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范文

励志人生的故事(整理8篇)

发布人:收集 发布时间:2024-03-17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1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称为“美国之父”。少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曾经去拜访过一位前辈。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挺胸抬头迈着大步,可是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说不出话来。

那位前辈这时才缓缓地走出来,看到富兰克林这副样子,认真的对他说:“很疼吧?可是,这却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

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确是这样,心高气盛,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眼睛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于是,回到家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2

一个刚刚退休的英国老师正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忽然她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她吹了吹上面的尘土,这叠练习册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它是皮特金中学B(2)班三十多位孩子的考试-想象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闲来无事,老师翻开读了起来,她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愿望给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想当一名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还健康地活着;另一个小朋友想当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二十五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七个;最让人不可相信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将来想成为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三十多个孩子都在-想象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老师笑着把它们读完后,突然有一种冲动:为什么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二十五年前的梦想。

老师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发了一则启事,想要知道自己小时候梦想的同学可以给她写信。紧接着,二十多封书信蜂拥而来。这些当年的孩子们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想象作文簿,而老师也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了。

一年后,老师忽然收到了来自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二十五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

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位叫戴维的盲人的确当上了内阁大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十五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二十五年,那么可能他现在已经是总统了。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3

有一天,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慈祥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人为什么活着。”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

“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实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有关人生的哲理故事:人生真正的快乐。”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4

笑对人生残局

人若以命运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生来就走运;一种人生来就倒霉。我们也常常把人生比喻为一盘棋,下棋的是自己,博弈的是命运。

台湾残疾画家谢坤山就属于后一种,似乎生来就和好运无缘,而与霉运结伴,倒霉了一次有一次,也倒霉的一塌糊涂,简直成了“倒霉蛋”。

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供他读书,所以谢坤山很早就辍了学。不过,生活贫困也使他早熟,很小就懂得父母的劳苦与艰辛。因而从12岁起,他就到工地上打工,用他那稚嫩的肩头支撑着这个家。然而命运偏不垂青这个懂事的孩子,总将灾难一次次降临到他的头上。16岁那年,他因误触高压电,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23岁时,一场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随后,心爱的女友也悄然离他而去……

面对命运接踵而来的打击,谢坤山并不抱怨,也没有因此沉沦。但为了不拖累可怜的父母,也为了不拖垮这个特困的家庭,他毅然选择了流浪。带着一身的残疾上路,独自一人,与命运展开了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里,谢坤山一边忙于打工,挣钱糊口;一边忙于公益,救助社会。后来,他渐渐地迷上了绘画,他想重新给自己灰色的人生着色。

起初,谢坤山对绘画一无所知,他就去艺术学校旁听,学习绘画技巧。没有手,他就用嘴作画,先用牙齿咬住画笔,再用舌头搅动,嘴角时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通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尤爱在风雨中作画,捕捉那乌云密布、寒风吹袭的感觉……然而就在他人生最困顿的时候,一个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不顾她父母的强烈反对,毅然走进了他的生活。

有了一个支点,从此谢坤山更加勤奋作画,到处举办画展,作品也不断地在绘画大赛中获奖。苦心人,天不负。后来,他终于赢了人生的残局。他不仅赢得了爱情,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而且赢得了事业,成为很有名的画家;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他的传奇故事,在台湾早已家喻户晓,成为无数青年的楷模。曾有人问他:“假如你有一双健全的手,你最想用它做什么?”他笑着说:“我会左手牵着太太,右手牵着两个女儿,一起走好人生的路。”

人生哲理:

其实人生就是一盘棋,而与你对弈的是命运。即使命运在棋盘上占尽了优势,即使你只剩下一炮的残局,你也不要推盘认输,而要笑着面对,坚持与命运对弈下去,因为人生就在坚持中转机,没准就能打它个“闷宫”!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6

有一个小男孩儿,家里十分贫穷。可是小男孩儿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做一个音乐家。事实上,音乐是富贵而高雅家庭的孩子才能爱好得起的才艺,学习音乐所需要的大笔经费,这是他们这种贫困家庭所承受不起的,仅仅是那一架昂贵的钢琴,都会让他的爱好和梦想望而止步了。

