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神秘巨星》这部电影。电影中有很多资料都深深的感动了我:小主人公对梦想的追求、母爱的伟大以及在印度这样一个男权国家女性的反抗……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印度少女要实现自我的音乐梦想,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但最终在同学母亲等人的鼓励支持下,她蒙面拍摄上传自我原创歌曲的视频。她凭借天籁之声在网上一炮而红,并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影片中,尹希娅的父亲期望她好好学习可是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星,并且唱歌很好听。我不停的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孩子的家长不应当支持孩子的梦想吗?可是电影中尹希娅的父亲思想狭隘,目光短浅,他反对尹希娅抛头露面、使用电脑、弹吉他。他认为吉他是垃圾,尹希娅考出好成绩就行了。他让尹希娅把电脑从楼上扔下去,扯断了尹希娅的吉他弦,自作主张把尹希娅带到沙特阿拉伯后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父亲的种种做法实在颠覆我的想象,可是可能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教育的目的不应当单纯的成为所谓成功的人更是追求自我的梦想,成为自我想成为的人。
前两天我又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叫《起跑线》《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可是是一个幼儿园而已。说到教育我不禁想起这部影片,父母不顾一切想让孩子进入私立幼儿园因为他们觉得进入那里就进入了上流社会孩子就会有出息,可是孩子并不是这样教育。影片中的父母他们选择被穷人所感动最终捐款给公立学校并且将自我女儿送了过去。
父母们在世间拼搏沉浮半生,看尽世间冷暖,才期望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出身,受更好的教育,这样未来或许能够少受一点罪,少吃一点苦。其实这样也能够理解可是我很喜欢作家毕淑敏如何看待幸福和成功的: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人们对于成功的理解越来越功利,以至于成功的标准最终都能够简化成挣钱的多少。此刻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拼杀而上,在一个大的社会范围内经历着严酷的竞争,好像仅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整个社会承认,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标准是错误的。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其实这个问题经不住几次追问,事实上,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我的能量发挥出来就成功。我认为让孩子做自我感兴趣的事情,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今天,我看了《神秘巨星》影片讲述了14岁印度少女尹希娅突破歧视与阻挠,坚持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
尹希娅是一个热爱弹吉他的女生,常常上课走神,沉迷于自创的乐曲中。只有妈妈娜吉玛默默的支持她的梦想,六岁时妈妈送她一把吉他,后来妈妈偷偷的把项链卖掉,送她一台电脑。爸爸不理解女儿,阻扰她弹吉他,尹希娅只能穿上罩袍拍摄并上传自弹自唱的几歌曲视频,给自己起名“神秘巨星”,没想到凭借天籁歌喉在网上一炮而红。随后音乐人夏克提、库马尔向她提出提出邀请,钦腾他善良、自信、勇敢,对父母离婚的现状也非常坦然,给予尹希娅一切的帮助,尹希娅得到了电影主题曲的机会,而一举成名。尹希娅为了实现音乐梦想,遭遇种种阻力,自己心爱的吉他被爸爸断,电脑爸爸让摔坏,尹希娅对女权和男权的勇敢反抗,通过音乐人找到了打过很多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把妈妈的现状告诉了律师,律师给我提供了爸爸妈妈的离婚协议书,妈妈为了家庭还是没有放弃,全家人去爸爸工作的地方居住,过安检的时候,爸爸毫不犹豫的让尹希娅把吉他扔掉,妈妈知道尹希娅有多爱音乐,在痛苦的挣扎中,妈妈用睿智带着姐弟俩离开了这个随时用暴力解决的爸爸,尹希娅登上了梦想的舞台。
《神秘巨星》告诉了我们:如果没有梦想就毫无意义,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告诉我们:什么是伟大的母爱,娜吉玛妈妈接连遭家暴,还坚持支持女儿的梦想。尹希娅把奖报颁给了自己的妈妈。我很庆幸,我有一个幸福家庭,我也很喜欢舞台,爸爸妈妈一直陪伴着我,我要向尹希娅学习,会登上更大的舞台。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满是泪点,比如尹希娅的父亲摔盘子的时候;尹希娅的父亲发现妈妈卖掉了项链让尹希娅将弟弟带回房间然后殴打妈妈,尹希娅坐在地上,浑身颤抖;尹希娅的妈妈在机场柜台前鼓起了勇气没有顺从的时候。
这部电影讲述了印度一个有着非凡歌唱天赋的女孩逐梦的故事,而故事反映了很多印度目前的社会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对女性的歧视,一种深入骨髓的歧视。最可怕的不是男性歧视女性,而是女性心中那从小被根植的卑微与顺从。但是就因为我们的不反抗,别人才会变本加厉欺负我们。
看到尹希娅坐在地上,手颤抖着,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软弱无力,只恨自己没勇气把想法转成现实,那想法是提着刀捅死那个人。
这一幕幕都能勾起我的回忆,我想也能勾起很多其他女性或者男性的回忆,中国并不是一个对女性十分宽容的国度。家暴,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我还记得我和人讨论我小时候的故事,有一个人,不明白是出于安慰我的目的还是像大部分中国男性一样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小时候我爸也打我妈阿!”。那时候并没有多想,觉得怪怪的,此刻想想有点不寒而栗,我潜意识里其实一向在担心这个人会用同样的手段对待我。
很多人说,家暴只有零次和n次,其实是有道理的,并非统计学数据的结论,而是心理学研究的结论。人的本性很难改变,他的行为模式也很难,所以像家暴和出轨这种行为是很难改变的,女人们不要妄想用感情改变男人,男人也不要。不能忍受就必须要离开。
印度是一个对女性极度不友好的国度,这部电影里的状况也是十分极端的冲突,但正是这种极端的张力才能让人对问题重视起来。我们身处的社会对女性又有多友好呢?对男性强加的压力又有多友好呢?
这部电影在我来看反映的是一个选取问题,尹希娅选取逐梦,尹希娅的母亲选取带孩子离开,尹希娅的弟弟即使在听到姐姐说将他留给父亲的气话后依然选取维护姐姐。其中最重大的选取我认为是尹希娅的母亲在机场选取反抗,她感受到了尹希娅身上那种力量,她为了两个孩子成了fighter。其实母亲一向都是fighter阿!从她逃跑一个人生下尹希娅,并且给她取名尹希娅就能感受到,她其实是想掌控自己的生活的。而尹希娅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女人,一个柔弱而又伟大的意思。
但是她为什么之前都不反抗呢?因为她并没有没逼到死角,而且她没有潜力去反抗,她务必要思考她要怎样在那个女性艰难生存的环境里去养育她的两个孩子。直到最后,她最在乎的孩子都被逼到和她一样的境遇,她站起来了,坚强的做了自己,挺身反抗。
母亲是多么的伟大阿!可我们的母亲也只是一个个女人,一个个娇柔似水的女人,是我们让她们转成了战士,她们为我们阻挡风雨。
所以这神秘巨星不是尹希娅,而是尹希娅的母亲。
可我想说的是,不论尹希娅或是他的母亲,甚至是我们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女人,都就应站起来做自己,勇敢地说不,勇敢地去摆脱让自己窒息的环境,勇敢地去做梦,否则就像尹希娅说的,如果连做梦的权利都没有了,那醒着与睡着有什么区别呢?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女人们要相信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