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乌塔》有感,课文乌塔告诉我们的道理(整理10篇 )

发布人:其他 发布时间:2024-02-28

《乌塔》有感篇1

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感受非常深刻,一位14岁的孩子竟去过了欧洲的法国、瑞士、奥地在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等好多地方。我很敬佩她,她独自游了那么多的地方,都是一个人走,她是一位14岁的孩子就能走那么远的路,这是要多少勇气啊!换成我肯定不敢而且家长也不会支持我一人走的。

如果换成我们这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由父母代劳,什么风雨也没经过,天天赖在妈妈怀抱里,既固执又任性的小公主、小皇帝,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呢?

记得赵老师和我们讲过一个关于中国孩子外出郊游的故事: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没剥壳的鸡蛋,他不知道鸡蛋怎么吃,于是拿着这个没有剥掉的蛋壳的`鸡蛋跑到妈妈那大叫:‘妈妈鸡蛋怎么吃?’于是他妈妈帮他把蛋壳剥掉了。”

还记得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们进行比较,日本孩子自己会煮饭,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而且忍着痛,不哭也不瞎叫。而中国孩子破了一点皮,马上大哭大叫,家人也很惊慌,起紧把他抱起来,哄他的话一大堆……如果我们中国孩子都这样,那这个国家会怎么样呢?

现在家长太宠我们了,用一句话来代替“捧在手起怕碎了,含在嘴起怕化了。”大多数都顺从我们。如果去旅游,都是家长事先安排,寻找路线,则我们在旁边玩耍,我们只是“跟屁虫”。很少有小孩子自己找路线,大人们跟从小孩走当小孩子的“跟屁虫”。更别说让放心让我们自己一人去那么多的地方旅游了。

父母的过分宠爱,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记得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到彩红?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生活,平时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活。多出去跟社会接触,多了解生活上的一些常识,了解各地的生活方式,煅炼自己的胆量、勇气。

《乌塔》有感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乌塔》,学习后令我感慨不已,想了很多很多。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儿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乌塔自己留意旅游信息,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出门旅行,自己准备行走路线。每到一地方,她都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一个电话,每到一地,还先查一下警察局的电话。她的这种做法,深深吸引了我。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联想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濮阳,作为四年级小学生的我,现在每一个周末去行政南小区学习二胡,去垂柳街学习书法,都需要爸爸去接送。二百米的距离,爸爸妈妈都担心我出现意外,不放心我独自一个人出去,这样的家庭,让我怎么样能够独立呢?

亲爱的爸爸妈妈,从幼儿园到小学,你们都不舍得对我放手,我明白,这就是你们对我的爱。你们的爱十分的浓烈,深深的,浓浓的,让我十分感动。以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我还依然过得很累,很不快乐。你们明明是为我好,为我着想,为我辛苦的努力。但是,我只是真实感觉到,我每天努力的学习,做作业,练习二胡,练习书法,打乒乓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点也不快乐。

今天,我了解到了乌塔的生活,我突然间明白了,我不快乐的原因。我明白了,我现在的生活,不是我心里最想要的生活。你们说我叛逆,说我不知道感恩,说我不知足。但是,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被你们逼着练习书法,练习二胡,效果好吗?但是,为什么我的乒乓球打得好呢?因为我特别特别喜欢乒乓球。所以,我自己去练习,主动的.去练习。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做梦梦到的都是在练习乒乓球。我想说,因为爱好,我才喜欢,我才执着,我才能够从乒乓球台前感受到快乐。

我知道,爸爸妈妈是对我好的,是爱我的。你们对我的爱不一定是溺爱,但是你们同样也是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我还是想对你们说,学习了《乌塔》一文,认识了德国的乌塔,我明白了,这样的日子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乌塔》有感篇3

一个小女孩无人陪伴自己游览了八个国家。这要在我们中国,那可不是平常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像乌塔一样学会独立。

