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例(3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20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目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高度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较多的城市大规模地进行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但是,苗木病虫害问题就会随之出现,这给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园林绿化作为提高城市绿化环境质量的有效保障,做好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广大人们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一、城市绿化用苗木状况以及病虫害成因

1.城市小气候

不同的苗木会呈现出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同需求特征,但是在城市环境之中,很多生态环境特征被城市密集生态所抹杀。比较显著的是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以及相对密集的人口,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则是城市中所特有的工业因素影响。气候温湿度的不稳定,能够直接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并且密集的人口和随之而来的车辆数量增加、城市光照异于常规自然环境等问题,都会借由总体环境质量因素影响到绿化苗木的健康状态,使得苗木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最终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2.植被多样性

在城市的绿化体系之中,植被多样性是客观需求之一。一方面不同的城市视角要求不同的景观呈现,另一个方面,不同的城市区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环境特征,因此在功能角度上看也会要求不同的苗木种植。这种植被的多样性,在对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特征,如果植被搭配合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病虫害实现抑制作用,但是同时也必须明确,不同种类的苗木之间,也极有可能发生病虫害的串联问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某些病虫害反而会因为苗木种类的多样性问题而产生大规模的爆发势头,进一步为城市绿化苗木健康维护和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3.管理不善

城市环境中对于绿化苗木的管理日趋复杂,在苗圃中的防治办法,只适用于相对贴近自然的状态,而城市环境过于复杂,因此管理工作是维护苗木健康的重点之一。对于这一方面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指南有待完善,这种不完善并非是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而是过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导致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管理工作特征要点,而相关的指导文件则是应当紧紧追随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这就决定了此类文件需要时常更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更新的频率远远跟不上需求。另一个方面则是人员素质的问题,由于环境的多变,导致相关知识也需要保持不断更新。

二、防治措施

1.树种的选择

(1)选择病虫害发生轻的树种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首先就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因此,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不仅要选择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作用的树种,还要尽量选择那些病虫害发生少、发生轻的优良树种,如银杏等。

(2)不选择其他病害中间寄主的树种

在园林绿化的树种的选择中,还要尽量不选择是其他病害中间寄主的树种,如:桧柏就是苹果锈病的中间寄主,因此在城市附近有果园的地区,切忌采用桧柏作为园林绿化的树种种植,以免给附近果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对害虫的自控作用

在自然界,尤其是在辽宁省东部山区,植被覆盖率很高、植多样性条件优越,天敌资源丰富,如异色瓢虫对枫杨和垂榆等树木的蚜虫,有极其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因此首先要求我们的园林工人,在防治园林害虫时,不能按常规防治历对园林绿化树木进行盲目的定期防治,必须经常调查树木上害虫和天敌的活动情况,如果树木上有大量的异色瓢虫等天敌活动,必须对天敌加以保护,尽量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2)人工释放天敌

我国有较高的人工繁殖天敌、释放天敌防治农林害虫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深厚的人工繁殖天敌、释放天敌的科技贮备。

实践证明,人工释放天敌是防治森林害虫的最安全、最有效的防治办法,如利用释放周氏y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各种松毛虫,都会即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又不会给城市和人居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防治措施。

3.灯光诱杀

利用多数园林害虫成虫都有趋光性的特点,可以采用灯光诱杀园林害虫,当前可以诱杀害虫的杀虫灯种类很多,通过我们调查了解深圳市富巍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不仅可以诱杀多种园林害虫,更因其是利用太阳能,不需电源,电压只有十几伏,对人畜安全,更适合诱杀园林害虫的防治工作。

4.人工防治

利用园林害虫的某些特点和园林树木集约化管理的条件,人工防治仍然是防治某些园林害虫的有效措施。如利用美国白蛾低龄幼虫有吐丝做网幕,并在网幕内集中取食危害;第一代和越冬的老熟幼虫在树干粗皮裂缝及树干周围石块、杂草土缝中潜伏、越冬的特点,可组织人力,在美国白蛾幼虫尚未从网幕中分散前剪掉网幕,集中烧毁,或查找在树皮裂缝、树干附近石块、杂草土缝附近潜伏的美国白蛾的虫茧,集中消灭,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利用天幕毛虫成虫在树枝上产卵块如“顶针”的特点,可组织人力结合园林的修剪工作,剪掉枝条上的天幕毛虫的“顶针”卵块,集中消毁,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5.化学防治

