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她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我告诉她可以随意在鱼的轮廓内添画,画自己喜欢的线条都可以。她略有点着急的说:“我不会,我不知道怎么画。”于是我就引导她说出了自己知道的线条并给她介绍了几种线条和点的组合。
随后她慢慢进入状态,在画到鱼尾巴时,她说:“我知道鱼的尾巴有很多长长的纹路。”我竖起大拇指夸她平时观察的很仔细,并对她说到“那你把鱼尾巴的纹路画出来吧。”她说“我不想,我想画波浪线”我告诉她可以呀,然后她自己把鱼尾画完了。没一会,一张漂亮的作品诞生了。
针对孩子出现不会画,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她放松下来,寻找背后的原因,当然,如果没有较好的接纳氛围倒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先顺其自然地吸引孩子放下顾虑,让孩子说老师画,孩子说说同伴画,然后老师或者同伴画的时候示弱告诉她,要她补充一下细节,自然而然地引导即可。
在今天的创意美术课上我们组织幼儿用红豆或者绿豆给乌龟贴上好看的衣服,这既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孩子们正在专注的贴双面胶,粘豆豆。忽然,一阵叹息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是小白不能把双面胶平整的贴在乌龟的背上,所以他的豆豆也粘不上。我刚想要走过去询问并帮助,发现旁边的天天小朋友已经拿过双面胶开始教给他怎么粘,我便坐下来静静的观察。
只见天天对小白说:“贴双面胶时,要先把胶粘在乌龟背上,再把双面胶的另一面撕下来。你这样先把双面胶的背面撕下来,再粘,容易粘住手,就不平整了"。旁边已经做好的二宝小朋友也向他展示了贴豆豆的方法。在两个小伙伴的帮助下,小白的困难解决了,脸上也绽放了笑容。
后我又手把手的教给他如何撕、如何粘,并表扬了两个热心的小朋友。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试想想,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乱扔,到处是脏水、垃圾,家长、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后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呢?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两者相互渗透,即在进行各项环境创设时要处处考虑安排环保教育的内容,而进行环保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发挥其特殊作用。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特别是在环保教育时,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还起不到教育效果。
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
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学习,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增强环保的意识。
孩子的世界充满天真,我觉得只要孩子在努力、在进步、这就是成长好的模样。我们要多关爱、鼓励、肯定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心向阳光,自然生长,期待你们百花盛开的暖暖时刻!
萱萱是属于单纯性的肥胖女孩,这类体质的孩子一般不喜欢参与运动。作为教师的我,力求尽全力缩小班上每个小朋友各个领域的发展差异,所以在户外组织小朋友们跳绳时,在一旁看别人学跳绳的萱萱成为了我的关注对象。
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也说过:“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平时不喜欢运动的萱萱站在一旁看小伙伴儿做运动时,内心肯定有这样的心理矛盾:我不想运动,但每个小朋友都在学本领。
第一天我抓住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从众的心理特点,召集小朋友们跳绳。我带班上的一部分小朋友学跳绳,轮到萱萱跳绳时,绳还未着地她就开始轻轻的点跳了一下,一次尝试后她排在队伍后面始终没有向前移动一步。
第二天的跳绳活动,萱萱仍旧是轻轻点跳了一下......
第三天在我指导其他小朋友绳跳时,萱萱主动邀请我和她一起跳绳。这一次练习她成功地跳了一个,“良言一句三冬暖”,我想这个时候的萱萱需要更多的鼓励,让她充满自信。于是我对她说:“哇!厉害,萱萱你跳得比之前更高了,加油!”她嘴角微微往上扬了一下,并开始反复的练习起来。
午做游戏计划时,萱萱拿着计划本过来跟我说她明天还想继续跳绳,我让她把明天的计划做好。
第四天户外活动时,她主动排到了第一个,积极参与跳绳活动......
虽然对于体型偏肥胖的萱萱来说跳绳是一件很费力的运动,但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她有了从尝试跳绳,到能跳一个,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再到做跳绳计划、按计划跳绳这一过程,也能从中看到萱萱有学好跳绳技能的决心,坚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学习态度值得赞扬和肯定。
运动在一定阶段需连续进行,否则运动的状态将回到基本位置。小小一根绳子,能够让我们看到其中隐含的多重教育价值,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作为老师的我还需要多观察、多发现,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把体育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也使孩子真正地徜徉在运动的海洋里自由、快乐、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