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美
二、探究学习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出示《写生珍禽图》,介绍写实手法。出示《凤凰图》,问学生画的是什么鸟?世界上有这种鸟吗?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7、“凤凰”是人们想象出的形象,非常美丽。你能想象并表现出一只美丽的鸟吗?说说你心中美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三、提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及课后延伸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美丽的鸟?谁的样子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习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富有创意的小鸟窝。
2、在学着用彩泥做几只小鸟与鸟窝搭配。
3、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用彩泥、树枝、卡纸、甘草等物品做材料,通过揉、搓、捏、拼、折、剪、贴等方法制作成小鸟和鸟窝。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独特而美观的鸟窝和小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提前制作好几种小鸟和鸟窝。
学生:彩泥、树枝、树叶、卡纸、羽毛、干草、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各种小鸟和鸟窝。
教师播放小鸟叫声的音乐,戴上小鸟头饰扮演小鸟,带领同学们去观看自己和同伴的家。
2、导入课题《小鸟的家》。
二、赏析评述,讲授新知
1、看书欣赏各种小鸟和鸟窝的图片
看一看,说一说鸟窝有什么特点。(形状,材质,结构等)小结:
(1)鸟窝基本上呈一个杯状构造,将鸟窝拢为一个整体。
(2)小鸟一般将窝搭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底下等等。
(3)小燕子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采用树枝、甘草、羽毛等材料造窝。
2、展示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图片
以鸟巢的外形而设计的,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3、出示漫画,渗透环保教育
讨论:“小鸟为什么会失去了家?”
思考:“你能为小鸟做点什么?”
(重建美丽的家园。)
4、提问:你会给小鸟设计个什么样的家呢?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设,采用彩泥或者卡纸制作小鸟,树枝或者树叶等等材料制作鸟窝。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小鸟和鸟窝的外形,设计基本图形,突出概括、简洁特点。
5、视频示范,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制作鸟窝的过程。
6、学生、教师范作欣赏
鸟窝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
三、实践操作
作业:运用彩泥、卡纸、碎纸条或草等手头拥有的材料,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鸟窝和小鸟的制作。
要求:巧用材料,大胆创作,制作精美独特;注意工具使用正确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作业展评
分小组展示作品。对作品的选材、制作方法、创意以及学习态度进行介绍。
五、拓展小结
1、将所做的鸟窝投放大自然。
2、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练习)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
五官的粘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不同形象的面积眼范作若干。
学生:对开的报纸或其他纸一张(开张不可太小,否则作出的面具无法戴),16开纸一张(白芷或彩色纸均可,作五官装饰用),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课题——《面具》,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教师根据准备好的面具编一个小故事;或准备好一段音乐,挑选几个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沿活报剧或舞蹈,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简单些,可让学生戴好面具依次走进教师,以其新奇、好玩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制作渴望。
(二)介绍制作步骤
1、制作面具底坯。
用途对开大小的报纸或挂历纸,按下图所示步骤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么样的面具。
3、通过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备用。
4、粘贴。粘贴时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别是眼睛。可线戴在头上做个眼睛部位的记号,然后再剪个圆洞洞,这样就不会妨碍视线;二是先后顺序,应先主后次。如人物面具,应先贴眼、眉、嘴,再贴胡子、装饰、花纹等。
(三)教师示范做一个面具,同时学生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做。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求胜意识,制作出自己喜欢又与众不同的面具来。
(四)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教师或学生进行讲评。
1、让一半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另一半人观摩评判,然后呼唤位置评判。
2、请制作有特色的小朋友到上面来,给大家讲讲他制作的面具叫什么?怎么绘想到制作这种面具的。
3、请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来,戴上面具,即兴表演一番或说上几句话。
(五)下课,清洁教室。
(六)课后小结。
总结:用废旧购物纸袋做面具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贴、切、镂空、拼接。由于材料本身颜色多样,制作出的效果也是较为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