(1)使用农药的选择

园林害虫确需化学药剂防治时,必须选择低毒、低污染与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或仿生物农药如Βt乳剂、灭幼脲类杀虫剂,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气味难闻的杀虫剂。

(2)改变施药方法

为了保护城市人居环境的安全,不受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园林害虫的污染,尽量改善施药方法,如采用毒绳法防治下树的松毛虫幼虫,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省工、省力、省钱、不杀伤害虫的天敌,更重要是不污染环境,对城市的人居环境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园林绿化中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学习,以此实现苗木健康成长的目标。■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1桓仁县病虫安全控害工作发展现状

辽宁省植物保护站为开创辽宁省农业病虫草鼠害无公害治理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农药安全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结合辽宁省实际制定了《辽宁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根据省站的文件精神要求,桓仁县制定了实施方案,做了大量的工作。至2011年春季,桓仁县已设立了1个板栗安全控害示范区、1个中药材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3个水稻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5个蔬菜病虫害安全控害示范区、1个果树安全控害示范区。

2主要措施

2.1选择相应的防治技术

在市植保站的指导下,采用杀虫灯、赤眼蜂、昆虫性诱剂、捕虫板、井岗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苦参碱、阿维唑磷等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作为安全控害的主要技术措施。其中,在水稻示范区,主要采用了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物理防虫方法,配合使用生物农药杀虫杀菌剂阿维唑磷、井岗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苦参碱等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在蔬菜、药材、果树示范区,主要采用捕虫板、昆虫性诱剂、苦参碱、杀虫灯等防治方法[2]。

2.2强化技术培训,普及安全控害知识

为发展桓仁县绿色食品产业,在抓好示范区工作的同时,把绿色食品知识和安全控害技术规程作为科技培训的重点来抓。几年以来,已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48期,印发科技资料逾12万份,通过桓仁报发表有关材料18期,利用乡镇赶大集发放有关书籍5万份。在此期间,多次下乡到有关乡镇进行虫害调查,根据不同农事季节组织专业人员讲课,并开展电视科普讲座、开现场会等,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农户宣传,为安全控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2.3建立安全控害示范区,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

2.3.1果树安全控害示范区。2008年在北甸子乡建立了果树安全控害示范区,示范区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在注重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的基础上广泛推广以杀虫灯为主的物理防治方法,示范乡总计安全控害面积达688hm2,其中冰葡萄安全控害面积367hm2;南果梨安全控害面积196hm2;尖把梨安全控害面积125hm2。共设置性诱剂捕杀器70台,架设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128台,投入生物农药苦参碱1600kg。据县植物保护站调查,北甸子乡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虫有20多种。经过几年的应用,以杀虫灯为主的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的效果非常好。虫害高峰期杀虫灯每晚平均诱杀虫量为600只/台,每年可减少喷药4~6次,减少了农药污染,降低了农药残留。

2.3.2水稻安全控害示范区。井岗蜡芽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生物农药,无污染,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首选生物制剂[3],2010年已推广面积达到2000hm2。2010年在雅河乡、普乐堡镇、八里甸镇设立了水稻绿色控害示范区,并且共投放生物农药井岗蜡芽菌60件、枯草芽孢杆菌240件,主要用于稻瘟病的防治。

2.3.3建立蔬菜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建立5个蔬菜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桓仁镇西关村和雅河乡南老台村沙尖子镇江岗子村、仙人洞村、木盂子镇、八里甸镇八里甸村建立了5个蔬菜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主要是使用捕虫板和杀虫灯诱杀白粉虱和美洲斑潜叶蝇。示范区总面积2.7hm2,总计42个温室,投放捕虫板共1400张,投入生物农药100kg。经测试,捕虫板的防治效果为80%,可节省化学农药7.5kg/hm2,既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又提高了防治效果。

