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篇)

发布人:转载 发布时间:2024-06-06

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3.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教学难点

经历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现在的校服吗?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喜欢,就让学生说出喜欢它的什么;如果学生说不喜欢,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师:看来同学们对校服的颜色还是有要求的。

2.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课件出示以下4种颜色。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会喜欢不同的颜色。

3.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情预设】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先在班上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就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要知道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1)]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及颜色的确定谈起,让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和调查统计的必要性,感受生活与数据收集的密切联系。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不全相同,按每个人喜欢的颜色订做校服可以吗?

【学情预设】学生发言讨论后得出:校服要统一订做相同的颜色。

师:订做哪种颜色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少数服从多数,以大部分同学喜欢的颜色作为校服的颜色比较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选择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合理的方案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一个研讨内容。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方法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在这4种颜色中,你喜欢哪种颜色?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多,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学生会选择多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举手”“数一数”“站到一起”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学生喜欢且易于操作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让学生明白在数据少时,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

2.收集并记录数据。

师: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查的是同学们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

板书: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统计过程中,教师参与第一种颜色的数据统计,后面几种颜色的统计,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并完整表述整个过程。

【学情预设】会有部分学生重复举手,导致后结果混乱。同时也会有学生发现问题,改善情况。

教师及时对相应情况进行提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次理解“每人只举一次手”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师生互动,完善调查计划的过程,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调查的严谨性。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师:我们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知道了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可以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来呈现结果。

教师边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点,边板书颜色、人数,并画出表格。同时课件出示完整的表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了,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

师:全班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4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

师: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多?

【学情预设】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多。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那你们能解决后这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一个班学生喜欢的颜色不宜代表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因为全校学生人数远远多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不一定和一个班学生喜欢的颜色一样。

【设计意图】体现由于非统计系统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本班学生喜欢的颜色”推断“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理解此含义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做一做”。

(1)师: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做?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如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根据收集的数据,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将表格填写完整。

(3)小组讨论并分析表格。

(4)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教科书P4“练习一”第1题。

(1)用举手的方法调查,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2)根据填写完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等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记录,填入表格,形成统计表。通过分析统计表,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选择佳的记录方法,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然后比较各种记录,然后比较各种记录方法,后师生共同认识到用写“正”字法记录数据更方便、简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只有将枯燥的统计知识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经历统计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其中的优越性。但在较多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误差,由于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整体的数据产生偏差,会让学生产生倦怠甚至疑虑,故需要耐心指导。

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知识、讲解新知识、实践操作、总结归纳和作业布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取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操作环节,要对学生的数据进行适当引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