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学校有要求阅读红色书籍,我就看了曲波写的《林海雪原》。这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纪实类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书中主要讲述一支出没于东北林海区域的小分队为保护被残害的普通的百姓,与当地国民x残留分子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给我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x敌对分子英勇对战的壮丽画面。
全书第一句就是“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由此不难看出纪念战友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既然是纪实类的小说就要提到当时的背景:1946年冬天,国民x的主力重兵压向东北,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以及惯匪、地主等土匪武装“中央先遣挺进军”在解放军后方作乱,使解放军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主力,到北满肃清匪患,巩固后方。当时作者和他在书中所写的战友们,便数度深入林海雪原,和许家父子、马希山、坐山雕、李德林、谢文东等匪周旋。在周旋中锻炼了他们自己,在战术上、军事技术上,他们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歼灭。
读《林海雪原》感触最深的就是书中几个人物对组织的认识,他们对于命令的`服从以及对任务的执行能力是我们这代年轻人所应该学习的。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他们心中有一把火,一个信念,就是真正地解放人民,这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来。在风里来、雪里去的点点滴滴下,一个小分队所展现出的凝聚力以及战斗力超越了一切。正因如此,他们能取得对国民x敌对分子的胜利。
《林海雪原》,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
意犹未尽,每每回味书中的作战情节,总免不了一阵心潮澎湃。在成为新时代开拓者的我们之于为乡亲们创造新生活的他们,我们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是否有同样高的热情,这必将在日后时常敦促我。
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怀着澎湃的心情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凝视着封面上的“林海雪原”四个大字,在我眼里它们是由火热的鲜血凝聚而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艳丽了。久久地凝视,一位位和蔼可亲的老战士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为着理想,为着信仰,为着祖国伟大的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此时的雪似乎已经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了。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并不可怕,鲜血——更是为了他们热爱的土地,为着他们可亲可敬的乡亲们流的,它见证了一颗颗赤子之心,它的脉搏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中蠢蠢欲动。狂卷的风,密集的枪林弹雨,都吓不退他们,因为,他们心中燃烧着一把火,一个理想——真正地解放人民,使他们在逆境中站起来,直至最后的胜利。
他们勇敢地追求着自己人生的目标,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唯有拼过,努力过,才不会遗憾。这不是正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吗?虽然他最后失败了,只是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具白骨,抑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的眼里,他在精神上是永远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因为他们不明白倾尽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觉,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更没有这样的理想。
邓小平爷爷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没有信仰的人,就会对自己要走的路而感到茫然。如果没有理想,莱特兄弟就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如果没有理想,袁隆平就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如果没有理想,又哪里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变化;如果没有理想,中国就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与其他国家争夺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人生乃是一条漫漫长路,充满荆棘与考验。有许多困难,我们会对自己说尽力而为就足够了,可却发现尽力而为远远不够。有时为了理想,将历经多少沧桑岁月。
只有知道了通往今天的路,
我们才能清楚而有智地规划未来。
记得2008年暑假,我开始备战第一次琵琶考级,面对神情严肃的考官,没有经验的`我紧张得不行。整整三大面的谱子,无论我如何用心地花大量时间去背谱,总是没有进展。一直拖到考级的那一天,不仅谱子背不熟,在音乐的强弱,动作,音乐表现能力上就更不用说了。最后带给我的就是一张印着“不合格”的白纸,白纸黑字“不合格”显得格外扎眼。这一次的失利,在我的琵琶学习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阴影,那段时间,我几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林海雪原》这本书。静静地翻阅,细细地品读书中人物为了理想而竭尽全力,坚持不懈的故事,一下子感悟了很多。战士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竭尽全力地努力着——而我呢,若是也为自己的理想而竭尽全力地努力,想必也会成功吧!我默默地鼓励着自己。每一个晚上,我都会静下心来,捧着琵琶坐在窗前,竭尽全力地为自己练习,竭尽全力地为心灵演奏。战士们理想的力量激励着我,终于,在今年的琵琶分级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是一股勇气,一股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为了实现理想而竭尽全力的勇气。尽管有时,乌云遮挡住了蓝天,困难遮住了通往实现理想的道路,但是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新依旧,白鸽挂着风铃没入远空,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不断闪烁。人类的理想不停,信仰不停。依稀间,昨天的理想也是我今天的导航。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等人不畏严寒,无惧牺牲,在茫茫林海雪原中与国党残匪斗智斗勇;谱写了“槽头炸马”“奶头山围歼战”“调虎离山”“智取威虎山”等精彩的故事,塑造了英勇俊俏的少剑波,有胆有谋的杨子荣,骁勇威猛的刘勋苍,坚韧忠诚的孙达等英雄。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对他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敬的乡亲们所流的'。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雨中一次次站起,直到最后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给人民一个安定的生活。
我身边就是有许多这样的人,如清洁工、警察,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服务。夏天,正当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小草弟弟和小花妹妹都耷拉着脑袋,树叶都被晒蔫了,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啦,热死啦!”我呆着空调房间里一边吃着冰激凌,一边吹凉风,还嫌热的时候,此时,他们正头顶着烈日,还在工作,豆大般的汗珠从他们的脸边划过,他们全然不顾。冬天,寒风刺骨,呼呼的北风无情地刮着,还漫天飘着鹅毛般的大雪,我躲在暖暖的被窝里迟迟不肯起来,可是,他们却已早早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大家都很熟悉的叶欣又何尝不是呢?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的一些地区流行。护士长叶欣身先士卒,不怕危险,不顾疲劳,放弃休息,与非典昼夜搏斗的过程中,抢救患者,保护同事,不幸被感染。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留给人们的是永远的微笑!邓稼先、陈洪光、李晓红……他们也拥有这种无私无畏、竭诚奉献的精神。
细细品味《林海雪原》你会发现,它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了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依稀间,昨天也是今天的导航,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