在中国,家长们把自己的儿女们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不愿意放出去与社会竞争,其后果可想而知。小女孩已经游历了八个国家,我还没有自己去过一次南皮,其实南皮并不远,坐车只要几十分钟就到了,可每次妈妈都说担心,不让去。还有每次小伙伴来找我出去玩,妈妈总是不放心,问我去哪玩,我只有告诉妈妈我去哪玩,我才可以走。

为什么中国的家长这么严?不能给我们多留一些空间呢?如果这一点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以后我们怎样去了解大自然呢?我也想像乌塔一样,自由自在,可以到处游玩。我知道父母不让我们自己到处游玩,那是因为中国的父母和别的国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我也知道这是为我们好,但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的空间和自由。

我们也要像乌塔一样去亲近大自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强健身体,我们的学习也会有所提高。

我们要学会坚强、独立、自信、这样父母才能放心,这样父母才会让我们自己慢慢游历,这样我们才会有所创新,有所收获,让我们去亲近大自然,同时也锻炼我们不依靠父母的好习惯。

乌塔是一个很勇敢,也很独立的小女孩。我们应该也要像乌塔那样勇敢、独立,但是我们也不要让家长们担心、着急。

在这里我要告诉所有的家长:不要把孩子管的太严,要让他们多去亲近大自然,放开自己的双手吧,让他们自己去锻炼,锻炼他们的意志。

《乌塔》有感篇4

这节语文课上,老师要教课文《乌塔》,老师读了一次课文,我们的心就已经回味着文章里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

文章中,作者遇见了一位14岁的女孩,她叫乌塔,作者跟她谈了几句话后感到非常惊讶,一位14随的女孩居然独自一人游遍欧洲,用了三年时间赚钱去欧洲,不像我们中国人,父亲都很爱护自己的'孩子,然后说几句安慰的话才离开,没像外国父亲一样,孩子跌到了,父母就说几句鼓励的话,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中国的父母,总会时时刻刻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老把孩子关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不让他出去,孩子就像小皇帝丶小公主,要什么,就有什么,其实我们中国也与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的孩子,这种爱是溺爱,只会不断退步,不会进步,就像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每次放学时,家长都会在校门口等着,没过几年,校门口就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拥挤在那里,还得用警察来管,没像以前,校门口一个家长也没有,都是孩子机子回家,更不用警察来管。希望现在跟以前一样,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系会自立意识,生存能力意识,这样才能增强独立能力,不会败给外国孩子。其实外国父母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中国父母也是,但外国父母教孩子的才是正正的爱孩子,这周爱不是溺爱,是真正的爱,一个总让孩子关在房间里,不让他们出去看看外面的景色有多美,多奇特的父母,而让孩子一个人独立去面对才会变得勤奋,不面对,反而懒惰,长大没有工作,只能在外面当乞丐讨饭吃,这样动不动就可以赚钱,这才叫懒。让孩子一个人去面对生孩中的挫折,才能一次一次进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失败,才能成功。

《乌塔》有感篇5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乌塔11岁就为她的旅行做准备。她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能早点挣够旅费,她每天周末去帮餐厅、市场发传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她从不依赖父母,自己通过劳动挣取旅费。乌塔14岁就独自一人去游欧洲,她在这之前,已经游遍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向警察求助。并把自己照顾的十分好,不让家里人担心。她有主见而不盲干,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还懂得自我保护。

我想把自己和乌塔做个比较,我认为乌塔比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它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旅游的.快乐、打工挣钱的快乐。而我呢,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唉!没办法,正如我老妈所说,我的任务就是学习!乌塔是快乐、自由飞翔于蓝天之间的苍鹰,我只是在笼中在待飞的小鸟!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做,而和文中的乌塔却大不一样。看看乌塔,再想想自己,我真是羞得无地自容。每天,我都在父母的催促声中干这个,干那个:天气要变了,也不懂得增减衣物;我今年也是十岁了,却从没想过要独自去干什么,更别说去做总之,不管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

