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对象
入学信息审核通过后取得《报名条》,愿意选民办学校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招生范围
浐灞辖区内的民办小学原则上在浐灞生态区范围内和原管辖行政区范围内招生。
民办初中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县、开发区学生入学需求,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招生,不得跨市域招生。
浐灞辖区属小区配建的民办学校,其小区业主子女入学,按照历史惯例执行,由学校公示拟录取名单及人数,公示无异议后列入直升计划,不再参加电脑随机录取。
(三)公布计划
各民办小学招生计划在浐灞生态区门户网站公布。各民办初中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在其门户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公布。
(四)网上报名
选民办学校的,须在7月9日-7月21日进行网上报名。学生及家长根据《报名条》所载信息登录招生平台或其微信公众号,修改初始密码,按照流程填报信息,并对报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每名学生可选报一所民办学校,报名信息确认后不能更改,招生平台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短信反馈学生家长报名结果。
报名结束后,区教育局公布各民办小学报名人数,市教育局公布各民办初中报名人数。
(五)招生录取
1.电脑随机录取。7月23日9:00,区教育局使用全市统一的电脑随机录取系统,在浐灞丝路学校组织实施民办小学、民办初中电脑随机录取工作。
电脑随机录取工作全程录像,邀请纪检监察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学生家长代表全程监督并委托公证机构现场公证。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直接全部录取;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电脑随机录取结果现场上传至招生平台。录取结束后,招生平台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短信告知学生家长录取结果。
各民办小学电脑随机录取人数和剩余计划数由区教育局公布,各民办初中电脑随机录取人数和剩余计划数由市教育局公布。
2.民办学校补录。招不满有剩余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可申请补录。民办小学补录仍为浐灞生态区和原管辖行政区范围。市级审批的民办一贯制学校小学部补录可适当扩大招生范围。民办初中补录为全市范围。民办学校补录经区教育局审核同意报市教育局核准后,由区教育局公布民办学校补录计划和补录范围。
补录对象为已报名民办学校且未被电脑随机录取的学生。补录报名时,学生凭报名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招生平台或其微信公众号进行补录报名,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所民办学校报名。
补录报名工作截止后,区教育局公布补录报名学生人数,在规定时间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录取结束后现场将录取结果上传至招生平台,招生平台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短信告知学生家长录取结果。
通过补录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由学校在招生计划内按照政策规定免试招生,招生结果由民办学校通过网站公布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通过电脑随机录取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不得因学生放弃民办学校学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补录。
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区教育局安排到对应学区公办学校,若无空余学位,统筹安排到其他公办学校。
(二)严格工作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要落实在招生入学工作中的组织责任、管理责任和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上级部门招生工作有关要求。设立招生入学接待服务中心,公布工作咨询电话(附件6)和办公地址,认真解答政策、协调问题和回应群众诉求。学区间学位供给不平衡的,要坚决服从区级统筹安排,不得推诿扯皮,确保招生入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三)建立预警制度。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预警机制,主动加强与户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学区内学龄人口、随迁子女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建立完善学位预警机制。对出现学龄儿童入学需求持续增长、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要及时汇报区教育局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
(四)严肃招生纪律。规范集团化、联合体等办学模式学校招生秩序,严禁以集团化、联合体等名义进行招生,集团化、联合体内各学校招生后学生不得跨校流动。严格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规定,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
(五)严格执纪问责。严格执行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纪检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面全程监督。教育督导部门要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对顶风违纪的学校及责任人从严查处,情节特别严重的按干部隶属关系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对顶风违纪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依法依规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继续实行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不打招呼、不说情、不干预招生入学工作制。配合纪委监委,严肃追究违规违纪相关人员责任。联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学托”和“教育掮客”。
(六)严格学籍管理。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人籍一致、籍随人走”的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籍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学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要及时为其建立学籍档案。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名单,经区教育局审核,学校为新生建立学籍,严禁以转学名义变相招生。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七)加强政策宣传。各义务教育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解读和宣传。各幼儿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毕业年级学生家长会,精准宣传招生入学政策,初中学校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普通高中定向生有关政策规定。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通过线上或线下“校园开放日”活动,向学区内学生和家长展示学校“三个课堂”成果及办学理念、师资水平、办学特色。要大力宣传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和群众身边的新优质学校,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价值观,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点击查看附件
1.西安浐灞生态区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日程安排表.docx
2.西安浐灞生态区入学资审预约二维码.docx
3.西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审核登记表.docx
4.西安浐灞生态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信息审核所需资料一览表.docx
5.西安市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一览表.docx
6.西安浐灞生态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咨询电话一览表.docx
(一)6月21日,浐灞生态区管委会门户网站(http://cbe.xa.gov.cn/)公布《西安浐灞生态区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和《西安浐灞生态区2023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方案》。
(二)6月22日—6月28日,通过二维码(附件2)进行入学资审预约。6月25日起,幼儿园大班、小学六年级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精准宣讲政策。
(三)7月4日各学校公布招生细则。
我市鄠邑区、周至县、蓝田县户籍随迁子女父母或其它法定监护人持户籍证明及能表明在浐灞生态区合法稳定居住、务工和流出等证明材料,到指定审核点登记,审核后统筹安排入学。我市其他区县、开发区户籍人员在我区务工的,其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就学。
(二)西安市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入学。
由学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入学资料,按规定时间到浐灞生态区招生入学接待协调中心进行入学信息审核,依据相关政策安排入学。
(三)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对具备学习能力能够到普通学校就读的,优先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残疾程度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残疾程度严重,不能到校就读的,就近安排学校进行送教上门或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切实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落实义务教育优待政策。
(五)其他群体入学。一是集体户落户人员适龄子女入学,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二是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落户人员适龄子女入学,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三是廉租房(合同期内)承租人适龄子女入学,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四是公共租赁住房(合同期内)承租人适龄子女入学,根据学位情况,按政策分类统筹安排。五是切实保障孤儿、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入学,寄宿制学校要优先安排留守儿童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