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人生活中最显着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
2、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3、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4、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5、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6、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7、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8、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9、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10、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
11、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12、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13、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14、无法在司法程序中被采信的事实就等于不存在。
15、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16、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17、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3、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
4、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5、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
6、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7、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8、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9、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10、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11、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12、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
13、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14、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15、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1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就应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17、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1、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4、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
5、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6、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7、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8、习惯与合意能够使法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