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本人于8月中旬就职xx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任职线束技术员一职。主要工作职责是生产技术、产品技术,设备调试及工装、线束原料的小量采购、线束产品的质量控制。进公司半年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的协作下,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生产技术、产品技术
1、产品技术指导培训:线束产品种类繁多,有些复杂产品工序较多,需要按步就班完成,否则容易做错,我和我的同事共同完成一些产品的工艺工序并已书面的形式保留下来,便于以后多次使用时重复做这样的工作。
2、操作工培训:一线员工对于线束制作还很陌生,我和我的同事们多次给他们讲解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顺利完成了工作并且无事故发生。一线员工基本掌握上述技术,为产品生产,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设备调试及工装
购置的新设备,如何发挥大的效用是广大厂家遇到的头痛的问题,但在本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在我多次培训下,我们胜利的完成了各种设备的使用,如下例:
1、端子机:各个厂家的端子机都有差别,要想快速调好一台机器还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我在这个行业从业3年余,擅长这方面的工作,这些问题基本上难不倒我。
2、裁线机:裁线机的试用中如果不熟悉会浪费很多线材,我避免了此类事件的为公司节约了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材料。全自动压端机也是这样。
3、模具:根据线束需要的模具类型及品种等,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开模,为确保供应商的模具质量,我们需要进行试模。若过程中发现模具不符合或有待改进,则联络供应商进行模具的调整,以确保模具符合我们的产品需求。
4、工装方面:以往测试导通都是用万用表来导通的,不仅速度慢、效益低,现在做了工装用导通仪来测试,效果明显提高,也节省了大量不必要时间,等等还有许多这样的设备的调试工作。
三、供应商管理
乐当电子、佑拓电子、鑫钛电线:主要负责下订单,沟通协调一些交期、催货。作出一些产品技术要求及生产技术的指导。
四、质量控制
1、确认产品的质量要求,对生产或外协的产品确定质量接受标准。
2、为了满足顾客要求,需要对每个过程步骤跟进并指导,以确保终产品质量。
举例说明以下:
问题1:产品标示不明确。
原因:在包装的时候没有做出明确标示或标示错误。
问题2:用的PS/2插件于图纸不符合。
原因:由于客户的做样品的时候与图纸不符合,客户也没有反应什么问题所以一直这样做的。
完成情况:经过以上客户提出问题已解决,在也没有出现过客户提出这些质量问题。
五、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和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好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2、工作态度,思想工作。
我热衷于本职工作,严以禁己在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我,认真完成任务。不断加强学习,牢固自己的工作技术。有时候做事不够严谨,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导致不必要的后果。今后要严谨,认真考虑问题。
大家好!
根据组织上的安排,20xx年初我被调到空分车间工作,任职专责工程师,分管技术及培训工作,由于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难免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在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与车间全体员工一起,在前任的工作基础上较好的完成了今年自身分管的工作,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述职:
生产技术方面:
第在生产受控方面,首先车间加大了宣传力度,设立了宣传栏,定期更新受控知识,使员工对生产受控有了更深的认识;其次,20xx年车间操作规程修订工作按照公司要求顺利完成,车间在年初制定了修订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要求,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分工并对阶段任务进行跟踪考核,终高质量完成此项长线工作;再有就是车间对现有操作卡进行了完善和增补,新增操作卡10项,彻底杜绝了无卡操作的情况,操作卡的`格式按生产部的要求也进行了改进,使之更贴近生产实际,较以前操作更加方便高效。在平时管理中,严格落实四有一卡的要求,做到了生产操作有指令、有规程、有确认、有监控、卡片化。正常操作以规程为依据,按工艺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控制。特殊操作实行了确认票制,按确认单进行操作确认签字。突发问题以应急预案为控制手段,突发性事故发生时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实施操作,以减少事故和防止事故扩大。
第mes系统顺利上线运行。我们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确定由工艺员对此项工作具体负责,纳入其每天的检查内容,并在试运行前再次对岗位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培训,大限度的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同时根据试运行情况,随时收集发现的问题,并积极地与项目组成员沟通解决,从而顺利完成了试运行任务,于20xx年5月底顺利上线运行。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它为管理层及时的了解装置运行情况并合理的调整生产方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培训方面:
