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观后感

观《长津湖》有感(精选7篇)

发布人: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6

观《长津湖》有感篇1

国庆节是庆祝新中国诞生的节日,每逢国庆,有的人去旅游,有的人回老家,今年国庆我看了一部和抗美援朝有关的电影《长津湖》。

这部电影讲述了鸭绿江边一户渔猎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战死了,老二当上了连长,老三在家打鱼。老二伍千里是解放军战士,开国大典后本以为没仗打了,于是就去探家。不料凌晨接到通知紧急集合,伍千里便准备回部队。临走前,弟弟伍万里也想跟着二哥去,二哥没答应。而他不知怎么的,自己混进了七连。兄弟俩在战场配合默契,奋勇杀敌。天气非常寒冷,但大家仍然乐观积极。为了鼓舞士气,大家还常常互相开个玩笑,活跃气氛。

最令人感动的是,潜伏部队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埋伏在雪堆里一动也不动,最后全部活活冻死在雪里。他们保家卫国的精神,就连美国军官也被深深打动。美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他们。一位美国军官看到他们,心里既感慨又敬佩。他对中国冻死的战士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最终,美军在停战协议中签字,中国军人高呼胜利。

这部电影不仅给观众们呈现出战场的艰苦,场面的宏大以及美军的先进,更加突出了中国志愿军乐观、积极的态度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这是我感到最有价值的一次观景,它告诉了我们: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如果不是前辈们为我们这一代流血牺牲,我们现在可能仍遭受外来侵略者蹂躏。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观《长津湖》有感篇2

前段时间,叔叔带我和姐姐去电影院看了长达三小时的《长津湖》,在观看时,我发现许多人都泪流满面,当然也包括我。

电影的情节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主人公的父母生下了三个孩子,并取名于为五百里、五千里和五万里。五百里是在抗美援朝时打仗牺牲的,五千里把五百里的骨灰带回老家时,上级又有新的任务分配给他,他只好离开家乡重新跨过鸭绿江。

出发后,没想到弟弟五万里也跟来了,还被组织分配到了五千里一起。五千里是团里的团长,在打仗时他发现,虽然五万里只是个乳臭未干的男孩,但是因为在村子里他经常打弹弓,所以打枪也很准。在激烈的战斗中,五万里发挥了他枪法准的优势,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伤亡也很大,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当我看到志愿军战士在下雪天只吃一个冻土豆时,我的心不禁一颤。在寒风刺骨的大雪里,吃一个冰土豆就算吃了一餐,我看到当时五万里的牙都咬出血,可见当做的物资是多么的紧缺。而此时此刻,美军正在过感恩节,他们吃着火鸡,喝着美酒,这和志愿军战士形成了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而且这是拍电影,拍电影都这么艰苦,真实的朝鲜战场肯定比这个还艰苦,说不定连冻土豆也吃不上。

想到这些,我就觉得五百里、五千里和五万里真是太伟大了。这些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卫祖国,心甘情愿地吃冰土豆,甚至抛头颅、洒热血。我觉得我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如果没有他们打仗,哪来的新中国?如果没有他们牺牲,哪来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了建设好祖国,保卫好祖国。

观《长津湖》有感篇3

10月9日,我带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观看电影《长津湖》。

电影是从美帝国主义挑起朝鲜战争开始,美军战机轰炸中国边境,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工业水平落后,物资和装备严重匮乏。但是为了新中国的未来,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参与长津湖战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七连的新兵伍万里,他的一份检讨书,因为部分不会写的字用圈代替,被余从戎戏读成“蛋讨书”,一开始让我觉得搞笑,再想想让我深思。他才十几岁,本应该是在读书的年龄,但是他却没有读书,面对敌人的入侵,他能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在前往朝鲜战场的路上,为了躲避敌机的侦擦,他们有时躺在地上、有时躲在雪里,哪怕是被机枪扫射,也是屹然不动。在前进的途中,他们接到了一个护送电台的艰巨任务,电台是指挥部与前线联系的重要桥梁,如果没有电台,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将无法得到准确的作战信息,他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护送电台和译电员到志愿军指挥部。在护送的途中遭遇了敌人疯狂阻杀,面对美军的.飞机坦克,志愿军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务,最终成功的将电台与译电员安全送往指挥部。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杨根思连长说过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在这种永不言弃的信念下,他带领一个连队,阻挡了美军七次突围,为大部队争取了时间,为胜利争取了时间。在第八次突围中,他们连队打到剩下最后一人,最终抱着炸药包与几十个敌人同归于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电影结束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电影院。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志愿军战士们背井离乡,在极端严寒的天气,没有食物、棉衣补给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美军战斗。他们不畏生死,守卫着国家的尊严,守卫着人民的和平。

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是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长津湖》有感篇4

不要将他们的牺牲视为理所当然,我这样提醒自己。

周一的晚上六点我去看了《长津湖》,有太多的感慨。不管是美国先进的武器,还是恶劣险峻的环境,都打不倒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动摇不了要将美国赶出鸭绿江的决心。

坐在电影院里,我眼前闪现出一幕幕军人浴血奋战的画面。无情的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穿过他们的胸膛,我看着心疼极了。他们也只是血肉之躯,没有金刚不坏的身体,怎么不疼呢?

美军在撤退的路上,看见许多中国军人的身影,一开始惊恐不安,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催泪的画面,人民英雄在严寒的天气中被彻底冻僵了,大雪铺在了他们的身躯和脸颊上,但他们的枪口依然坚定的指着敌人的方向,好像随时准备发起攻击一样。看到这一幕,美军最高指挥官对着中国志愿军庄重的敬了个礼,并说“有这样决心的人,我们又怎么能打得过?”

