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观后感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精选4篇)

发布人:收集 发布时间:2024-04-22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篇1

每一个男孩儿的童年,都怀揣着一个英雄般的梦想;每一个男孩儿的心中,也永驻着一名无畏的勇士。

伴随着旋律地响起,两个调皮的顽童进入到了屏幕画面,他们都怀揣着能够成为一名英雄的梦想,也梦想着能够有朝一日驾驶着真正的战机在天空中翱翔。时过境迁,当初年幼无知的兄弟俩,终于实现了自己孩童时的梦想,二人都顺利地加入到了美国某空军基地。而接下来的故事,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电影《珍珠港》,你可以简单的给它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前半段的叙事,另一部分为后半段的战争。乍眼一看,你或许会觉得它原来是这么的简单啊,但你错了,其实在这里面真的很不简单。前半部分的叙事还包含着Rafe(本阿弗莱克饰)与Evelyn(凯特贝金赛尔饰)的美丽邂逅;Rafe的军事调离;Rafe遇难后的重生,以及Evelyn与Danny(乔什哈奈特饰)的爱恋。影片仅在这一部分就停留了近85分钟左右,而给观影者留下的印象是:优美,温馨,舒适,还有就是相对于后半段的故事而言,前半段的节奏略显得慢了一些。

整部影片片长共184分钟,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Bay)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了后半段的战争中。这一部分的剧情,我相信即便我不做过多的介绍,你们也定能够略想起一二来,毕竟这是这部电影的高潮,也是此部影片的精髓之处。气势恢宏的电影配乐,震撼又宏大的轰炸场面,都是电影《珍珠港》给我留下的印象。而整部影片也正是通过这种跌宕起伏的形式,深深地吸引着,迷恋着前来观看的每一个人,他将这柔与刚很巧妙地捏合在了一起。

记得,第一次观看《珍珠港》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这里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年龄),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无非就是图一种乐呵,你说他当时真的就能读出其中的涵义吗?真的就能看出这里使用了什么电影技巧吗?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前,谁都不是专家。还记得那时的我,看的很高兴,看的很痛快,也同时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抗日情怀,心中默默地嘀咕着“打他,往死里打。”孩子嘛,就是这么的天真。过去了这么多年以后,当再次重拾这部经典时,由于伴随着社会以及自身的成长,或许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天真和无邪,但影片所带来的那份优美,温馨,依旧是这般地熟悉,看完后也还会不禁真心地赞美与分享。这就是电影,一部好电影的力量。

说,喜欢、迷恋于《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也都会喜欢此部电影,因为她(这里,请允许我使用这个“她”)们都是那种场面气势恢宏,画面唯美细致,爱情浪漫凄美,电影配乐又大气悠扬的作品。对于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Bay)来说,他最为擅长的便是在画面处理上的技术,而对于像《珍珠港》这样的狂轰乱炸的爆破画面,可以说他很为得心应手,举个被我们所熟知的例子吧,电影《变形金刚》系列就是一个很为典型的作品。但是,对于《珍珠港》来说,她所获得的评价可谓是褒奖不一,有像我这样很容易入戏,并且赤裸裸地爱上这部影片的赞美者,也有一些持客观态度的批判者,说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Bay)将这种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错误地把观影者导向到了与应反思历史、缅怀先烈的对立面,说不应该为一场乱世里“乱爱”的曲折多磨而垂泪揪心,为无数航母、飞机被炸开了花而拍手称快。还有说这违背了历史,毁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其实说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嘛,有的人务实求真,有的则是享受沉浸。即便说他在故事的叙述上还略欠缺些火候,但是,我觉得仅凭着那震撼的轰炸场面以及那大气的电影配乐足以给此部影片高分甚是满分。

既然提到了电影配乐,我可以用“绝妙”与“精致”这两个词来作形容,而且我也相信,对于每一位喜欢音乐,喜欢电影原声乐的人来说,《珍珠港》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是那么的无与伦比,精致之极。现在你们所听到的这首歌曲正是选自于《珍珠港》的片尾曲:ThereYou’llBe.其实,当初在选择作为我这篇文字的背景音乐时也很纠结,因为很难割舍其中的任意一个。之所以选择ThereYou’llBe,是因为在片中,它担任着电影的收尾工作,一部好的电影,一部恢宏的影片,哪能败于这最后一步呢。而这首歌曲,你若能投入于其中,你便会发现,在观看《珍珠港》时,不论你是置身于一流的电影院之中,还是宅在你那温馨的小窝里,你同样都能感受到那种大场面的氛围,犹如一部大戏的谢幕一般。