从《乌塔》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乌塔》有感篇6

首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一个小孩能外出旅游吗?大多数人会说,一个小孩出门旅游当然不行,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丑恶。其实,我反倒觉得可以,因为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经看过一篇名叫《乌塔》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十四岁的德国女孩,独自一个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游。刚读文章我吓了一跳,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读到后来才知道,乌塔在出发前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每到一个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到危险时好求助,并且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报平安。

现在的中国少年几乎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好吃懒做,不能自强自立的坏毛病,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让少年都变得勤劳、自强自力。

反而,乌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独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为了保障自己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游,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而且还培养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变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应对困难的处世能力。

我希望,中国青少年应多向乌塔学习,不能让自己的父母过度溺爱自己,应多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处世能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类其实应向动物们学习,比如,鸟妈妈会让襁褓中的小鸟自己觅食,自己做窝,所以鸟儿们都会飞翔。

行动起来吧!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强大,立于世界之林。

《乌塔》有感篇7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一课,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假期的时间独自一人在欧洲旅游,而且旅游所需要的钱都是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挣来的`。读完后,我感动万分,一个几乎同龄的孩子,竟比我强这么多。

当我读到“乌塔为这次欧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时,我惊呆了,没想到乌塔做事这么有恒心、有毅力。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看见台上跳拉丁舞的姐姐们跳得很好看,就让爸爸给我报了名。可是,看着容易学起来很难,我便想放弃,可是老师和父母一再劝告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应该有恒心、有毅力。”终于功夫不付有心人,今年暑假在郑州举行的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

当我读到“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时,我感受到了乌塔自力更生的精神。想想自己以前每花一分钱,都是问爸爸妈妈要,一点也不感觉脸红。可是学了这篇课文,我今后打算自己挣钱,除了生活费问爸爸妈

妈要之外,其余的都要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易拉罐就捡起来,把家里的废纸、废品和易拉罐都收集起来,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把废品卖给收废品的叔叔。

我从“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看出乌塔是多么的注重实践,可我呢?整天在家里看书,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看书,虽然看了这么多的书,可到头来却没能用学习来的东西去生活中好好实践一番,都快变成书呆子了。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不应该做“温室里花朵”,我们应该出去闯一闯。这就应了一句谚语-----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乌塔》有感篇8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使我深深地佩服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同时,也想到了我自己。

法国、瑞士、奥地利、威尼斯、米兰、希腊……这些地方我们哪里不想去呢?可是我却不敢,怕一路上遇到坏人,怕迷路回不了家。但乌塔却可以做到,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乌塔的独立自主性比我们强,她有信心面对任何突发情况,她的适应性强。更主要的是她的父母对她放手,不把她留在家里,她父母要让她经历风雨。比起我们,乌塔要比我们强得多。比如说我们要是遇到坏人了,我们有能力摆脱他吗?但乌塔却可以。如果你要说:“我们家穷,没那么多钱,即使想去也拿不起路费。”乌塔可不为这种事发愁,要知道,一半的路费都是她自己挣来的,她有时候帮超市发广告;放假时陪别人家的孩子玩耍挣钱。她去外国旅游时都会查一下当地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防不测。在外国她还会通过电话随时和她的父母保持联系。这一切和我们中国孩子比起来,我们能做到吗?刻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篇文章,文章是说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一起去野宿一周,中国孩子的背包里只有一些食物和水,扁扁的。而外国孩子的背包里却有一切在外面露宿所需要的物品,还带了非常多的食物和水,这七天他们决定去爬山,还没爬到半山腰,中国孩子的水和食物就都用完了,没办法,只好向别人借,第四天所有家长来看孩子一次,中国孩子的家长只留下鼓励的话就走了,据说那次登上山顶的孩子们中,几乎没一个中国孩子。由此可见:中国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极差。当然这也不都是孩子的错,也有家长的错,现在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除学习以外,其他事情父母全包了。我记得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日老师给学生发鸡蛋吃,老师问学生鸡蛋是哪来的,学生回答从冰箱里来的'。这个笑话虽好笑,却体现出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的见识极少的缩影。

