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去看奶奶做粽子。
第一步:包粽子。取两三个煮好的粽子叠在一起,然后在粽子业上放一把米,然后在米的上面放一些绿豆、芝麻、花生和一肥一瘦的猪肉,再在上面放一把米盖好,包好用线扎好,就包好了一个粽子,绿色细腻诱人。
第二步: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沥干水分,大火煮一个多小时,小火炖一个多小时,就大功告成了。
奶奶打开一个粽子让我尝尝,哇!很好吃,但是你自己包里的粽子就是不一样。
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一大早,爸爸就叫我起来吃粽子。
我家粽子品种有许多,各式各样,有甜的,里面裹着蜜枣,有咸的,里面裹着绿豆和黑芝麻。一听说有粽子吃,我迅速洗完脸,刷完牙,立刻跑到餐桌前。眼前一亮,哇!我看到桌子的正中央摆放着许多圆锥形的粽子,正躺在盘子里。粽子像一个个士兵一样躺在盘子里,正等待着我这个“大将军”来检阅呢。粽子大小统一,形状差不多,呈圆锥形,身上都穿着墨绿色的衣裳,还系着一条腰带,可爱极了。粽子宝宝,“将军”我来也!我右手拿起筷子,在盘子里翻来覆去地找,哪个是甜的粽子呢?甜粽子宝宝,快现身吧!我这个将军只吃甜粽子,不吃咸粽子哦!忽然,我发现盘子的边缘有一个露出红色糯米的粽子。听妈妈说过,甜的粽子是用红糖拌糯米做的,所以我猜这个一定准是甜粽子宝宝了。我拿起粽子用剪刀把他的腰带用剪刀剪下来,一圈一圈的取下来。再把墨绿色的衣服脱一层一层的脱下来。露出一颗锥形的糯米,红色的糯米里面裹着甜甜的蜜枣,真的是甜粽子耶!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啊,真好吃。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还没等第一口吞下去,我又吃了第二口,实在是太美味啦!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突然妈妈神秘地问:“你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不知道”。我疑惑地回答道。“吃粽子可是有来历的,我来跟你讲讲吧!”妈妈边吃边跟我娓娓道来。
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名将臣,那时他们的国家被秦国占领,国家灭亡。屈原万念俱灰,心里很难过,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投入汨罗江。老百姓纷纷划着船去汨罗江寻找屈原,用芦叶包好蒸熟的饭团丢入江中喂鱼虾,防止鱼虾吃屈原的身体。人们还往江里倒雄黄酒,灌醉江里的蛟龙,害怕大蛟龙吃屈原的身体。大家找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找到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爱祖国,爱老百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喜欢吃粽子,原来吃粽子还有这么一个渊源流长的故事,今天真的涨知识了,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吃粽子的由来吗?
端午节到了,我学着外婆来包粽子啦!
材料有粽叶,还有包粽子的马莲草、大米、糯米。粽叶还分为很多种:有芦苇叶、箬叶、芭蕉叶原来粽叶还有那么多学问呢。
做包粽子的准备工作更是有许多学问呢!第一步泡米,加水,记得是热水,之后拿出油、加上少许酱油,少许油,这样就能做出我喜欢吃的咸味肉粽;第二步,做馅料,先把肉的皮切掉,再切成丁状,把酱油、盐、糖、五香粉放到肉上,再给它“马杀鸡”;第三步包粽子,这是技术活,我太紧张啦!外婆早已在桌面上摆开了糯米、大米、五花肉,外婆说:“如果你想吃彩色的粽子,就用八宝米掺和大米。”外婆示范了一次后,我就开始自己包了。我拿出粽叶,找到毛面,再拿多一片粽叶放上去,还要剪掉老梗,用食指把粽叶微微弄上去,然后放一勺泡好的米,之后放肉进去,接着续米,然后把短的那边粽叶稍微压一下,左右边向里面折一下,再把最长的角拉下来,准备绳,就把粽子五花大绑,这样就包好了一个肉粽啦!
看到我包的粽子,外婆直夸我包得好,我好不得意!
开始煮粽子,把粽子小心翼翼地放下锅,焖一个小时
时间慢慢地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了!粽子的咸香味扑鼻而来。我当然要试试味道啦!,我把似长蛇般的绳子解掉,剥开粽叶,一咬糯米,软软的,糯米伴着粽叶的清香,紧接着吃到肉,肉肥而不腻,还充分吸收到了五香粉的精华,“哧”的一声,大白肥肉直接滑下肚子里了,回味无穷,真好吃啊!
端午包粽子乐趣无穷!