然而男孩儿并没有退缩,仍然执着地沉迷于音乐。他先是自己动手,用纸板制作了一个模拟的黑白色的钢琴键盘,然后在那个纸板做的黑白键盘上,练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纸键盘当然弹不出任何声音,男孩儿也自然听不到钢琴发出的美妙声音,但他仍然用心地弹着,仿佛那音乐震耳欲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男孩儿在这样纸做的键盘上勤奋练习到十指都磨破后,居然开始自己作曲来。而渐渐地,有人开始喜欢起他的曲子来,并愿意出钱买。

一天,男孩儿用自己卖曲子挣来的钱真的买回了一架钢琴,那是一架二手钢琴,破旧不堪,时常发不出声响,或者跑调,但男孩儿却如获至宝。他学着自己修整、调音,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男孩儿在作曲时常常走火入魔,即使在梦中醒来他突然来了灵感,就是打着手电筒他也要把曲子记录下来,父母看在眼里很是不理解。

那一年,男孩儿还不到二十岁,然而他已经开始在德国和世界的乐坛上腾飞了,并最终成为了好莱坞著名的电影音乐的创作人员,在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动画片《狮子王》主题曲荣获了最佳音乐奖。他就是汉斯·齐默尔,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大师,曾经依靠自己在纸板做的钢琴上练习音乐,终于练出了一项属于自己的桂冠。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7

一直有晚上在跑步机上慢跑半小时的习惯,这也是我生女儿后能将身材快速恢复如初的原因。

可是那几日天气大热,不动都一身大汗,晚上就想舒服地孵在空调里,不想去阳台上跑步。但是,当我想起苏格拉底叫学生甩手臂的故事,我还是走向了跑步机。

苏格拉底在开学的第一天,微笑地对学生说:“现在,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那就是把手臂朝前甩一下,再朝后甩一下。”学生们都照着做了。

“老师,这太简单了。”学生们纷纷说。

“很简单是吧,”苏格拉底微笑着说,“那么从今天开始,你们将这个简单的动作每天做300下,做得到吗?”

“当然做得到。”

一天后,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做了没有,100%都举手。

一个月后,再问,80%举手。

此后,苏格拉底像是把这个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忘了似的。直到一年后的一天,苏格拉底突然问:“现在,仍在每天坚持甩300下手臂的人请举手!”

全班同学中,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他就是——柏拉图。他后来成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一天,一星期,甚至一个月的坚持都是很容易做到的,难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一锹挖不成一口深井,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只有像钟表的秒针那样,嘀哒滴哒,不紧不慢,看上去并不快,却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圈又一圈,一年就转过3200万次。嘀哒1次,是不起眼的,但3200万次,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和他的坚持精神永远不可磨灭。他有一本记了整整十年的日记,第一页写着“对,必须转磁为电!”,接下来每一页都只有一个单词,那就是“No”。一直“No”了十年。

一直到了最后一页,才出现另外一个单词“Yes”。

这是法拉第在研究磁能是否能够转化为电能的实验中,每天做的实验日记。一个“NO”,就代表实验失败了,整整失败了十年!但他一点点,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坚持下来,终于换来一个“YES”!

法拉第的十年坚持十年“NO”,不仅换来了一个“YES”,也换来了发电机的诞生,换来了整个人类因为电而带来的无穷意义。

有人问巴斯德成功的秘诀,巴斯德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我们也可以说:“给我一个坚持,我可以撬动人生。”

有关励志人生的故事篇8

唐寅,明代大画家,“吴门四家”之一,励志故事:失意和落魄是人生的劲敌。说起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可以说有两个人,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和历史上的唐伯虎,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浪漫得很;而历史上的唐伯虎,则是艰难得很。

先从民间传说中说起。

最著名的传说要算是“唐伯虎三笑点秋香”了,又有戏,又有电影。故事说的是风流才子唐伯虎看上了无锡华员外夫人的丫鬟秋香,一见钟情,但华家的深宅大院又使他没法接近秋香,于是就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卖身为奴去华府当了一名伴读书童,由此引出了一段风流韵事。

实际上,这故事纯系子虚乌有。据考证,华员外,即华太师华察,比唐寅小27岁,当他中进士时,唐寅已经去世三年多了,唐寅怎么可能卖身为奴去华府(自然是中进士以后的华府)做伴读书童呢?至于秋香,则是成化年间南京的一个,比唐寅大十多岁,与唐寅毫无关系,也根本不是什么华太师夫人的丫鬟。那么为什么编造这样一段以唐寅为主角的风流故事呢?这主要是因为唐寅后期生活上放荡不羁,是一位既风流倜傥,又命运悲苦的画家,人民既同情他,又调侃他,由此才把他纳入了故事的“人选”。

又如《唐伯虎给更夫作画》。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唐伯虎出去访友,半夜才回来。他家住在一个巷子里,巷口有个栅栏门,一到天黑就上锁。唐伯虎在巷子门口喊:张老伯,请开门。

看门的更夫一看是唐伯虎,开了门。唐伯虎半夜归来叫门,也不是一次了,经常麻烦张老伯,因此,有一天,唐伯虎对张老伯说:我准备送您一样东西,您看了一定高兴。

张老伯说:什么东西呢?

