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张再刚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率按计划全部完成。现将本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良好的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生物实验具有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大脑、启发思维、开发潜能的功能。本学期生物实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学校工作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实验室工作的发展。本学期,在学校领导和生物教师的配合下,实验室工作有序开展。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景
我在开学之初制定了生物实验计划,促进了这一时期实验教学的有序、有计划地实施。
1.严格执行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前三天,在小组实验前一周向实验室提交实验通知。实验准备好后,老师会先做实验,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对实验中损坏的仪器,应严格按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进行处罚。
2.确保购物登记,账目清晰,账目、商品和卡片相互对应。教学仪器的借用应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进行登记,并按期归还。
3.实现了显微镜等精密教学仪器的定期检修、除尘、防锈和维护。对标本进行定期检查和防蛀,并妥善管理。有害和有毒药品存放在专门的柜台里。
4.充分了解新型实验仪器的性能、用途和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和使用。积极参与学生实验操作指导,进一步锻炼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
5.本期实验任务按时完成,实验室清洁卫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把自我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实验室管理
1仪器、药品的采购应提前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核,报院长办公室批准后方可采购。入库验收,同时填写入库单。本仪器原则上不对外借出。借出时,由主管教授或经校长批准,并及时收回。
2.加强安全体系建设。药品、仪器柜上锁,沙桶定期检查补充。实验室应定期通风,设备应定期运行。
3.仪器和药物储存系统。按类别存储并定位机柜。分组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药品由实验人员发放。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分类、摆放。
4.认真执行仪器维护保养制度,制作一些教具。仪器应定期清洁、维护和维修,以确保随时抽查和使用的准确性。
5.实验室卫生。定期清洁实验室,平时做好实验室清洁工作,使之与实验室优美的环境相结合。
三、实验教学
每位教师应根据教材提前1-2天发出实验通知,或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通知实验人员(但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填写实验通知)。实验人员应按照通知单的要求准备好仪器和药品,做到准确、干净、整洁、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于某些实验,实验者应提前亲自进行测试。如果使用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或教学,应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没有错误。
对于学生的小组实验,教师必须在实验前将实验报告书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准备,并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应配合教师在教室内巡视,及时解决问题。
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填写“学生实验现场登记表”,对报告损坏的仪器填写“仪器损坏登记表”。教师还应签署姓名和处理意见,然后由实验人员签署处理意见并报上级领导批准。
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书本和课堂,了解实验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如何解决。努力更好地开展我校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2)对比观察
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
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
(3)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荆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的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指导学生反复的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时间过地飞快,忙忙碌碌中又过了一学期,在这一学期里,我一直以一名优秀实验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力求在工作、学习上有进步,在教师修养上有提高,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实验员。
一、在思想上,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及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时代感、责任感,适应发展要求,强化“六个意识”:第一,强化自我充电意识;第二,强化科研意识;第三,强化信息网络意识;第四,强化合作意识;第五,强化创新意识;第六,强化服务意识。
二、工作上,
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尽职尽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命意识,努力把“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个细节中;以改进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学期我负责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开学时,对实验室进行彻底得大扫除,确保给教师、学生一个整洁的环境。
(2)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本学期采购的仪器、药品特别多,按规定做好它们的入库工作,做到按要求摆放,按规定入帐。
(3)平时做好各项台帐的登记工作,包括实验计划、实验通知单、实验周日程安排、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借用以及危险品领用登记。年底做好仪器、药品的总帐、分帐,及时将报废的仪器、药品登记报上级部门。
(4)积极参加实验教师教研活动和学科教研活动,参观并学习其它兄弟学校实验室的优良经验,他们的实验室管理工作非常细致、到位,值得我学习,今后要加强对学生实验后的.及时管理。
(5)熟记本学期实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做好教师演示实验(19)和学生分组实验(20)的准备工作,遇上认课教师授课进度不同,就需要我及时合理安排。
(6)平时主动协助认课教师上好公开课。积极开放实验室,为学校各项活动提供场所。
三、作风上,
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四、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在思想、工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优秀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还要对照标准进行反思。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勤奋工作,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率按计划全部完成。现将本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
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再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生物学史上每一个科学的发现,理论的产生,无一例外的和生物学实验紧密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材中实验的权重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增加了自主性很强的观察性实验、需要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以及“动动手”、“实践活动”等活动,这为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方面提供了素材。