“粽子香,看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每至端午,各家各户的厨房就会飘出粽子的清香。我忍住口水对母亲说:“对门的小龙已经开始学包粽子了,今年也让我包一回吧。”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立马披上外衣,穿上裤子,蹬上球鞋,骑上车子,与母亲共赴超市买糯米,临走前也没有忘记把艾叶泡上,备用。
一路奔波,急急忙忙跑进超市,找到卖糯米的地方,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抓了一大把放进袋子里就跑去找人家称重。母亲赶忙阻止我道:“买糯米时要注意那些有虫眼的米,那种米不卫生。”我撇撇嘴,无奈地走回去,挑了些上好的糯米,急匆匆地赶回家。
当我们大汗淋漓地赶回家时,太阳早已从东边地平线爬到了头顶上,肚子也向我们发出抗议。但我还来不及吃午饭,便拎着一袋子糯米向厨房赶去,准备包人生中第一个粽子。
我先将一部分糯米泡在锅里,用清水淘了两遍,发现锅里的水一直是较浑浊的。于是我发了狠,连续淘了七八遍才住手,那些糯米被泡得一颗颗脓大暗浊,仿佛在无声地向我哭诉。我目瞪口呆,不自觉地怪叫了一声,母亲闻声而来,看到一片狼藉的厨房和一脸狼狈的我,略显急躁地说:“哎呀!那些糯米不能泡这么多次!泡胀了不好吃了!”“什么?”我听后差点晕过去。没办法,只好重新来。
我无奈地将袋中剩下的糯米洗净后倒在盆内,然后取出早上泡好的艾叶,墨绿色的艾叶拥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清爽的香气。半小时后,糯米早已显得饱满透亮,在盆内慵懒地相互倚靠着。正是“泉香而酒冽,叶香而米甜。”
“万事俱备,只欠包粽。”我先在手机上将教程扫了一遍,认为挺简单的,便有样学样地将艾叶搭好,轻轻展开,抹平,再一弯,便搭成了一个小小的可爱的圆锥。紧接着在角中放一小把糯米,拿了一颗浑圆的红枣放在米中,再盖上一点米,然后加点白糖。艾叶的清香与白糖的甜腻立马交织在一起,清甜的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屋子里。
但是好景不长,正当我拿丝线将粽子缠起来时,突然觉得左手掌心黏糊糊的,抬手一看,呀!已经有调皮的糯米跑了出来!但我不曾想,这不松手则已,一松手整根丝线全部掉落,艾叶调皮地将糯米和红枣全都释放出来,自己伸着懒腰慢慢舒展小身板;糯米从艾叶里蹦蹦跳跳地走出来,沾得手上、衣袖上到处都是;那颗大红枣也见我不备,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没办法,只好默默地拿起毛巾,眼含怨恨地擦拭着衣服。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事故现场”打扫干净了,只可惜没能将红枣“逃犯”抓捕归案。我收起了浮躁,再认真看了几遍教程,心中有了底,便抱以尝试的心态想要再包一回。
再一次看过教程之后,我包粽子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手法也越来越娴熟,心里也得意起来,包粽子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但凡事终有乐极生悲的时候,正当我以极快地速度包完最后一个粽子时,觉得这个粽子“长相”有些怪异,翻过来一看,原来是一个“三角怪粽”。没办法,线都缠上了,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只能略带不甘与无奈的将这个粽子放进锅里。.。.。.
夜晚,我站在厨房里,小心地捧起一只粽子,将丝线轻轻拉开,展开层层艾叶。看着微微染上青色的糯米,轻轻一口,嘴里充斥着艾叶的清香和米的甜糯,不甜不腻,却有着独特的芳香留在唇齿之间。
不知不觉,五六个粽子已吞下肚,中午的饥饿与下午的疲惫一扫而空。
后来我吃过鲜肉粽,尝过蛋黄粽,却都没自己动手做的红枣粽好吃。那艾叶包着的不仅是喷香的糯米,还包裹着我第一次动手劳作带来的喜悦、自豪与骄傲。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喻户晓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插艾草外还有一个习俗——包粽子。
要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材料。其实,材料很简单。如果你喜欢纯糯米的,你只要准备淘好的糯米和粽叶就行了;如果你想吃红豆,大红枣或肥肉粽子,也不难。只要在前两样东西上加上你想添加的就行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纯糯米的粽子,所以,我只需要淘好的糯米和粽叶,万事俱备,开始包咯!
我先拿出两片粽叶,叠加在一起,可以在中间沾上水,好让它们连在一起。然后,我把它卷成一个锥型,用手握紧。再用勺子挖一勺糯米放在锥型粽叶里直到填满。
然后再把上面的粽叶翻下来——注意!一定要压紧,不然——嘿嘿,在煮的时候会漏米,如果你不想再煮熟后看见一堆米和一小堆粽叶的话,那还是按我说的做吧!
最后,把剩余粽叶缠紧后扎上绳子,系上死结,粽子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