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观后感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8篇)

发布人: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6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1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回顾整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对战争场面的着墨不多,导演更钟情于通过战争前和战争后的日常生活来表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英雄人物。他们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他们更是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对家人深深的牵挂和依恋,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甘愿抛下一切冲进枪林弹雨中,为中华民族、为中华儿女无私奉献、矢志不渝,这才是平凡英雄身上最让人敬佩和感动的闪光点与共情点。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2

有这样几个人:他们有的来自家庭条件极为困难的农村,有的出生就在大城市过着富裕的生活,有的已成家立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英雄,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大英雄。这些英雄人物出自谢晋导演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九连战士们担任尖刀排英勇奋战的故事。影片中有许多情节让人感动:战士们爱戴的连长梁三喜同志,在攻占主峰时为了掩护战友,为国捐躯;心直口快的副连长勒开来同志,在前线战士们严重缺水时,不惜生命危险以及违反战场纪律的处罚,为同志们带来甘蔗,带来胜利的希望,自己却壮烈牺牲;“小北京”同志在战斗过程中,打了两响哑炮,被敌人射中,不幸牺牲。在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他是军长唯一的儿子,却没有因为出身不同,仍然站在了前线。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梁三喜同志。作为一个基层连长,在和平生活中,他是非常受人们爱戴的兄长、好同志。他的家境贫穷,平时不舍得乱花钱,回家探亲,都是战友把皮鞋借给他穿,自己的孩子满月了,也没有给孩子买奶粉,就连他的妻子和母亲来参加葬礼,也是带着孩子长途跋涉十五天赶来的。尽管这样,生前他曾写信告诉妻子,如果自己牺牲了,让她用自己的抚恤金和卖掉家里唯一一头猪的钱,也要把生前欠的账单还清。“人死,账不能死”!他所留下的遗物,也只有一件自己舍不得穿的军大衣以及他和妻子唯一的定情信物——拨浪鼓。他,一位平民老百姓,一位勤俭节约、生活朴实的连长,却死得悄无声息,死得光荣……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我认为梁三喜就是重于泰山的那个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每个鲜活人物,有的来自大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但他们在战场上,都用无私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奋勇杀敌,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安宁和平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在幸福中成长的学生,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以此来告慰像梁三喜同志这样的先烈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3

经历过极端狂热的革命年代,意义的虚空催逼出人们探寻人文精神内核的现实焦灼。《高山下的花环》就诞生于这样的一个历史转折期,它回应了时代的呼唤,同时以包含反讽的叙事,重新审视了“何为英雄?”以及“支撑着人们走向光明未来的精神力量到底是什么?”等一系列时代关切的重要问题。

主人公赵蒙生将自我作为他者进行审视,对背离信仰的那一部分“自我”极尽嘲讽之能事,这种生发于自我内部的深层解构,使得批判与自我更生更具本源性的力量。小说所揭露的,无论是“以权谋私”“曲线就业”,还是后辈子弟的“腐化堕落”,都不再是讳莫如深的问题。十七年时期以来所推崇的人物“高大全”、政治“唱高调”也被主人公赵蒙生所摒弃。革命胜利之时,不再有高于一切的`“宣言”和“主义”,聚光灯打向的是每一个“屹立不倒”的英雄,是文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那一个时代的热血与峥嵘。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4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那个“吃米费粮,穿衣费布”的大汉——梁三喜。他在自己的遗书上写的那些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人穷不能志短”,更是让我十分的敬佩他。

遗书是心灵明亮的窗户,而有些人则在他身上,反衬出了冷血的一面。梁三喜的遗书中所说的遗产,只不过是一些抚恤金和一件军大衣罢了。这些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简直不敢想像。我们心中的遗产都是什么房子啊、大把金钱啊、车子啊。可见,我们现在的人有多么看重于物质享受啊!而梁三喜的遗书中,饱含的那股情,岂还是遗书?都说“家书抵万金”,而这份家书,又何止万金?

当然,其他的人也令我非常感动。靳开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战士们的战斗力,而到头来却是连一个荣誉都没有。难道他的功不大于过吗?难道偷甘蔗,比一整个连的人命还要重要吗?还有“小北京”,他是那么的聪明才干,可是偏偏就这样被两枚臭蛋夺去了生命。还有……

到这里,我还有许多话要讲。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悲楚,更多的是悲哀!我认为英雄不一定要牺牲,但即使牺牲,也不能像“小北京”一样牺牲得不值得,也不应该像靳开来一样小过没过大功。他们是英雄,实实在在的英雄。是不拘小节的,爱国的英雄。

我欣赏“这种英雄”。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5

平凡的岁月,不少平凡的英雄;峥嵘的年代,更不缺硝烟中的英魂。《高山下的花环》观看已久,每一个镜头却仍历历在目。它以最精简的手笔,最朴实的镜头,带我们穿越时空,看向那硝烟滚滚的时代。

面对战争,并非人人都生来是英雄。指导员赵蒙生也曾企图逃避,他畏惧,他迷茫,这也正是未经历战争的大多数人的写照。可战火与死亡不会因此消退,而是逼迫人们成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少英雄都是这样历练而来。面对生死的离别,情同手足的兄弟牺牲,再怯懦的灵魂也会觉醒,再柔弱的羔羊也会咆哮。而放眼未来,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战争却并不曾远去。我们未历经死亡,但我们有军人的血性;我们或许畏惧伤亡,但我们绝不退缩;我们并非生来英雄,但浓烈的硝烟终会带给我们重生。