第按照人事部要求顺利开展了培训进班组活动。按照人事部统一部署,车间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动员全体岗位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成立了专职教师队伍,确定了岗位师徒结对关系,利用交接班和安全活动时间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将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及学用规程杜绝违章等活动纳入培训内容,丰富了培训进班组活动的内涵。车间不定期对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考核,对好的班组及岗位员工进行了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其积极性。同时车间内部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确定车间级师徒结对关系,目前已有5对师徒完成学习,经考核达到新岗位的上岗要求,还有3对正在学习期间,这样就很好的提高了车间的二岗率、三岗率水平,也为将来实施五班三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每日一题、每周一卡、每月一课及每季一考等形式的培训进班组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培训,使他们能更好从事现有工作。
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车间根据上届比武和目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本届技能比武的活动方案,明确了目标和相关措施,详细制定了员工脱产和在岗培训方案,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仿真测试,对重点人员进行了跟踪强化学习。不过本次比武成绩较上届有所下滑,有待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但是我们为此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我们无怨无悔,同时我们终也达到了岗位练兵的目的。
我于20xx年十月到线路车间任工程师,在任现职前,担任检控车间工程师职务,按段里的要求,现对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具体述职如下:
一、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
(一)、认真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
政治、业务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我能按时参加车间的集中政治学习,并能按规定进行自学篇目的学习,按照要求进行谈心活动,做到每抓必谈,每罚必谈,在业务学习方面,能认真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长学习,认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不但做到能发现病害,着重学习了分析病害、解决病害的能力。
(二)、以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线,抓好车间的安全教育工作。
年初以来,铁路引入安全风险管理这一科学管理方法,我在段的指导帮助下,针对车间管内三个大站场,恒山线无缝线路、隧道,菱形道岔、复式交分道岔多的设备实际情况,从人员、设备、管理、环境、作业五个方面制定了车间级的安全风险控制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共查找出A-级风险点8个,B级风险点10个,C级风险点8个,D级风险点4个,并制定了七个工区的安全风险控制表,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车间扎实开展了教育培训工作,首先使干部、工班长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各工区在每天的`早班会中结合当天的作业位置、项目来查找安全风险点,并制定自控、互控、他控控制措施,通过早班会来进行风险提示,并在工作日志中记载,在鸡西车间各工区已形成了习惯,较好地控制了人身安全、行车安全。
(三)、努力做好线路质量的稳步提升,抓好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工作。
线路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虽然鸡西线路车间正线不多,但超大修道岔多,如:鸡西站43—9单开3组(25、27、29),50—9单开4组(13、19、32、38),都是木枕道岔,道岔设备复杂,站专线基础薄弱,根据这种情况,我能与副主任、工长一道,做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较大的病害,及时纳入月度施工方案解决。在施工前能提示工长做好工作量的调查,材料、机具的准备,安全风险点的查找、控制,施工中能按照查找出的设备病害、风险点进行有条不紊地实施,并随时检查质量和控制安全,开通前能认真检查设备质量是否达到开通状态,并检查材料、机具有无侵限,施工后能做到病害整治,安全无事。
(四)、按照安标线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鸡西线路车间是段所在地,各项管理工作更应做好,我本着管理工作要务实的原则,要与现场一至的原则,扎实地做好安全、教育管理、技术管理、防洪、防胀、防三折工作,能做到早来晚走,结合现场实际来做管理,制定了车间安标线建设三年推进计划,对今年年底达标的三个工区进行了重点推进,做到了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一是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二是深入工区、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业务知识学习还应坚持持久,使自己跟上业务快速发展的步伐。
2、车间新来的职工,每次来报到时能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缺乏针对性,千律,不能做到针对不同的作业环境,从职工的上下班途径,作业中安全风险点入手,进行详细细致的教育,车间培训后到工区师带徒情况,也未能做到经常去观察、指导。
3、安全管理中,没有抓到实处,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抓得不牢,出现了“6.3”职工脚部被砼枕压伤事故,给段安全形势带来负面影响,给车间、工区、家庭、个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今后改进措施
1、牢记自己的职责和肩负的使命,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项梳理,不断加以改进。
2、加强工作作风改进,努力抓好安全生产,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把安全风险管理继续加强,想问题谋事务要细致,加强现场作业检查控制,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