虽然创新教学无定法,但是创新教学也有其规律。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紧扣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在自主体验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从教材设置出发遵循能力培养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仿式实验、分段式实验和独立式实验。
1、1模仿式实验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同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这种方法是针对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的学生,教会他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模仿,使学生很快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
1、2分段式实验是把实验分成几部分,完成一部分后,再进行下一部分。把实验分成几段,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同时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矫正。例如在观察“蚯蚓”一节的实验时,应把实验分为三部分:
第一,学生对蚯蚓的外部观察。
第二,观察蚯蚓的运动。
第三,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1、3独立式实验阶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但在学生独立实验之前,一定要经过模仿式实验,再到分段式实验,最后过渡到独立实验,只有遵循这种层层递进的指导方式,才能更好的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萌发,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准备做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展示、播放一小段视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布置相关实验的预习作业。实验预习充分,可减少老师过于细致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熟悉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
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可以改变实验与传授知识的顺序,将验证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先观察,后获得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识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花的结构”这一节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世界博览会”花卉展的片段,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带的花拿出来观察,推举个别同学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带的花的结构,同时让其他同学对照自己所带的花,比较结构是否相同?有不同的结构,就上台展示,然后由学生讨论花的基本结构应该有哪些……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学生动手解剖、观察,对花结构的验证性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实验。如果在课上,教师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有可能会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实验中去吗?所以,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把有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后,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创新意识。
4、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开拓意识的创造性劳动。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完整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只要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也并非不可。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
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一节实验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我只为每组各准备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纸板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板。有一个小组的设计是:选用一条蚯蚓分别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爬同样的距离,记录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的爬行的时间,为了更有说服力,学生们重复了实验三次。
结果三次的数据,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的结论:一次是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另两次的结果是,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我首先肯定了这组同学设计实验的的严谨和科学性,但并没有发表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看法,而是再请每组同学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法,重复三次,同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每次实验中,硬纸板和玻璃板有无变化?实验很快有了结果,结论还是两种,但同时细心的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是由于前一次实验,使玻璃板上有了杂质,已经不光滑的玻璃板,为蚯蚓提供了固定刚毛的位置。
5、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现象及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或别人的新的实验设计理念,活跃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实验教学时,有同学在课后结束时提出,可以把绿叶与黄叶、接受光照与不接受光照的四个对照实验放在一起做,这样的结果对比就很明显了。总之,实验结束后的分析交流、总结反思,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我超越,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可以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活动,让他们去尝试动手动脑。例如在学习了“营养繁殖”一节以后,布置了以下一个设计实验课题:如何繁殖蜜桃和柳树?怎样提高其成活率?繁殖的方法、时间、材料、用具、步骤等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几乎所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都是蜜桃采用嫁接、柳树采用扦插,在怎样提高成活率方面学生都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特别是在怎样促进柳树扦插生根方面拿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用什么样的生长素,用多大的剂量,都有详细的记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通过几年的尝试,我在生物实验中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则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必要途径,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在这个学期中为了使崖子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有一个好的效果,所以我制定了一份具体的工作计划。
具体内容如下:
1、认真看书学习,多掌握一些生物实验方面的知识,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借鉴别人的经验、已经比较成形的模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简单明了的实验改进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尤其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对所有的仪器及时编号、登帐。由于学校的搬迁,学校现有的仪器由三部分组成——学校原有的、分校的、原二中的,这就需要对所有的仪器重新排序,重新编号,在学校统一的领导和规划下,重新建账,重新填写仪器柜号和有关的内容,规范管理仪器,工作计划《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并按学校要求做好明细账。在学校校产管理员的培同下,本学期清查一次仪器。
