诸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之类的音乐,以及近年来中国的一批医学家、音乐家主动地“为治疗而创作音乐”。诸如《阴阳五行疗效音乐系列》《现代心身疾病疗效音乐》《心理健康保健系列》《美容系列》《睡眠音乐系列》《现代催眠疗法系列》等制品,受到国内外音乐治疗师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3.在方法上,中国音乐治疗结合了诸多中医方法,使音乐治疗的手段更加丰富。我国在音乐治疗的方法上,比较突出的是创造了音乐穴位电疗法、音乐气功疗法等。其中电针疗法是采用亳针刺入穴位,通过音乐电流,同时兼听音乐,其作用机理是音乐、音乐电流、经络穴位等作用机制的综合,其疗效更为显著。

四、制约我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日趋迫切,音乐治疗作为一种“享受型”“自然型”的医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喜爱,这是它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民众基础。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音乐治疗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毕竟还短,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医学研究水平等,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音乐治疗方面还存在着发展中的瓶颈,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1.理论基础薄弱。音乐治疗是由临床实践开始起步的,实践中有了疗效,自然不胫而走,广为效法。但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只有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理论基础薄弱,临床实践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这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几次学术会议科研报告,大部分是以对照比较的方式说明音乐疗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治疗机制,也就是音乐作用于人心身的原理所涉不多。这里一方面是因为进行这样的测试和研究,都离不开新型的、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使得有些研究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是从事该项工作的大部分是医护人员,他们忙于日常的临床治疗工作,又没有受过系统的有关基础学科及技能的训练,所以进行基础研究也比较困难。

2.学科人才紧缺。目前从事我国音乐治疗的队伍分两大阵营:音乐界和医学界。这两大阵营的学术相容性极差,音乐界从事音乐治疗研究的学者不懂医学,医学界从事音乐治疗研究的学者对音乐知之甚少。这种现象严重削弱了我国音乐治疗的学术发展,难以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平。把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在高等院校普及开设这门专业课程势在必行。

3.政策法规的束缚。欧美的音乐治疗学会大多具有资质审查权力,通过学会认可的资格证书后,可以在医疗单位工作,也可以独立开业,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我国医疗职业序列中没有音乐治疗师的职位,更没有音乐治疗师的资格认定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音乐治疗从业人员的就业发展,也限制了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使得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受到一定影响。

在音乐治疗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丰收过、喜悦过,但我们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能打破制约音乐治疗发展的瓶颈。展望未来,这里将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张鸿懿.音乐疗法(一)[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1).51.

[2]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中国电子音乐出版社.2002,第1版.

[3]张鸿懿.中国音乐治疗实践与教育二十年[J].艺术教育,2003.

[4]高天.第一届音乐治疗训练班讲义[R].2000,8-10,1-4.

[5]王志远.高等医学院开展音乐治疗学初探[J].音乐治疗学科信息,2002(6):38.

[6]侯建鹏.音乐有镇静作用——京城流行音乐止痛[N].北京青年报,2003-1-28.

[7]郑璇,徐建红,龚孝淑.音乐疗法的进展和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7)42-43.

[8]普凯元.音乐治疗原理[J].音乐艺术,1996(3):71-73.

心理的科学治疗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神经治疗途径

近年来又涌现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内科新方法,如步行训练、义务运动疗法、减肥、运动学习解决方案等。其目的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而特殊的内科手段则是促进大脑的可塑性。神经内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1-2],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发展,每个地区都有大型内科医院或内科中心。强化神经内科具体措施是采取“集中治疗”与“分散治疗”相结合,“强化治疗”是指将坐在轮椅上的患者送到内科室进行内科治疗。目前,现代神经内科正处于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时代,各国都在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内科设施新模式[3-4]。神经内科根据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神经系统内科的管理体制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康复治疗的途径,现报道如下。

1现状分析

神经患者去内科室一天一次或两次在轮椅接受内科治疗,但接受内科治疗的强度不够,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神经内科病区缺乏必要的内科设备,患者不能利用在病区的空闲时间进行强化内科治疗,需要进一步发展神经内科的适当技术。内科室有国外仿制的基本内科设备,但神经科病房设备单一,种类少,需开发一些便宜、实用的病房专用内科设备。在神经内科中,虽然强调患者对治疗的积极参与,但参与程度往往不够,过分依赖治疗师和内科设备来影响内科效果[5]。

强化神经内科具体措施是采取“集中治疗”与“分散治疗”相结合。内科医师除了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内科治疗外,还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基本的内科知识和技能。根据内科医师安排的内科内容,患者在家属的帮助下,使用综合多功能内科床、升降多功能内科台及其配套设备进行自我内科训练。坚持积极治疗运动是患者的神经内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补偿原则开发一些便宜和实用的内科设备[6]。由健康的下肢带动,进行踏轮式运动;健康的下肢具有“联动滑动”结构,带动瘫痪的下肢做屈曲运动。

2神经康复治疗的途径

2.1心理治疗

通过娱乐和艺术活动,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调整,以维持患者融入社会的能力,中风患者抑郁或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神经肌肉疾病如周围神经肌肉损伤、痉挛性扭转颈、脑性麻痹和卒中偏瘫等可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训练患者控制电性肌肉活动,达到对麻痹肢体的随意控制。

