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饭店,里面布置得好漂亮呀!有气球,有彩灯,还有热情接待的服务员。
进到包厢,里面摆着一张大的圆桌,我想这就是阖家团圆吧,这也正是中秋节要团圆的意思。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食物:豆沙馅儿的月饼,圆圆的,黄黄的,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肥肥的螃蟹正等着我们剥开它红色的外壳,一剥开来满满的都是蟹黄;还有鲜美的鸡汤,里面满满的都是菌菇,这是妹妹最喜欢吃的……大人们在一起聊着小时候发生的趣事,小朋友们围在一起讲好听的故事,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这个中秋节是一个热闹且欢乐的节日,我想明年大家还能团聚在一起过中秋,好期待呀!
晚上,我们乘船飘荡在水乡的水面上赏月。突然,一道皎洁的月光透过云雾,大约十公钟后,光束渐渐变亮,接着,一轮明月就“华丽登场”了。看到这番情景,爸爸吟起了《八月十五玩月》,妈妈不禁拍手叫好,连弟弟也开始手舞足蹈了。
月亮还使我不禁浮想联翩,想起了各种神话:《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水中的“月亮”也毫不比天空中的。月亮逊色。它忽隐忽现。时而化作一道金光,贯穿整条河流;时而又沉入水底,宛如潜水艇;时而又绽放光芒,似乎相与太阳光比个高低……两轮耀璨的月亮,和古镇的来往船只,奏出了一幅《古镇中秋行船图》,大饱了我们全家的眼福,这个中秋真是有意义啊!
来到了姥姥家,我对姥姥说:“祝您中秋快乐。”姥姥开心地笑了笑说:“也祝你中秋快乐!”饭还没做好,我去写作业,妈妈和姥姥在做饭,闻到香喷喷的味道,可把我给馋坏了。终于该吃饭了,有各种各样的菜,有鱼、有肉、有虾、有鸡……我的胃口一下子就开了,我想:今天的'菜这么多,我要全吃完。我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我端起酒杯说:“祝姥姥长生不老,祝妈妈越长越漂亮,祝爸爸工作顺利!”姥姥说:“祝你学习天天向上!”
该回家了,我望着天上的月亮,圆圆的,想起了唐朝诗人李白写的那首诗,我就开始背了下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祝大家中秋快乐!
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爬上树梢。这时,音乐喷泉表演开始了,喷泉随着音乐慢慢舞动,时快时慢、时高时低,展现着它曼妙的舞姿。我忽然发现,此时的月亮就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若隐若现、忽明忽暗,仿佛也在随着音乐舞动着一样。我想,是不是嫦娥姐姐正在月宫中翩翩起舞呢?
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诉我"月是故乡明",让我以后不论在哪都要想着家乡和亲人。突然我想起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一定不会忘记美丽的家乡,舞动的明月。
每年农厉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季。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这天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磊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祭月亮神像放在月亮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这就是我们这里中秋节的传统了,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等你来发现
中秋节是团圆节,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家过这个重要的节日。小舅舅也从上海乘飞机赶回来了,据说,今年中秋节的月亮是这么多来最亮的,我更兴奋了。晚上,爸爸、妈妈自驾车也早早地赶到了江滨公园。此时,大家还未到,我和爸爸在沙滩上放起了风筝,赏明月,十分开心。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到齐了,团聚在餐桌上,由姥姥请大家举杯,祝“双节”快乐。大家边吃边交谈,饭厅靠江,赏着明月,高兴极了。
饭后,大家分别活动,我和爸爸买了一个孔明灯,并写了各自美好的愿望,点火后放飞了。孔明灯在天上飞呀飞,飞得好高。这些孔明灯,一个又一个的上去了,如满天闪烁的星星,环绕着月亮。
时针指向了十点钟,妈妈让我回去,我恋恋不舍,这个月圆之夜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