2.3.4建立药材安全控害示范区。大镜沟村有五味子200hm2,近年来受春季苗期害虫(主要是金龟子类的成虫和幼虫)的危害较重,其中黑绒金龟的危害最为严重。2010年在大镜沟村设立了安全控害示范区100hm2,设置杀虫灯20台,解决了春季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

2.3.5建立板栗安全控害示范区。向阳乡有板栗1334hm2,是桓仁县向阳乡的主要农业产业,多年来一直受栗实蛾的危害,由于都是种植在高山地带,施药十分困难。2006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推广板栗安全控害示范区67hm2,效果良好。从调查统计结果中可知,赤眼蜂防治栗实蛾效果明显,防效达64.26%,可降低虫食率23.24%。

3发展对策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内涵,树立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安全控害示范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工作思路[4]。

3.1改变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到安全控害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十二五时期桓仁县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城”、“世界冰酒之都”、“中国生态经济强县”为核心,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安全控害工作是完成发展目标的一项关键措施。为此,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支持,积极宣传贯彻“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理念的内涵和实质,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3.2做好安全控害示范区建设工作

做好安全控害整乡推进示范区的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项目拉动、农村合作社扶持等措施,扩大示范规模,对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安全控害示范区,力争5年之内,基本达到全县整体推进水平[5]。

3.3集成关键技术

以酿酒葡萄、蔬菜、中药材、水稻安全控害为主线,加强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不断充实各项防控技术,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安全控害技术模式,使安全控害技术向标准化、区域化发展,切实提高安全控害技术的普及率。

4结语

农作物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建设,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顺应了当前市场的要求,它具有安全、无污染、防治效果好等优点,适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面积推广使用。病虫害安全控害的措施必将成为今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措施之一。安全控害示范区建设作为植保新技术配套组装,集中展示植保新技术,可全面推进安全控害技术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桓仁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对桓仁县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5参考文献

[1]朱玉红,万林.农作物安全控害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29.

[2]王永志,葛月红.阜新地区农业病虫害安全控害模式探讨[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4):116.

[3]崔敬堂,孙立民,檀莹.浅谈水稻病虫安全控害新体系建设与推广[J].北方水稻,2011,41(3):79-80.

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园林城市群病虫害测报系统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构建园林城市群病虫害测报系统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日益恶化的居住大环境,呼换人人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绿色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一区一园一村”的战略(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东部公园、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现实需要。

经过10年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衢州市、江山市已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也已荣获省级园林城市荣誉称号,衢州地区已成为全省第一个园林城市群。创建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接下来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责任依旧重大,特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这一块。

2008年,衢州市区重阳木食叶害虫锦斑蛾大暴发,锦斑蛾幼虫食叶危害,老熟幼虫吐丝下垂、着地,市区新马路被记者戏称为“水帘洞”。2010年春夏之交,衢州市区发生蚜虫风暴事件,对市民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前些年,南京市、丽水市发生红棕象甲危害加拿利海枣,几乎引起当地加拿利海枣全军覆没;2013年,衢州市区桃树流胶病、法国梧桐、香抛等蛀杆害虫危害大暴发。近几年来的灾害性天气呈现多发、高发态势,引起园林植物病虫害多发、高发、危害性加重。当今时代,绿地养护需要大植保。

衢州市各区块、各县市区由于地域相邻,相距半径基本在100公里之内。由于昆虫的迁飞习性、病害的随空气气流、雨水等转播的特点,为了提高整体防治效果,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必要进行区域联防、区块联防,以实现共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二、目前我市园林城市群病虫害防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治现状

经调查,目前我市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的绿化养护责任单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往往只是根据当地已经发生的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情况进行被动防治,甚至害虫危害已经很严重了,才开始防治,导致在同一地区防治工作没有统一性、协作性,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比如2008年,新马路重阳木食叶害虫锦斑蛾造成的严重危害,衢二中、市实验学校的校园内重阳木锦斑蛾造成的严重危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预测预报机构不健全,没有网络化。

