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可是,那又怎样!即使在风雨中前进,即使与闪电共行,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背上背包,带上阳光去旅行。
这年夏天,格外的热。
爸爸突然提议说我们去爬华山。开始听到这个,我极不情愿地摇了摇头,爬山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再加上这头顶烈日,没有一点动力让我们去爬山。不过家中的其他人似乎都很高兴,并且都同意了这个提议,我只好跟随他们的脚步了。
准备了许久后,拿起背包,便踏上了这条旅行之路。
也不知道坐了多长时间的车,睁开眼的时候,已经到了华山的下面。抬头望望头顶的那座遥不可及的大山,心中又不免打起了退堂鼓。“都到了山底下了,那有回去的道理?”心里想着,便和家人开始了这次旅行。
正当中午,烈日当空,强烈的阳光刺痛了我的皮肤,脚下的步子也随之慢了下来,抬头看看那直入云霄的山峰,心中不免叹起了气。看着自己前面的人们的背影,我想自己还应该再努力一下。
天渐渐暗了下来,头顶上的烈日也早已不见了踪影,可迎来的又是另一个个困难。大家都在黑暗中摸索,渐渐垂直的山峰也越来越难爬,双手紧紧的抓住铁索向上攀岩,不敢有一点放松。大雾围绕在我的周围,身边的人的脸也看不清了。因为爬了太长时间,早已累的气喘吁吁了,山顶也早已被大雾吞噬不见了踪影。
汗水早已浸湿了身上的衣服,伴随着一阵阵的风,我不禁打起了冷战,整个人越来越累,脚上也像灌了铅一样,丝毫不想动弹了。大雾渐渐散去了,峰顶也呈现在了自己的眼前,看着那近在咫尺的峰顶,还有那即将出现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心中不免多了丝动力,咬咬牙,走完了最后的旅程。清晨第一缕阳光出来了。我与它相拥,整个世界都亮了。
人生就像这个旅程,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时刻都应该带上阳光,带上心中的阳光去旅行!
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扩宽人们的想象,“嫦娥奔月”的神话已经不再是神话,而变成了现实。人类大规模的登月旅行终于实现了,而我就是第一批幸运儿之一。
随着我国第一号“追梦号”载人飞船的平稳着陆,我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月球。机器人导游立刻迎上前做热情的自我介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进行一天的月球之旅,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第一个景点是‘人类的月球痕迹’……”跟随着机器人导游的步伐,我们陆续看到了月球2号探测器还有阿波罗号留下的探索足迹,比如他们插上的国旗,踩过的脚印,留下的探测器和空间站……大家深深地感慨:先人们为了今天的月球之旅付出太多努力了,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漂浮式的行进方式大大加快了我们旅游观光的节奏,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第二站——广寒宫。讲解员“嫦娥”和“吴刚”第一次为人类做讲解,还显得有些羞涩呢,不过他们讲得声情并茂,大家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片,还聊起地球上的不少趣事呢。“广寒宫,在何处,可神游。”现如今,“神游”已经变成了“身游”,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呀。
听导游提起“环形山溜冰场”,我们早就被吊足了胃口。眼前这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从远处看,就像一堆大小不一的碗错落有致地摆在月球表面;从近处看,它们犹如一大堆白色的火山。而进入环形山的内部,彷佛走进了一个天然溜冰场,从这头的制高点,开着月球观光旅行车向另一头的的最高点驶去,这么紧张刺激的旅游项目早就掀起了游客们的玩兴,溜冰场惊叫声此起彼伏。
“踏”在月球上,我向远处眺望,不远处的木星、火星、金星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机器人导游不知什么时候来到我的身边,“朋友,你看到的这几颗行星已经开始规划开发了,我的机器人朋友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正在对这些行星上的的资源进行检测和评估,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也许你们下一次来,就可以到它们那去旅行了。”“真的吗?”我忍不住问出声来。是啊,科技的飞速发展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还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呢!
随着“追梦号”载人飞船的起飞,我们离开了月球,我想这一次旅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我们不仅带走了对月球的憧憬,还带走了更大的希望——探索更多的宇宙秘密!
