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观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0字以上(4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31

拿破仑传读后感篇1

漆黑的夜晚,狂风大作,外面枪炮声不断,一位身材不高的军官在从容不迫地指挥战斗,他就是拿破仑。他的一生辉煌而又曲折,有辉煌的成功也有惨痛的失败,然而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拿破仑出身出破落的贵族家庭,有众多的兄弟姐妹,而他也从小就与其他小孩子不同,总是沉默寡言,自己在角落里看书,遥望大海。后来他进入军校,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从他身上我首先学到的是要拥有理想,并能够抓住机会取得成功。拿破仑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在年轻时便立下理想,梦想成为一统天下的社稷首领,他也把握住了机会,在大革命那个混乱的年代平步青云,成为了显赫一时的皇帝。在生活中或许也有许多人拥有远大的理想,却总是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那些人总是抱怨老天的不公,殊不知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把握住机会,金子总会发光,黄沙也掩盖不了你的光芒。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拿破仑的反抗精神。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拿破仑便是一个有反抗精神的人,在法国大革命中欧洲的各封建势力都在竭力遏制法国的革命。,此时,是拿破仑带领法国人民奋起反抗,打退外敌,让法国成功保留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拿破仑也成为了法国的英雄。

就在法国进入到鼎盛时期,拿破仑成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时,他的野心和欲望也迅速膨胀起来。他不满足于眼前的成果,继续率兵征战各地,法军的铁蹄践踏在欧洲大陆,也引起了被征服国人民的不满,法军陷入了民众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拿破仑不得不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最终在滑铁卢一役中一败涂地,拿破仑也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拿破仑的经历,然而也有许多人重蹈覆辙,像他一样最终败于自己的野心和永不满足的心。见好就收的道理每个人都明白,然而很少人能够在诱惑面前经受住考验,只有那些经受住考验,脚踏实地的人最终才会走向胜利的彼岸。

法国的布里昂曾说过,对于一个光辉灿烂的名字,只要略加思索就足以产生大批回忆录。拿破仑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他是功是过,他终究是一个战争天才,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伟人。让我们学习他的精神,吸取他的教训,在人生的路上阔步前行!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0字以上

拿破仑传读后感篇3

阅读不在别处。循着那些伟大的足迹,走进一个又一个的传奇。——题记

一提起拿破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滑铁卢”,这是一个失败的代名词。然而,如果单凭一次失败来定义拿破仑的一生,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是肤浅的,可笑的。

这个在波澜壮阔的法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小个子,带给人们无数的感动。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不平凡的经历让人震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法国,同样有一位孟母般伟大的母亲,她就是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亚。拿破仑生就一副蛮力,好打斗,好征服别人,而且颇具心机、足智多谋,经常沉迷在贪玩打斗中。父亲对他报以宽容的态度,唯有母亲对他要求严格,见到拿破仑顽皮就予以训斥甚至是打他。7岁的时候,拿破仑进入学校学习,但他冥顽不化,荒疏学业,甚至简单的数学题目都答不上来。他的母亲跟他说“拿破仑,你明白吗?一个人光有蛮力是不行的,还要有知识,有志向。只有胸怀远大的志向又具备了扎实的知识的人才能征服别人,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啊!”正是从那一刻起,拿破仑不再贪玩打斗,开始下功夫学习。他的母亲身上具备的吃苦耐劳、坚强刚毅,遇到困难坚忍不拔的品格,也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14年,当拿破仑被迫退位,被囚禁在厄尔巴岛的时候,也是他的母亲陪伴在他的身边,帮助他共度难关。可以说,拿破仑的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和最坚定的支持者,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他最无私的爱和亲情的温暖。

铁肩担道义,情义真英雄。

拿破仑的一生是一部和封建欧洲对抗的历史。在不断的军事斗争中,拿破仑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他总是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安危,冲在最前面。他激励士兵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士兵的背包中都有一柄元帅的节杖,问题就在于你们自己是不是勇敢作战,去把理想变成现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够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起将士们们的信心和决心,为了拿破仑的一枚勋章或是一个微笑,他们不惜赴汤蹈火。

有人说被战火洗礼过的人是冷血的,拿破仑却非如此。他体恤士兵,经常到军营中视察,在战斗中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一场战斗结束,面对着阵亡士兵的遗体,他会止不住悲伤,满含热泪。在击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一场战斗中,他的部下德赛不幸牺牲,拿破仑含泪说道:“如果能够再一次拥抱德赛,那该是多么美好啊”