唐伯虎说: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话一说完,他就回家去了。

过了十多天,唐伯虎用布包着一件东西来到了张老伯的住处,说:我送给您的`东西拿来了。

一边说着打开布包,拿出一幅画,接着把画打开,对张老伯说:这幅画送给您,您一定得收下。

张老伯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见画面上画了三棵竹子,每棵十二节,竹子顶上有一个小鸟,竹子根头有一蓬狮子草,草上有一个蝈蝈。张老伯连连称赞:画得好,画得好!

唐伯虎说:这画能帮你看更。

张老伯说:真的?

唐伯虎说:我还能哄您,您回去在起更时把画挂起来,您看着,小鸟往下跳一节,蝈蝈往上爬一节,您就打一更,小鸟往下跳两节,蝈蝈爬两节,您就打二更。这样,一直打到五更,您就把画收起来,小鸟和蝈蝈就能回到原位上。第二天起更时再接着用。

并且唐伯虎一再嘱咐:一定要收起来,否则就会出事的。

张老伯一听高兴极了,回去一试,果真如此灵验。

过了一段时间,衙门里管事的人发现张更夫打更打的太准了,觉得奇怪,就把张更夫找来询问。张更夫是个老实人,一五一十地把这事说了出来。这管事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知县老爷。知县老爷下令要张更夫把画拿来给他看看。第二天,张更夫把画拿给知县老爷,知县拿出五十两银子,对张更夫说:我赏给你五十两银子,你把画给我留下吧!

张更夫没办法,只好拿了银子走人。

这县太爷把画挂在屋子里,第二天起床再一看,不好了,画面上只剩下三棵竹子,蝈蝈被小鸟吃掉,小鸟飞走了,励志《励志故事:失意和落魄是人生的劲敌》。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五更时没有把画收起来。这故事当然也属于子虚乌有。

唐寅(1470—1523),字子畏,另字伯虎,晚号六如居士,吴县(今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是酒店老板。唐寅自幼才华过人,29岁时赴南京乡试获第一(解元),次年赴北京会试,主考官程敏政对他很欣赏,但命运却与他开了个大玩笑,与他结伴赶考的同乡徐经行贿买题事发,程敏政、唐寅都受到牵连,下了狱。结果程敏政被罢官,徐经被废为庶人,唐寅被罚为浙江小吏。

虽然后来他的不白之冤得到澄清,但还是革去了功名,永不得参试。这是一个转折点,悲苦的命运开始笼罩着他,他不堪忍受如此,常常借酒浇愁;返回苏州,家人反目,妻子赌气回了娘家;他开始玩世不恭,并夜宿青楼,精神十分痛苦。为了排解内心痛苦,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春天,开始了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七省,历时十个月。这次壮游对他的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此开始了他读书卖画的人生历程。

然而,落魄的生活又是何等艰难。唐寅一生先后有三个夫人,第一个夫人在唐寅25岁时去世;第二个夫人因唐寅会试案与唐寅离婚;第三个夫人知书达理,是位贤内助,对唐寅的后半生多有帮助。唐寅的大半生饱受着世态炎凉的滋味,这在他的《秋风纨扇图》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此图中的仕女,手执纨扇,独立平坡,徘徊观望,脸布愁云。有自题诗曰: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这首诗写得诗情画意,寓意深邃,反映出唐寅饱经人世沧桑,郁郁不得

志的感慨。

唐寅画名虽高,到了晚年,生活更加艰难。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四十九岁的他是这样形容自己的:

青山白发老痴顽,

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

谁来买我画中山。

名重一时的大画家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令人同情,令人愤然。他,在如此境况下,只活到了54岁,就与世长辞了。

他的诗、书、画,均有卓越成就,尤其绘画,他于山水、人物、花鸟,均堪称第一流。他广学众师,博采众长,工写兼顾,兼容并包,独创一派;他那行笔秀润缜密而又有韵度的画风,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