3、对分校各班学生按照实验室座位排座次,学生做实验时要有秩序
地进入实验室,并对号入座,协助任课老师维持好实验室秩序。
4、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并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5、协助好教师做好演示实验,保证每个演示实验能100%成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并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6、备好各种材料,如:实验室计划、总结,各级部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配档。认真填写各种表格,严格签字手续,并督促别人填表和签字。制度上墙,并按要求悬挂整齐、美观。
7、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地面、窗台、实验桌面干净,无尘土,空中无灰网。门窗玻璃整洁,窗帘洁净,不打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仪器柜内无灰尘、无斑点。每做完一次实验要及时打扫卫生,保证每月一次卫生大清查,并及时做好仪器的清理归类工作。
8、做好各防护措施,做到“十防”。防潮、防火。防鼠,防锈(腐蚀、霉)、防尘、防光、防毒、防震等。
9、每月底将月工作总结及教师的实验情况统计表填好,送交教导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测、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生物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生物学知识。
生物实验室的有力工作,有利于生物教师从实验上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通过实验,使一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具体,使一些深奥的生物知识变得浅显,使一些呆板的生物知识变得活现。本学期,在课堂改革理念的旗帜下,生物实验室在学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钻研《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学》教科书,熟悉各实验的内容。为确保教师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努力探究每个实验,力求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在实验准备中,对缺少的实验用品,能就地取材的,千方百计就地取材;实在需要购买的,登记造册,向学校领导申请审批购买。对新购进的仪器、药品,及时登记入账进柜。对仪器、药品的'摆放,做到下重上轻,分门别类,科学规范,便取利用。
二、主动积极与任课教师配合,经常了解教学进度,根据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按时准备好每个教师实验和学生实验。待课前,与教师交换实验准备情况,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学生实验中,时常深入课堂与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验。本学期,按时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实验指标,改进和创新了一些实验。
三、不管是教师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绷紧了安全的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了在实验中不出现安全事故。
四、认真做好生物实验保管室的清洁卫生,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仪器、试剂瓶、模型、挂图等表面除尘去垢;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管是实验保管室的清洁卫生,还是实验室的清洁卫生,都能做到经常经得起学校检查。
五、按《生物实验室管理规则》,对仪器、药品、挂图、模型、易燃易物爆和腐蚀腐性物品等进行严格管理,未经学校领导批准,坚决严禁外出。一丝不苟及时填写好生物实验室相关的簿记表册,并做好新学期的一些相关规划.
一学期来,实验室的工作搞得扎扎实实,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着搞好今后工作的宗旨,兹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小结。
一、加强了实验仪器的严格管理,减少了开支,避免了浪费。首先按学校的财力、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资源以及新教材的需要及时补充了必要的仪器、用品和材料。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开学以前就制定了《仪器、材料购置计划》并反复进行了市场调查,以最低的价格完成了此计划。其次,强化了仪器的保养工作。所有的仪器都要定期维护。本学期共进行了四十多次维修。再次,强调了仪器运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比如,干电池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其寿命。
二、完成了标准化的建设。从10年7月15日到同年11月5日,每一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期间除了实验室的工作之外还带着218班和225班的物理课,另外还得兼管数学和地理仪器。工作头绪多而繁杂,而时间要求又很紧。在这样的情景下,我和杨教师一方面吃苦耐劳地干,另一方面自我出钱雇人干(实在是无奈)。经过辛勤的劳动最终取得了验收合格的成绩。
三、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率。由于上了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的功能大大增多,使用率自然提高了。本学期两个实验室共被使用150多次,包括分组实验、多媒体授课、课外实验、竞赛辅导、各项考试以及其他的活动。使用量大了,职责自然也就大了,异常是电脑,麻烦很多。可是由于我们个个认真地工作,两实验室的'所有设施一律完好无损。
四、完成了实验教学的全部任务。本学期共开出演示实验200个次,学生实验224个次,课外实验64个次。其中学生实验是超量完成。对每个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准备,力求提高质量。对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与任课教师一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最终都得以解决。
可是,尚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缺少个别的较贵重的仪器设备,有的仪器买不到配件,实验室的上下水问题,环保问题,电的问题以及实验员的素质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不断努力,我相信今后的工作必须会更好。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
今年,实验人员认真学习了《山西省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山西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制订好实验室工作规划和实验教学计划,制订好仪器设备和药品的订购工作,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确保实验开设率达100%,认真管理好每一件仪器和设备,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认真收集和整理实验室资料,把实验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水平。
二、服务教学,加强管理,钻研业务,不断创新
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今年,我们在实验少的'情景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参与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实验室管理步入了科学化、化、信息化管理的轨道。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为此,我们十分注重自身素质和业务本事的提高,平时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自制教具。并吸取外校实验工作的优点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保证了实验室的稳步发展。
三、紧跟时代发展,参与建设
为了学校实验室使用、管理更加规范,积极参与学校实验室的设计,从总体规划到水电布局、实验室的布局等都供给了很多有价值的方案并被采纳,尽早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并一向在思考我校实验室在哪些方面搞特色,是否可行,如何实施等问题。
四、存在的不足
1、创新意识不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科研本事有待提高。
2、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实验室已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未来的实验室如何管理,合理、充分的使用是我们深思的问题,也是需要学习与探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