2.2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偏瘫引起的脑损伤、瘫痪引起的脊髓损伤、脑瘫和矫形障碍等患者的内科治疗和训练。运用各种手法治疗技术和训练设备,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重返社会活动能力。物理疗法,又称身体疗法,是一种医学体育活动,通过具体的身体活动方法来治疗疾病和恢复身体机能,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内科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摆脱疾病,不仅从临床恢复健康,而且恢复功能活动,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7]。对象是身体或心身有缺陷的人,包括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残疾人和正在内科的患者。因此,这是一个小运动量的锻炼,一些疾病可以通过特殊的物理治疗方法来治疗,不仅适合患者的情况,而且应该结合患者的体力。

2.3作业治疗

职业治疗是利用选定和设计的职业活动来治疗身体或/和精神疾病,以便在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实现尽可能高的功能和独立性。职业治疗是提高患者的功能,是利用有目的、选择性的工作活动或工作项目作为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提高自我护理、工作、休闲等方面的功能独立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以恢复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主要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动训练,教患者如何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8]。

生活运动训练如清洗、社会交往、使用设备运动、床动、轮椅运动、站立运动等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性别、年龄等不同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按照患者的脑瘫内科训练原则进行[9]。

2.4水疗

水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保健疗法,利用水温、水温等独特的机械力,对各种化学物质和水质进行控制,对人体产生作用,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10]。水疗在脊髓损伤、脑卒中、脑损伤、脑瘫、截肢手术后、骨折及关节成形术、骨性关节炎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疾病的内科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该疗法不仅能缓解疼痛,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运动控制和平衡协调能力,增强肌力,提高机体耐力,在心理上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1]。

3讨论

神经内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12],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发展,每个地区都有大型内科医院或内科中心,发展非常迅速。强化神经内科具体措施是采取“集中治疗”与“分散治疗”相结合。内科医师除了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内科治疗外,还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基本的内科知识和技能。根据内科医师安排的内科内容,患者在家属的帮助下,使用综合多功能内科床、升降多功能内科台及其配套设备进行自我内科训练。内科强度明显不够,治疗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由于神经内科病区缺乏必要的内科设备,患者无法利用空余时间在病区进行强化内科治疗,需要进一步开发合适的神经内科技术。内科室有一些国外仿制的基本内科设备,但神经科病房设备单一,需要开发一些便宜、实用的病房专用内科设备。坚持积极的治疗运动是患者神经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基于补偿原则的廉价实用的内科设备。其目的是摆脱疾病,不仅从临床健康中恢复,而且从功能活动中恢复,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代医学的概念向以“拯救”为主要目标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家庭社会”的新目标转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高,因此,要求生活质量不仅是治愈这种疾病,也有治愈的作用,后代也应该达到最高的水平,不仅要生存,还要活得更好,成为一个社会人。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内科训练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以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在治疗之前,内科,只注重拯救生命,忽视功能恢复,并认为内科是后期工作是不必要的误解,由于患者存在不可逆功能障碍,恢复潜力巨大。以使自我照顾或社会活动仍能达到最佳的功能。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尽可能恢复残疾人的身心、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使残疾人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治疗过程。

坚持积极治疗运动是神经内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补偿原则开发一些便宜和实用的内科设备目前,神经内科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即在国内一些经济发展地区,内科医院或内科中心已经出现,专科内科是综合医院的最佳选择。在培训开始时从简单的衣服,让患者脱下衣服第一次到一边,后受影响的一面;穿衣时,先穿伤侧,再穿健侧;首先给予帮助,以后逐渐减少使用,学会自己独立穿衣。神经内科内科模式主要包括感觉系统训练、药物氧疗、生物反馈疗法和肌肉兴奋疗法、针灸、中医理疗、理疗、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

参考文献

[1]程洪燕.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24,27.

[2]吴霞.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24,29.

[3]李彩.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与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8,27(7):40,42.

[4]谢晶军,李金霞,孙琦.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本体感觉障碍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7(2):274-279.

[5]YZhang,MSu,YCai.Dynamicalterationinthedegreeoflipidperoxidationandactivityofsuperoxidedismutaseinnervecellsduringaging[J].Chinese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on,2005,9(26):179-181.

[6]朱新汉,章芳,戴军龙,等.穴位埋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风后上肢肌痉挛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12):37-40.

[7]陈赛璇,胡江飚,陈海挺,等.三维步态分析仪指导下的内科训练对中枢神经损伤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6):582-583.

[8]张琦,李洪霞,马婷婷.世界物理治疗联盟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物理治疗专业教改初探———以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院为例[J].中国内科理论与实践,2019,25(12):1480-1484.

[9]ZHWu,LiqianCUI,QFXu,etal.Theapplicationoflowfrequency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inrehabilitationofParkinson'sdiseasepatients[J].ChineseJournalofContemporaryNeurology&Neurosurgery,2013,13(7):601-605.

[10]王小菊.早期内科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疗效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6):42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