我说,其实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个人觉得,写起影评来还是挺不好写的。因为,这里面的很多内容要你去抒发下自己的感情,你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虽然在观看的时候很有感触,很投入,但真到动笔写起来的时候还是挺不好往下写的,毕竟这里面的很多事情,故事都是我们自身未曾经历过的。说围绕着一些纯技术流儿去写,我本身也不是搞电影的,在很多专业性的术语上根本也讲不明白,所以,就这样,写着写着,就成篇咯,真的很神奇。这或许就是一部好电影的魅力。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篇2

偶然看到珍珠港,让我震撼!一部能够深刻打动我的片子。有纯粹的爱情、坚实的友情、还有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战争场面。几度让我眼睛发酸泪流不止。有的场景我甚至感同身受继而痛彻心扉。

电影开始是两个酷爱飞行的小孩子,他们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雷夫与丹尼,一个胆大,一个懦弱,雷夫永远保护着丹尼,而丹尼永远是那个被保护的角色。接着就是二人都成为飞行员,在体检时雷夫遇到美丽聪慧的护士伊芙琳,雷夫因为不识字差点体检不合格,而一句不要折断我的翅膀打动了伊芙琳让他无法拒绝雷夫的请求,在他的体检表上盖上了合格,他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成为飞行员开战斗机是雷夫的梦想,他自愿去英国参战,结果飞机在战斗中坠海,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在临走时他答应伊芙琳会活着回来并把伊芙琳交给丹尼照顾,一个是最好的兄弟,一个是心爱的女人,在接到他牺牲的消息时都痛不欲生,因为他们都爱雷夫,两人一起怀念他,在相互慰藉中产生了爱情,并决定放下痛苦,开始新的生活。而雷夫并没有死,几个月后他出现在伊芙琳面前的那一刻伊芙琳心情复杂,因为她怀孕了。就在三个人沉浸在尴尬中时,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美国受到重创,近两千人被困在军舰里沉入海底,美国陷入了困境,失去了信心。

雷夫和丹尼驾驶战机予以还击,两个人在空中像神鹰一样,配合的天衣无缝,别人问丹尼是谁教你的绝技,他指了指雷夫,两个人冰释前嫌,还是最好的兄弟。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篇3

从雷夫、丹尼和伊夫琳三个人物的迭宕的爱情故事里,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真正的人情,真正的人性,体会到了真爱的可贵。包括那个黑人厨师的塑造,从船上的拳击到从没有开过枪的他用机枪打下日寇飞机,无不自然流畅的表演使我们看到,不管在失败的痛苦、平和枯燥的生活和胜利的辉煌中,人情无处不在,爱情与人同行。那种真情打动着人们,唤醒着人们,让我们珍视每天发生在周围的点点滴滴。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将会长久地铭记我心,日本空袭已经结束,消息传来,华盛顿立即召开会议,在会议中,作为总统的罗斯福为了反驳一名高级军官“空袭东京是不可能”的消极论调,使出浑身力气走下轮椅直立身体,看着他扭曲涨红的脸,我一时间就热血沸腾了起来。同样令我震撼的镜头是在准备空袭东京前,军官给飞行员作最后一次动员,意志不坚定的可以退出这场行动,在他一句“不怕死的向前一步”之后,我们看到的镜头上是一群英姿勃勃的美国飞行员迈着雄健的步伐向我们起来,这样的镜头我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可是,我却忍不住为此而感动!

《珍珠港》从小人物的人性情感出发来看待这场战争,比较能让普通观众为之动容。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篇4

这部影片不仅仅体现了爱情的伟大,还体现了友谊的伟大。

丹尼得知雷夫坠机消息时意志低沉,他回味与雷夫之间的感情时,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包含伤感,包含对雷夫无尽的思念;当他得知雷夫活着回来时,他又兴奋又不知所措的感情流露,体现了他一面是爱情一面是友谊的左右为难。而另一方面当雷夫知道丹尼抢走了自己最爱的人伊夫琳时他非常生气,然而当战争开始后他一如既往的鼓励他,支持他,指点他逃过敌机的围追;当油耗尽被迫降落,发现有日本军队,他大声的通知“丹尼不要降落有日本军队”他跟本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死却希望好友能够安全;甚至在丹尼的飞机坠落时,他不顾枪林弹雨,冲过去救他,却忘了周围的日本人,最终被包围,而精彩的还有后面,当他看见丹尼被捆,一心想着救他,用枪射死正在捆丹尼的人却忘了自己在敌人的枪口下,另一方面,丹尼看见雷夫即将被射死挺身挡了雷夫的身体而牺牲……

如果这些都不能说明友谊的话,那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感情才算真正的友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