拿破仑的柔情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拿破仑有过两任妻子,他都深爱过他们,但是当拿破仑事业陷入低谷的时候,他的妻子都背叛了他,对此,拿破仑不但没有追究他们,还给予她们最大的宽容,并且尽可能的为她们谋取幸福的生活,胸襟之广阔令人敬佩。拿破仑临死之前立的遗嘱也令人感动,他把自己的遗产赠与那些曾经与他共患难的下属,就连他记忆所及,在他的事业早期阶段为他服务过的人们也得到馈赠,在拿破仑生命最后几年他身边服侍他的侍从也得到了拿破仑不薄的遗赠。这位历经沧桑的铁骨军人身上散发出的柔情,他的感恩之情,让人感佩。

杨柳清泉谁与共,烈士暮年眼泪多

1815年,拿破仑最终没有抵挡住第七次反法同盟的进攻,兵败滑铁卢,“百日王朝”就此覆灭,拿破仑第二次退位,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战败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他感觉自己的角色扮演完了,他不再和命运抗争,他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英国。英国人不会再给他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把他流放到了离欧洲4000英里的圣赫勒拿岛上,派遣重兵看守他。

这位曾经震惊欧洲大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令敌人胆寒的法兰西皇帝,在孤岛上度过了6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最后被狡诈的英国人用慢性毒药害死,烈士暮年,处境凄凉。

拿破仑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法兰西---军队---先锋---”

《拿破仑传》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潸然泪下,眼泪夺眶而出。拿破仑死后,遵从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圣赫勒拿岛一处有清泉、两棵垂柳的幽谷中。拿破仑的一生,就此谢幕。

拿破仑最后的失败是他穷兵黩武,狂妄自大的结果,但他对法国,欧洲以及世界进步所作出的贡献,永远值得人们铭记。而他晚年的悲惨遭遇又让人深表同情。

请允许我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寄托我对拿破仑的哀思:这个最终把无数人的向往与思念引向南大西洋那块孤独的岩石的人,必将永远立于人类历史上千古不朽者的前列。

世界,请莫将他遗忘!

世界,不会将他遗忘!

拿破仑传读后感篇4

1769年8月15日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诞生了一位男婴,伴随着他的成长,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并且在后人口中一代又一代的传诵,不管是因为他的罪恶滔天,还是因为那些“丰功伟绩”,他就是拿破仑。

从书上不难读出,拿破仑小的时候独立性就很强了。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家人离开母亲从故乡出发前往法国。但是少年时代的拿破仑人生没有波澜起伏,直到军校的生活开始改变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的他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条件,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我为他这种卧薪尝胆的胆量而叹服。诚然,每个人都希望出人头地,但是又有谁能像拿破仑一样为了眼里的唯一目标登上帝位而不懈的奋斗再奋斗呢?

六年后,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他成为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由此看出,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不仅仅要胸怀大志,更要有知识作为基础,就像现在的我们,无论你制定了多少优良的计划,如果不付出实际行动,那些信誓旦旦的诺言只会随波而逝。

世界上大概有3种人,第一是没有计划,也无行动的慵懒者,他们永远不会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因为不是世界放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第二种便是计划行动只有其一的人,不管他们有多么的出色能干,只要是这样的漫无目的,他们的人生依旧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最后就是说到做到的人,通常这样的人会被人们记住,像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一样……而拿破仑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是的,这些看似恶劣的特点成为了他征服全欧洲的基石。

就现代来说,有野心的人不甘屈服于别人,拿破仑自己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我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为野心。野心是拿破仑如此奋斗的原动力,也是支撑他的铁蹄踏遍全欧洲的勇气。这就好像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呢,自己辛辛苦苦维持的一点尊严,被别人无情的踩了几下,整个人的骨气就没有了,最终命丧黄泉。是不是如果拿破仑没有野心,也就是个混迹于法国酒吧的醉鬼呢?

拿破仑的一生,都是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多次;在政治上,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和幻想,勤奋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为了光荣与梦想,像他那样,又有什么可以横亘在他面前呢?”寻着伟人的脚步,我们何惧前行!或许天妒其才,他终被囚于圣赫勒拿岛。我憎恨战争,但我承认拿破仑是真正的伟人,我们要永远铭记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