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图书借阅管理范例(3篇)

发布人: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9

图书借阅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流通,开架借阅,读者服务,科学管理。

图书馆将馆藏文献实行开架借阅,是当今图书馆服务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因其缩短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而普遍受到赞誉,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引不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开架借阅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现仅就我馆目前开架借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科学管理提出一些想法。

1、开架借阅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图书乱架、错架、“死书”现象严重

开架借阅后,由于流通量的增大,读者取书的随意性、乱架、错架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一些借阅率高的图书,如小说类、医学类、计算机类等,甚至陷于一种无序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部分读者不了解图书分类和排架规律,不知道图书乱架的危害性,没有习惯使用“代书板”,随意抽取、乱插图书。第二,部分读者入库查找图书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边选边换,将不需要的图书走到那放到那;个别读者出于私心将需要去因借阅量超出而不能借出的图书藏起来,致使这些书成为书架上找不到的“死书”。

借阅后,图书破损撕页现象时有发生。一是流通过程中自然损坏。由于开架借阅,图书在流通过程中上架下架的频率增加,书与书之间,书与架之间的相互摩擦,使用书自然破损率上升,比如掉页,丢皮、书标和条形码磨损等。二是流通过程中的人为损坏,个别读者缺乏爱护图书的意识,对口已所需图书的内容不去抄写、复印、而采取撕页的方式。

1.2图书错借现象严重

开架借阅后,图书馆应用自动化流通管理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过周中容易出现错借现象。主要是在借阅高峰期,时间紧,数量大,加之办理图书归还及超期罚款等多项事务,就比较容易分散工作人员不能正确识别读者身份,使读者所借图书没有及时间切换到个人账号上、电脑界面显示错借,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使图书馆通信息受到影响,并给开架借阅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3图书丢失现象严重

开架借阅后,图书丢失率比闭架高,即使配置于监测仪,还是难以避免。读者偷窃图书的原因之一。个别读者将书从书库的窗外抛出,有些读者觉得图书太贵或在外面买不到。又很喜欢,为了据为己有,做出了偷书行为;有些读者由于不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而受到管理人员的批评或由于偶尔受到处罚、因而心怀不满,于是有意将图书窃走,以泄私愤,达到报复的目的;还有些读者不仅事先预试想而且制定方案,包括研究偷书的时机和方法,一旦偷书成功,他们便带回去互相传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开架借阅模式的科学管理

怎样做好图书开架借阅工作呢,我认为管理人员首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认只到开架借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图书馆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的必然产物,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应看到利大于弊、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来解决。

2.1合理布局书库,建立健全导引标识

根据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图书馆馆藏书应按图书分类法的类目顺序布局合理的走向,书架的问题要合理,应是1.5米,而且每行书架不能太长、应为1列6组,这样读者查书时互不妨碍,也便于工作人员巡视,在书库入口处建立建全准确详细的标识平面图,标明开架书库的分布情况,同时书架上注明详细醒目的架标,使读者对自己所需图书一目了然。这样不但节省了读者选书的时间,而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2对新读者进行入馆教育

为了配合开架借阅工作,对刚入学的新读者,图书馆就需要对其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首要的就是“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包括有关规章制度,馆藏结构、布局及特点的教育。

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另外还可以采取勤工助学的方式,请一些素质好责任心强,热爱图书馆工作,学习勤奋的学生参与书库管理工作,一方面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另一方面起到教育读者爱护图书及尊重工作人员劳动的目的。

2.3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利用各种途径,如口头宣传、宣传栏、科报等相接合、详细介绍图书馆,介绍我馆有关规章制度、服务方式、馆藏目录以及检索方法等,对开架书库藏书排架方式、代书板的使用等方面做出介绍,有效防止乱架、减少盲目性。从许多案例得知“窃书不算偷”的思想,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形成爱书光荣、偷书、损书可耻的良好风气。

2.4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开架借阅工作需要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员,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信息的导航员,图书馆人员不仅要熟悉图书的摆放位置、复本量的多少、当前借阅情况,而且还应熟悉部分图书的内容、作者、并了解读者的专业、需求和心理,并能向他们充分地介绍馆藏,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准确、迅速、无误、有效地提供知识信息和良好的服务。

2.5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负责认真是做好流通借阅工作的前提。管理人员要树立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开架借阅中要努力做到,勤巡库、勤指导、勤整理、勤清扫、管理人员要随时调整各书架的疏密不均现象,防止由于某些书架的图书过于密集而拥挤一处,造成局部混乱的现象,另外,要在书库中放置书车,凡是读者在挑选图书过程中浏览后不愿借阅的图书管理人员队伍的责任心,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文献“乱架、破损、错借及丢失”现象的发生,使开架借阅工作更好地走下去。