清晨,第一缕阳光划过天际,从光尊寺的飞檐上滑落。紧接着,寺里的钟声伴随着雄鸡的长鸣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镇。阳光,开始撒向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
清晨的阳光,照在了碧波荡漾的北庙水库上澄澈如镜的水面在朝阳的照耀下,折射出赤、橙、黄、绿、蓝、靛、紫各种光芒,映射在大堤和湖心孤立的山丘上,将沉默的湖水赋予了无穷的动感。
阳光,继续移动,我们驱车行驶在第二束光所照耀的地方。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直插云霄,伴随着东河的咆哮,我眼前出现了衣服美丽的画面。它,雕梁画栋;它,高大巍峨。如果我可以说出一切形容建筑物的美好词语和语句。我一定都用来形容他在我心中的映像。他就是——北津桥。桥顶的琉璃瓦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冲刷后,依然可以散发出一股强烈的中式建筑的气息。牌匾上的油漆大多已经颓圮,但它却见证了小镇的渊源历史。微风轻轻拂过,檐角的风铃奏出清脆而动听的声音。我站在桥上,望着湍急的东河。河畔的垂柳在微风中摆动。柳絮和着那一缕微风,慢慢地,慢慢地,卷入了翻滚的河水。
伴随着清脆的风铃声,我,似乎回到了曾经。我看见了,我看见了窑洞前劳工们手捧瓦罐时那走心的笑容;我看见了青龙街上商贩们在麦丽德叫卖;我看见了老茶馆里面的人们用一壶热茶来犒劳自己一天的劳作。
微风拂过我的耳廓,我似乎听到了那陌生又熟悉的驼铃声,茶马古道上,贩茶人酌一口老酒,吆喝出那最为朴素的旋律。马蹄声没有停下,一直到今天,他是小镇繁荣经济的功臣,是小镇不可磨灭的关辉历史。
正午,阳光洒在了青龙街上光可鉴人的搪十路上。过街楼没有了昔日浓妆艳抹的容貌。但人头攒动依旧,人喧马嘶依旧。正午的阳光下,它换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这不是从前那种雕梁画栋的建筑物气质,而是只有在时光和岁月的冲刷下才能形成的历史积淀。我将手按在朱漆凋圮的木墙上,感受那最淳朴、最贴心的气息。
已而夕阳在山,太阳把它的最后一缕阳光撒向了小镇的西山脚。这里是小镇最清幽的地方,它是大自然之力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产物。欧阳修所述:“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与柳宗元口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用来描绘这里在合适不过。它,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保山外八景之一的——龙王塘。我爱这里的一切,我爱这里的每一尊佛像,它彰显了人类的智慧;我爱这里的每一个山头,每一塘水,每一块山石,每一条树藤,甚至每一丛小草,它彰显了大自然奇伟磅礴的力量。每一池水都有竹树环合,每一棵树都有插云之势。在这里,我能真正洗涤心灵,在这个天人合一的境地享受无尽的自由。
最后一缕光,撤出了龙王塘,小镇进入了黑夜,北津桥的风铃声愈来愈弱,青龙街上以悄无声息。晚风路过小镇,东河两边的垂柳再次随风起舞,万家灯火一一熄灭。此时此刻,唯有鹿鸣街上的两只龚路在仰天而望,盼望着明天的第一缕光的到来。
这里,是我的家,那个被人们称为“文献之邦”的地方——板桥。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我不禁展开畅想的翅膀。或许,在我国科学家们的努力下,未来的我们漫步月球已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太空旅行。
“五十年后的月球旅行真的存在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69年,我参加了让人大开眼界的月球旅行。
登月前我跃跃欲试,等待着穿上厚重的宇航服,但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一切科技都颠破我的想象!工作人员给我套上一件比鸿毛还轻的宇宙便携连体衣,“天呐,只要穿着它就可以走上月球吗!真是不可思议!”我沉浸在惊讶之中还没缓过神,登月机器人又送来了宇宙旅行专用墨镜,这副墨镜款式新潮,功能还不少呢!镜檐上的小按钮可以为我们提供舒适优越的服务。转眼到了登月时间,我站上飞檐走壁的高科技飞行滑板,瞬间秒达!
我将滑板放置在遨游飞船的感应门接口上,大门瞬间敞开。进入飞船内的我格外兴奋地贴靠在落地透明玻璃上,满怀期待地看着窗外。只听“嗖”地一声,我的眼前划过一道白色的亮光。说时迟,那时快,窗外的绿树公路瞬间变成了宇宙中闪烁着的星星。“咔嚓”,飞船着陆的声音,到达目的地啦!
哈哈,美丽的月球,我来了!踏着银白色月球上的沙子,我一蹦一跳,真是比蹦蹦床还刺激呢!好奇心强力驱使着我走到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边,我睁大了眼睛凑近观察着,坑洞内深深浅浅的痕迹像是某种生物的足迹。用我的墨镜来查一下吧!“滴滴”,我的墨镜发出提示音:“主人这有可能是其他星人的足迹,需要记录下来吗?”“是吗!快记下来!真有意思!”我有些兴奋,“小Q,我需要保存这个足迹的6D特效图,还有带有它的气味的照片。连体衣,开启保护模式,向月球下一块地区进发!这次月球旅行真是太有趣了!
月球探索之旅结束了,回到20年的今天,我感慨万千。探索宇宙奥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有朝一日月球旅行定能实现。我也暗暗立下志向,未来要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现代化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能实现漫游月球的美好愿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