面对战争,人人又都生来是英雄。无论是心直口快的靳开来,还是无私奉献的梁三喜,他们都在时代的洪流下被推向战争。每一名战士身后都有幸福的家庭,牵挂的父母,可面对战争,他们都义无反顾的放下一切,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靳开来说:“干了这碗酒,烈士陵园见!”面对生死未卜的战争,为了身后千千万万家灯火,无数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与生命将“英雄”刻印在祖国边疆。

战争残酷,却也造就了烈士真情。面对断水的危机,副连长靳开来冒着违反纪律的风险为战士砍甘蔗,也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这“生命之水”解决了连队的燃眉之急,为部队的胜利铺平了道路。面对战争的爆发,雷师长义无反顾的将独子“北京”送上战场。他才华横溢,却又默默奉献,虽然年少,却斗志高远。这样优秀的人才,并没有摆架子,比后台,而是扎实工作,立根基层,却不幸牺牲在战场。在战争年代里,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做为中流砥柱,我们的部队才会在千百次战斗中攻坚克难,带领全国走向胜利。

当然,英雄史诗永远传唱,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血与痛的教训。赵蒙生的母亲曾数次力图调动儿子远离战争;组织领导因不喜靳开来的心直口快而扣去他烈士名誉;“北京”甚至为两颗早已过时的臭弹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些我们都不能忘记。即使是在新时代的当下,这样的情节也时有发生:位高权重的官员为孩子“开后门”;喜欢甜言蜜语的领导厌恶真正有益的逆耳忠言;日常后勤的疏忽令战士们在训练中伤病百出…站在时代的浪潮前,我们更应铭记历史,铭记这些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一支强大的军队,永远是一支善于总结的军队,只有克服这些陋习,肃清军队风气,才能使我们走的更高更远。

身为新时代的军人,我们肩负祖国建设的重担。我们或许并非生来英雄,但定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争当英雄。我们要将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奉献与拼搏记在心间。无论是在硝烟中浴血的战士,抑或在和平时期为国奋斗的百姓,他们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教会我们中国人的自豪,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牢记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传承先辈的意志与精神,祖国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定会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6

战争虽残酷,却也造就烈士真情。面对着断水的危机,副连长冒违纪为战士砍甘蔗,也最终献出生命。正是这“生命之水”解决了连队的燃眉之急,为部队的胜利铺平了道路。面对战争爆发,雷师长义无反顾的将独子“北京”送上战场。他才华横溢,却又默默奉献。虽然年少,却斗志高远。这样优秀的人才,并没有摆架子、比后台,而是扎实工作,立根基层,却不幸牺牲在战场。在战争年代里,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作为中流砥柱,我们的部队才会在千百次战斗中攻坚克难,带领全国走向胜利。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7

20XX年9月30日下午,在公司领导的安排下,共同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一开始并没有理解这个电影名,直到最后镜头拉长,在高山上,军烈家属离开墓园,军长行起军礼,那一排排花环下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荡漾在天空,烈士们虽已去,但仍然驻守高岗,守卫国家,身先士卒。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敬意。同时,对影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也产生更多感慨,很多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中值得学习的榜样。

作为生产一线管理员,要像梁三喜(连长)一样的做一个正直、关心下属的人,敢于担当。我们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公司需要我们的时候,要勇于主动站起来,为公司添砖加瓦。懂得培养员工,树立榜样。在团队中也培养像靳开来(排长)一样的心直口快,做实事、正直、有正义感的人,团队亲和力更高;但不得满腹牢骚、抱怨,不作为。

生产一线员工学历参差不齐,年龄大小不均,作为基层管理员的我更加要工作作风端正,对员工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进公司时有背景的,到岗后应做好相关培训,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绝不为任何人开后门。凡事都细致观察,若发现员工思想、心思有动态时应及时沟通、交流、引导。绝不做自私、没有责任感的人,带领团队共同进步。

当然,作为基层管理者,也得学会沉着冷静和智慧的一面。当员工犯错时,可能会十分愤懑,此时要学会三思,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一个人做出勇敢的决定时,也是一次人格升华的决定,这个决定会让我们在之后的经历中,除却了懦弱、逃避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英勇、也越来越令人尊敬。

工作业余时间大家可以开怀畅谈,和蔼可亲,接地气,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为尊敬。团队像亲兄妹一样,面对问题共同克服。影片中连长对指导员的一句话:“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我们平时也在说:“家是国的家,国是千万家”,只有国家存在,我们才在。我们才有生存的价值,我们才有创造的机会。

我们要珍惜和平、缅怀先烈、珍爱家庭、热爱祖国!同时,也要珍惜公司,热爱工作。对工作热情饱满,勇于挑战,不畏艰辛,时刻牢记公司使命,共同为景峰医药的发展壮大而努力奋斗。

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8

10月2日下午,根据安排,我队全体官兵组织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教育专题片。该片生动展示了战争情况下,战士们为保卫祖国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启示我们: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牢记“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这一道理。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述了战争情况下人物特点及事例,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身上,老百姓身上。影片中许多情节让人触动:梁大娘的三个儿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文革时被坏人整死了,老三反击战牺牲;将军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老一辈农民子弟兵的战斗素养和奉献精神……还有人物个性刻画最为鲜明的靳开来,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营男子汉应该背负的责任和担当,要具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意志,要有坚决完成任务的毅力和决心。

观看完毕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表达的情感始终打动着我,战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挚而热烈。作为一名消防人,我们应缅怀先烈。我们要牢记保家卫国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讲规矩,继续发扬湘潭消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绽放消防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