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梳理(整理4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6-12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以为轮。(?:同“?”,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生: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自余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

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着;

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文言虚词

1.而

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2.以

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4.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5.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6.因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7.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