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观后感

《万水千山》观后感(精选2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5-02

《万水千山》观后感篇1

电影《万水千山》是一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走草地的革命史迹。每一件都是一幕幕感人的图画。长征不仅是世界的奇迹,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情,从这当中我们看见了中国红军的坚强、无畏、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这是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无法相比的,只有我们中国的军队才具有这样的素质和品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有无数忧国忧民,不殚前驱的有志之士。他们或是崛起阡陌之中的`"匹夫",或是剥削阶级的逆子贰臣,几十年的苦战,千千万万的人牺牲,终于在千疮百孔的国土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然而,如今有个别人躺在"席梦思"上,报怨运气不佳,偏不问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几分辛苦。有些人觉得享受的时候到了,喊出"高消费"的口号;有些人为"八大件"奔波,展开了"比阔"的竞争;有些人口袋鼓了,手脚大了,头脑也热了,早把勤俭作风抛到九霄云外。更有甚者,随即喊出"全盘西化"的调子,想把自己变成寄生虫。这确实是忘了过去,忘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忘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我们生在今天这个飞跃的时代,勇于奋斗者得发展,反之,则堕落,哪怕有短暂的停滞,也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布满荆棘,也可能会遇到暴风雨和雷电,而它前面确有一个鲜花盛开的伊甸园;另一条平坦易行,更无风险,可等待我们的是横崖断壁。我们当然选择前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为发展历史,不愧为创造历史的一代。

倘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先天下之忧而忧",赋予自己"兴国"的使命,那么,我们写下来留给后人的,将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这一些都要靠一种精神--一种红军长征坚强、勇敢的精神!也就是革命前辈艰苦朴素、不断奋斗的精神。

《万水千山》观后感篇2

我时常在想,老电影为什么会是佳作呢?看了这部《万水千山》后,想法又明确了些。

道具上当然没的说,和现在没什么差别,在军服上要好些,红军的制服颜色不一,补补丁丁,不像现在的电影里的那些,新得像是刚拆包装似的,一看就很不舒服。

但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人的塑造上,别的不说,这部电影是描写红军先锋一个团的,出现的最高领导就是团长,而与之类似的当今电影《我的长征》,明明只是描写一名士兵,主席和总理却出现了好几次,出现也就出现吧,还把一些教科书上要交代的东西脱口而出,你当我们是不看书的呀??

更大的差距体现在士兵群众演员的塑造上,过去的电影里的士兵们看上去是活的,现在的'却是“死”的,一看就是在背台词,面部表情不生动。《万》中,红军战士们几次说道:“走走走,我们到底要去哪。”副营长说:“你倒是来教训教训我这落后份子。”红军小战士他爹说道:“长征何时是个头,说是要亢抗日连个鬼子的影子也看不见。”这些情节在现在的红军题材电影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红军战士也是人,不可能表现得很高觉悟,战场上士兵发发牢骚很正常,偏偏现在的电影里这点就表现得很假。其实吧,现在拍电影肯定比五、六十年代禁忌要少许多,但结果拍出来的东西反而更假了,这是什么原因?归根到底是导演的问题

电影里也出现了女角色,副营长的妹妹,形象生动鲜明,不像现在某些电影里的女战士是个只知道谈恋爱的花痴,我就搞不懂你整那么多火线恋爱的情节干嘛呢,自娱自乐?《万》里的营长同志似乎也许对妹子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在战场的他会一有机会就整这一门心思么?顶多也就偶尔关照一下。

吐槽无力,应该算是不可复制的时代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