总之,开架借阅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为基础,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管是方法,争取把开架借阅模式中出现的问题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使图书文献工作能更好、更效地为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图书借阅管理范文篇2

1.讲究文明礼貌,提倡用文明礼貌语言.尊重管理人员。

2.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整洁。不随乱丢杂物,严禁在馆内吸烟、吃零食。

3.查阅图书后请归还原位。

4.爱护图书,不得在图书上圈点、批注、不得将未经借阅登记的图书带出室外。

5.借阅时保持室内肃静,不得大声喧哗。

6.遵守本图书馆规章制度.凡违反者应虚心接受批评教育,照章受处。

7.图书馆设立在团委办公室。

二、图书馆借书规则:

1.本馆为全厂职工服务。

2借书数量:每人一次限借2本。

3.借书期限:每本书可借阅二个星期,如若未阅读完,可续借二周。逾期不还者,按超期天数处以罚款。超期每天罚款0.5元。

4.图书借出时,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错号、破损、污渍等现象,应立即向工作人员声明。如还书刊时被发现,由还书读者负责.

5.读者借用图书应妥善保管,倍加爱护,不得折页、遗失、损坏、撕页、污渍和圈点,如有上述情况将按有关规定罚款。

6.借阅人如若连续三次违反本图书馆借阅规则,则取消借阅资格,并酌情向所在单位如实反映情况。

三、遗失、污损、图书资料赔款规则:

(一)凡折书、撕页、挖剪图书者,除当面批评教育外,并按以下办法处理:

1.撕页、挖剪图书者,一般按图书原价的3——5倍赔偿;

贵重书刊(如工具书、重要管理书籍等)一律按原价的5——10倍赔偿,残书收回图书馆。

2.私自折书者,按原价的30%-50%赔偿。

(二)污损图书资料,视情况按以下规定赔偿,

1.污损10页以内按原价30%赔偿,残本不给本人。

2.污损10页以上按原价赔偿,残本不给本人。

3.污损20页以上按原价的2——4倍赔偿,残本不给本人。

(三)凡遗失文献资料者,一周内赔原书刊不予追究责任。超过期限,每本加收图书损失费5元。如赔原书刊确有困难,可按以下办法赔偿:

1.1995年以前的图书,按原价的8——10倍赔偿。

2.1995-2005年(含1995年)前出版的图书,按原价的5——8倍赔偿。

3.2005年-2010(含2005年)前出版的图书,按原价的3——5倍赔偿。

4.当年出版的图书,按原价的2倍赔偿。

5.多卷书或丛书中的一本按全套书价的l——3倍赔偿,残本不给本人。

6.借阅图书超过规定期限,每天罚款0.5元。

7.丢失图书编码,每本图书赔偿1元人工费。

(四)赔偿书刊时间规定:

1.待偿时间以不超过一个月为限;超过一个月者又以超期的规定一并处理。

图书借阅管理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窜借、漏借

李某借了2本图书,当他来还这两本书时,却发现自己的借阅证另借有3本书,但这几本书并非他所借。有许多读者还书时,扫描图书条形码,而显示屏幕显示未外借”,读者证上没有这本书的借阅信息。图书馆一般规定了学生的借书数量,学生如若发现所借图书有6册多于借书证借书权限,但又不知哪册图书是未借在证上,因而就到借阅台请管理员查他所借的图书是那些,没借在证上的那本书就有可能据为已有,而其他同学检索该书馆藏项时显示在馆,却又找不到。这样不但造成图书的损失,而且浪费了读者的查阅时间。

在借书过程中,特别是在读者借、还书高峰期,如果工作人员只顾扫描图书条形码不看终端显示屏幕,或只扫描借阅证条形码不看电脑显示的读者信息和核对借者,便会出现窜借、漏借现象。借完一个读者时,还没有清除这位读者的借阅记录或者按回车键,马上就输入了下一位读者要借的图书条码,从而造成张冠李戴;把下一位读者借的书借到前一位读者的证上。或读者所借图书与所读数据不相吻合。有时由于系统的反应速度慢,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发生读者的借书信息没有写入数据库的情况,致使没有完成外借手续的书却被带出,这部分图书如果读者没有还回就会丢失。

