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人公陈阵,聪明勇敢,开朗乐观,是从北京分配下乡到内蒙古边境的鄂伦草原学习的知青。在毕利格老人的帮助下,他爱上了草原狼。历有无数个游牧民族崇拜狼,在他们眼里,狼图腾就等于中原的龙图腾,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
《狼图腾》里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画面,比如:孤独、固执于亲情的狼仰天哭号,这个情景让我留下了眼泪。我想打破人类对狼的误解:狼是忠诚的。如果一只公狼死了,那它的伴侣一定能够会留下来不吃不喝,坚守三天三夜,永表忠心。我们不应该杀狼,不要让更多的心灵受到伤害,也不要让更多的生命白白死去。
这本书把我带进了草原。在那里,我仿佛和陈阵一起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与狼战斗,与狼缠绵。狼的智慧和狡黠、狼的军事才能和坚定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顽强和尊严、狼对蒙古骑兵的驯导和对生态的保护……都让我迷恋狼,狼的每一次侦查、布阵、伏击,狼的每一次视死如归、不依不饶,狼与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抗击的过程……都令我震撼在其中。千百年来,无数图腾屹立又消亡,唯有狼图腾飞扬至今。这或许就是当年蒙古骑兵横扫天下的原因吧。如果诗词歌赋和快马扬鞭能相结合,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很强大。
在《狼图腾》这一本书的后面,在陈阵的极度渴望与努力之下,他终于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小狼。在小狼的成长过程中,陈阵竭尽心力地去抚养他,在这一批小狼的身上,陈阵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但是,我认为,陈阵终究还是没有摸透小狼的性格。随着小狼的渐渐长大,小狼身上的狼性也在不断地增大,对于一匹狼来说,自身所带的狼性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在书后一部分的的行文过程中,作者姜戎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描写陈阵用尽心力去呵护这匹小狼,和小狼对待陈阵的态度也是渐渐好转。读到了这里,我本以为到了后文,陈阵给小狼搬家就已经可以非常的容易了,但是,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的这样。到了后文的部分,作者在开头就写了一句话:“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蒙古草原狼,不可牵。”就这么一句话,就写出了小狼有着抹不掉的高傲和野性。在随着大部队在搬家的过程中,小狼和母狗一起被拴在前进的车上。但是,小狼有着高傲的性格,他怎么会允许自己像那些狗、羊、牛一样被拴在车上,所以说,小狼它不肯走,它拼命地用爪子支撑着地,渴望挣脱铁链的拴缚。小狼的内心是纯洁的,是高傲的。人们是永远都无法理解他们骨子里的那种桀骜不驯。小狼们渴望自由,它也渴望回到自己不部落的生存空间,所以说,放了小狼吧,他骨子里那种抹不掉,就注定了它是不可以被人驯服,被人抚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