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乞求全中国的父母,给孩子自己一片天地,让孩子去经历风雨,去见彩虹。

《乌塔》有感篇9

开学了,老师发下了许许多多的新课本。我坐在柔软、舒适的沙发上,惬意地拿起一本新书,真巧!这是语文书,我带着好奇心,“走”进书的“大门”……#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里面有一篇课文,题目是《乌塔》。乌塔是一个只有14岁的小女孩的`名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那天,作者在罗马下了车,赶到青年旅馆,推开门一看,吃了一惊,他的房间里躺着一个金发小姑娘。于是,“我们俩”通过聊天知道中国的孩子与外国的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最后,乌塔要走了,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读了这篇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与乌塔比起来,真是自愧不如啊!记得有一天,爸爸妈妈看见别人家的小孩都自己一个人睡觉,可我却还是和爸爸妈妈睡。于是,他们便“合谋”,看着他们两个交头接耳,还小的我,心中便特别奇怪。晚上,我照样呼呼大睡,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们俩的“阴谋诡计”。到了半夜三更,我要上厕所。可爸爸妈妈“神秘失踪”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同是心里也很害怕。狂风吹来,外面的树影摇摇晃晃,我不以为是鬼,加上狂风的呼啸,我就更加害怕了。我缩成一团,浑身上下都吓出了冷汗,嘴里反反复复、不住地念叨着:“千万不要吃我,我吃饭不多,很瘦的,不好吃的……”随着我越来越害怕,声音也越来越弱,越来越虚,而狂风越来越大,我就更加害怕了。于是我便哇哇大哭,睡在客房的里的爸爸妈妈闻声赶来,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搬过来和我睡。这样几次以后,我还是不敢一个人睡觉。直到妈妈告诉了我他们的“阴谋”,又给我讲了一大通的大道理,又以奖励来“引诱”我,最后我才不得不“屈服”。可后来,我还是有好几次“逃”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去。最后,我终于能自己一个人睡觉了。读了这篇课文,再回想那件事,立刻觉得好笑、羞愧。

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独立的重要性。从前,我总是有很多地方不太独立,现在,我要试着独立做事!

《乌塔》有感篇10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名叫《乌塔》的课文,这一篇课文让我深有感触,我被课文中的主人公乌塔的大胆、自立、善良的品质所征服。

读了这一篇课文,我觉得乌塔是幸运的,她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实践的热爱。不知家长们是否听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爸爸、妈妈们,你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难道你们嘴里所说的爱就是这样的吗?你们这种含在嘴里怕化掉,捧在手心里怕摔的“精神”,真的让我们感到透不过气来。把孩子紧紧看管着的'家长,请打开你们的“溺爱之锁”,让你们的孩子成为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成为一条欢乐嬉戏的小鱼,让我们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吧!

这样的孩子何止我一个,尤其是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更加疼爱,天天把孩子当“格格”、“阿哥”供养着。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常常帮我做这做那,连整理书包,系红领巾这种小事都帮着干。记得有一次,妈妈爸爸都不在家,我这一位“大小姐”只能自己亲自下厨做中餐,我本想马马虎虎吃一碗自己煮的干挑面,不料,因为我是第一回煮面,所以,就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我先将面条放入沸水,大约过了5分钟,我掀起锅盖,“哎呀,好烫”我大叫一声,我细嫩的小手被锅盖烫了一下,锅盖从我手中滑落在地上,看着快要糊的面条,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忙着把面条从锅里捞出,拿起酱油瓶就往盘里倒,一大匙四川辣酱一拌,把白糖当成味精放,结果,一盘又咸又辣又甜的干挑面便出自我手,我捏着鼻子“享受”了这顿“美餐,真是太难吃了。看着这盘面条我心想:这就是平时妈妈宠爱我的缘故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放手,让我自己做吧!这是我们的感慨,也是我们对家长所寄托的请求,爸爸妈妈,我们已不是三岁小孩了,请让我们跟乌塔一样,能有一个自立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