有条件的园林单位,如衢州市园林管理处,每年都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但预测报结果基本上仅限于单位内部使用,测报延续性不够,没有系统化;园林绿化养护对外公开招投标的单位,比如柯城区建设局园林所、衢江区园林处、龙游县市政园林管理处、江山市园林管理处、常山县市政园林处,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已属于养护中标单位日常养护工作内容之一,进行预测预报的积极性不够高。养护责任单位因缺乏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也仅仅是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以前的防治经验对当年病虫害进行危害后的被动防治,有时难免错过最佳防治时间,比如衢江岸边防洪堤上香樟树食叶害虫樟巢螟的防治,常常防治效果不理想,树枝上挂满虫茧,对景观影响非常大。一些居住小区绿化病虫害防治更是盲目化或根本不进行防治,比如南市区的五一小区雀舌黄杨上的食叶害虫黄杨绢野螟,危害非常严重。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病虫害的寄生地或传染源而危及周边园林植物。

2、测报站点少,覆盖面小。

测报单位仅选个别地点做调查分析,往往造成测报片面性,同时,由于测报站点少,且与市区的水利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没有实现网络化,联系较少,对那些具有较强飞行能力或有迁移习性的昆虫活动监测存在漏洞,这些昆虫来势凶猛,危害较重,防治难度较大,如2007年,衢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年,武汉长江大学李传仁教授在武汉市区发现法国梧桐上危害的刺吸性食叶害虫—方翅网蝽,经过评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有中度危险的园林植物害虫。我市园林处植保人员在市行道树法国梧桐上也监测到有此害虫危害,幸亏及时防治,没有造成大的危害;2010年衢州市区的蚜虫风暴事件,很多市民仍然记忆犹新,事件的起因一是当年春季降雨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天气适宜,导致柑桔蚜虫大量繁殖,二是市区周边乡镇种柑桔树的农民,因柑桔价格低廉,对柑桔树上的蚜虫没有进行有效防治,导致迁飞蚜大量迁飞繁殖,飞往市区危害,影响市民的日常出行。

3、测报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单位有关植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也或多或少地做一些预测预报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技术人员有时也难以准确把握各种病虫害在当地发生的具体时间、危害程度、危害范围等。一般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病虫害防治人员更不具备预测预报能力。

4、养护责任单位病虫害防治往往不够到位。

象市区的长竿街、东河沿、中河沿、西河沿、道贯巷等处的行道树无患子近年来因蚜虫危害严重,因养护责任单位防治不够到位,每年一到秋天常出现提前落叶,大量蚜虫分泌物漂落到地上,引起无患子植物叶片、人行道铺装地上一片污黑现象,严重影响园林植物景观、城市卫生。

三、构建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病虫测报系统的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工作,预测预报及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专业性。目前国内各地区仅有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福州市等极少数大城市建立起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及气象条件等来预报一定时期内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数量、强度等信息,以便及时组织人员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找出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间,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是可以使打药及其他的防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园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农药在城市的使用量,节省农药及工时,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成本。

二是可以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可以结合气象条件和养护措施较好地指导园林绿化养护实际工作,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走上以预防为主,走上注重生态,走上以人为本之路。

如果能在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中建立一套专业化、网络化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使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信息能够网络化,并将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以植保简报形式第一时间发给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各相关绿化养护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段内,针对同一类园林植物病虫害,用同一类农药组织预防、防治,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区域联防、区块联防的机构框架,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防治效果。

四、下步工作举措及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出发,下步建议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各项工作落实:

1、衢州市园林管理处作为全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防治方面有专业优势、技术人员优势、多年的防治经验积累,因此有责任、有义务牵头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撑。

2、在市本级的中心区、柯城区、衢江区、西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江山市、常山县、龙游县、开化县各设置若干个测报点,形成一个测报中心(衢州市园林管理处),8个病虫信息收集点(各县市区、各区块)的测报平台。每个测报点各配备1名植保员做好日常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的日常监测,测报分中心将植保员的日常监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定期上报测报中心,测报中心进行数据汇总、研判,定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指导、提醒各园林绿化养护责任单位做好当前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防治工作。

3、在每年春季、夏季园林植物病虫害高发期,市园林处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上门服务,进行点对点式的技术指导,以便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防治工作。

4、每年年末,利用养护工作相对空闲时间,测报中心积极与上海市、杭州市园林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向其学习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组织各测报分中心的植保员进行当年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的分析、归纳、总结,为下一年度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打下基础。

5、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日常监测、加强预防、加强防治,把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