也许电影中一个士兵的台词给了我答案,他说:“我女儿问我,为什么要去打这场仗?就不能不打吗?其实仗总是要打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打,就是下一代人打。”是啊,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是为了给后来的我们留下一个没有硝烟弥漫的生活。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你是为我而死。”我敬爱的先辈啊,我不能忘记在七十多年前风华正茂的你们曾为我们拼过命,谢谢你们誓死捍卫我们的国家!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观《长津湖》有感篇5

1950年,朝鲜和韩国发生统一战争,美国出兵朝鲜半岛,联合韩国,攻打朝鲜,朝鲜节节败退。朝鲜就在中国东北的大门口。如果朝鲜被打下,相当于中国家门口就蹲了只大老虎美国。美国时时刻刻威胁在刚成立的新中国。

《长津湖》这部电影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题材,描绘中国军队的坚强。让中国人民有了安全感,让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知道国家的尊严是在战争中打出来的。

不说评分,光看电影中志愿军良好的秩序和整齐的步伐,就知道整个剧组为了拍这部电影用了多少精力。

我想起电影中的情节,志愿军为了护送译电员和电台去大榆洞,不知有多少战士因此阵亡。

电影中的主人公伍万里小时候很调皮,经常打水漂,不服从管教,但在战场上却英勇无比,手榴弹一扔一个准,实践了雷公告诉他的一句话:“让自己人瞧得起你不是本事,让敌人瞧得起你才是真本事。”

为了确保长津湖战斗的突然性,在前往长津湖中,我方发现直升机后,不是逃跑,而是把身体融入雪堆中。要是一般人,一定会冷得跳起来的。可是他们却忍着刺骨的冰冷,不发出一点动静。体现了中国志愿军毫不畏惧的意志力。一天一个冻僵的土豆还要省下来给伤员吃。

长津湖战斗打响时,一声令下,七连立刻冲了出去。为了胜利,他们奋不顾身,只管冲过去贴身肉搏,奋勇杀敌。为了胜利,好多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看见七连的本子上有好多红圈圈,我终于明白了,红圈圈里的人都是阵亡的战士。战斗结束后,伍万里深深的记住了,他是“七连第五百七十七名战士——伍万里”的真正含义。

当美国人看到我们潜伏的战士都冻成了冰雕时所说的:“这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对手”时,我很自豪,我为国家而自豪,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自豪,我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我想,中国这个国家,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知足,更要知道加倍努力。

现在,我们一起对志愿军烈士致敬。

观《长津湖》有感篇6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会做什么?放到现在,可能就是一个还在上学,甚至没有自己的目标,对人生很迷茫的孩子。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之时,也有可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长津湖》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电影主人公“伍万里”就是一个英雄。他本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孩子。可在那个战火还未平息的年代,他义无反顾地参军去了。现在的你是否设想过,自己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我国军队乘列车到达山谷时,美国侦察机来了,对于美军这样强大的对手,我们的军队临危不惧,在那样短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从列车上拿物资,只为能够在战争中有足够的资源储备。最后,列车被美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给炸毁了。那种场面,虽然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过,但不得不承认,那是真实存在的历史。

还有另外一个片段:晚上,我军与美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美军有坦克和炸弹,可我们只有枪和刀。面对这样威力强大的武器,我军战士没有丝毫泄气和惧怕。那次,伍万里第一次拿起枪开始杀敌。当时他只有十几岁,可想而知,这要克服多大的心理恐惧?

在零下40多度的寒冷天气,我们的军人没有厚棉衣穿,只能吃被冻得发硬的土豆。而美国军人却有大鱼大肉,看到这里我心里有一阵心酸,这些难以下咽的,甚至不能算作食物的东西,难道就是战士们用来填饱肚子的吗?

我们出生在和平的年代,这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可是现在仍有人不思进取。中国的建设需要人民的努力,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目标明确、心系祖国。而作为学生,我们的知识储备和道德素养正是使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基础。我们应时刻铭记中国历史,不能忘却!中国的未来应由我们来承担!

观《长津湖》有感篇7

相信大家对抗美援朝战争并不陌生,它是立国之战,最近上映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长津湖》。我看了后,深有感触。

本部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1950年,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军陆战一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发起总攻,摧毁了下碣隅机场,打败了如神圣般的陆战一师。

我认为最感人的一个片段是志愿军们攻打下碣隅机场。1950年11月27日,六个兵团发起总攻,前期非常顺利,战士们奋勇杀敌,但后期敌人反应过来,所有重火力上阵,志愿军们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有些战士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炸掉无坚不摧的坦克,这一幕幕让人无比心痛。我想说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雷睢生,他是第七穿插连的第十六名战士。当时在打扫战场时,美军的一架侦察机投下了一枚标识弹,美军看到标识弹后,便在下碣隅机场上空进行了炮火攻击,雷排长把标识弹拨出,放在一辆军用皮卡上,然后往下碣隅机场外移动,可惜,炮弹打中了雷排长驾驶的车,雷排长这种牺牲自己、救下团体的精神让我佩服。

志愿军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爹娘生的,他们把生命置后,把祖国放在第一。看到志愿军们被炮火轰击时,我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里流出来了,志愿军们“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的勇气与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钦佩,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我想到了我们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一切都离不开先辈们自我牺牲的精神。安息吧!先辈们,你们没有完成的使命,让我们帮你们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