2、漏还

王某还5本书,当他下次来借书时,发现借阅证上还有一本超期的书未还,电脑显示要罚款,这位读者很不满意。有些图书馆还有一种情况,一些书是永久性的磁条,为类书,消磁器是消不了磁的,这批书是不能借出去的,因此,读者借的书经过门禁系统不能消磁的书要拿回来归还放在一边处理,但这些书放回来后,管理员为及时处理,造成读者的借阅证上还有此书的记录,等下次读者来借还书时,要从那未消磁的一万多册书中找未还的图书来归还,这样既浪费读者的时间,又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阅读器误码,造成还书信息未被计算机记录,无论怎样性能的条形码阅读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有时由于扫描器使用时间过长、性能、人为损伤等原因,造成设备损伤而拒读或误读条形码;有时也会因为阅读器开口处的玻璃脏,使扫描困难;或是因为阅读器的电缆线接触不好的原因致使扫描完成,扫描器鸣叫,但却没有显示条形码。其次是管理员没能正确使用阅读器,在扫描条形码时没有从条形码的静区开始扫描,或是扫描器的光点没有对准条形码,这样由于管理人员的粗心大意使条形码不能正确识读。再次是读者的原因,有的读者还书时没有把书交给管理员经电脑处理,而是把书放在已归还的书堆里,这样书虽归还给了图书馆,但电脑里仍然存在该书的信息。这些都造成图书的漏还。

3、代借、盗用他人借阅证

由于一些图书馆办理的借阅证没有读者的照片,因此代借、盗用他人借阅证借书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男同学拿女同学的借阅证来借书,管理员没借给他,于是他就在图书馆随便找一个女同学把书借走。又如某高校06级体本的李某借阅证丢失了,没有及时到图书馆挂失,临毕业来图书馆办离校手续,才知道自己的借阅证上借有5本书,也不知道是谁借的,最后只能高价赔偿这几本书。一些读者随意把自己的借阅证借给他人使用,当出现自己不知情或无记忆的图书借阅记录时,便胡乱猜疑图书馆的计算机或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与由图书馆方面出现的图书错借”现象混为一谈,由此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影响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盗取或拾获他人的证件后冒借,给读者带来严重的损失或引发读者纠纷。

4、利用条码盗书

个别读者企图利用置换条形码的手段来换取所需图书。一种方法是更换条形码。将价格昂贵图书与价格便宜图书的条形码互换后还给图书馆。另一种是换书芯。将所借甲种图书的封皮和条形码完好无损地撕下来,粘在与甲种图书大致相同厚度的乙种图书上。更有甚者是覆盖条形码,因为计算机管理借还图书只认条码,所以有的读者将所借图书的条码(比如0104792)撕下来,带到图书馆覆盖在条码为(0104794)的书上冒充顶替,然后把这本书拿到借阅台归还,由于是复本书,显示屏上显示的书名和所还的图书是一致的,这样轻而易举地把书归还了,其实条码为0104792的这本书读者已据为己有,某高校2009年毕业的罗某就利用条码覆盖的方法盗走该校图书馆的藏书一百多本,而该馆是在2010年才发现他所盗走的书的。

针对偷梁换柱的作法,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还书时仔细检查图书,有条件的可采用固定还书终端,避免借还拥挤现象发生,使操作员有充裕时间查验图书以及破损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读者在开架书库办理借书、还书手续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规范执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手、眼、嘴协调一致,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读者,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窜借、漏借、漏还等一系列问题,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比如一些图书馆用的汇文管理系统借还模块有两种借书操作方法,在办理借书手续时应根据不同借书方法切换不同读者,不能两种方法混用,造成人为错误。另外,办理借书过程中,其他读者不能将书展开放到桌面上等候,否则,可能会因为扫描仪的扫描范围太大,误将下一个读者的书扫到上一个读者的名下。

2、加强对读者的教育

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针对不同的读者,开展各种指导。

(1)做好新生导读教育。

新生入校后,即成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通过宣传、讲座、参观、发送指南等手段,可以帮助读者既了解到图书馆的藏书分布、服务设施、服务特色、服务项目、获取信息的基本检索方法等,也了解到图书馆的有关管理体制、借阅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方面帮助读者熟悉馆藏情况,一方面也为读者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奠定基础。

(2)做好在校生的图书馆利用知识培训和讲座。通过各类型的图书馆知识培训和讲座,帮助读者获得包括网络、搜索引擎、网络导航、学科指南、原文传递、数据库利用及评价、数字参考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服务以及经过整合的数字信息资源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读者提高利用馆藏文献的能力,增强读者的情报意识。[5]

(3)加强制度建设

图书馆应通过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书库管理规则、读者监督机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业务技能,强化读者爱护图书、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为建立良好的图书借阅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加强读者证件的管理

个人很容易丢失自己的图书借阅证件或遗忘自己的密码,但不太可能丢失”或遗忘”自己的手指,又由于指纹的具有固定性、唯一性以及不可逆性,所以,如将指纹图像转为可存储的数字信息,设计出基于指纹技术的读者证件,便可以切实解决针对借阅证的易磨损、易遗失、易遗忘和易盗等缺点,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4、加强条形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