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尝试用各种彩纸剪贴装饰孔雀,会用重叠的方法粘贴。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孔雀的图片(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等)
2、制作的孔雀图片一幅
3、各种纸张:彩纸、电光纸、挂历纸、皱纹纸等,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哪儿见过孔雀,孔雀长什么样子。
(2)出示孔雀的图片,重点观察孔雀的尾羽、翎羽长得什么样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
(3)出示孔雀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的。图片,了解孔雀的生活习性。
(4)幼儿自由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和开屏的动作,增加对孔雀的认识。
2、引发幼儿给孔雀制作羽毛的兴趣,了解制作的基本材料和方法。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孔雀的羽毛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并请幼儿说一说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猜一猜是怎样做的.。
(2)请幼儿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进行制作。
(3)教师出示各种材料(电光纸、挂历纸、皱纹纸、卡纸、彩纸等),和幼儿共同谈论怎样制作。如:每根羽毛上选择2——3种色彩的纸张,按照大小顺序重叠粘贴。
3、教师示范制作,重点讲解将三种色彩的纸按照大小顺序重叠粘贴的方法。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小心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将自己制作的羽毛粘贴在孔雀图片上。
5、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让幼儿观看别人的作品,找出自己认为好的作品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达美、创造美。《美丽的孔雀》通过观察发现孔雀羽毛的美感,再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在教学中,我通过跳孔雀舞、画孔雀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感受动物的美,陶冶了幼儿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
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
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知道孔雀是傣族的吉祥物。
2、尝试用多种刮画工具绘画孔雀,大胆的用花纹按一定规律进行装饰。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刮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了刮画的工具,并将工具进行了整理与分类,幼儿已了解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孔雀的图片、孔雀羽毛、刮画纸、刮画工具、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
活动过程:
一、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
1、猜一猜
头戴漂亮小花冠,身穿鲜艳五彩衣,尾巴展开像把扇,夸耀自己多美丽。教师: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
2、看一看
出示孔雀的图片,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
提问:孔雀开屏的尾巴像什么?羽毛上的花纹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孔雀的羽毛上有很多的小眼睛,开屏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人。
3、跳一跳
教师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幼儿自由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和开屏的动作,增加对孔雀的认识。
二、刮花美丽的孔雀
1、欣赏刮画作品。
提问:这些美丽的`。孔雀你觉得是怎么画出来的?
2、出示幼儿自带的刮画工具,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分享,幼儿自选并演示刮画。
提问:瞧,小朋友们用了哪些不同的工具,都刮出了什么?
启发幼儿感知工具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刮画效果。如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变化等。
3、大胆幼儿大胆的进行创作。
教师提高真实的孔雀羽毛,并播放PPT和背景音乐。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如:将孔雀开的屏画大,注意两边对称;创造性变化孔雀尾羽上的图案,并提醒幼儿花纹的整齐排列;鼓励幼儿添画背景,丰富画面,注意色彩搭配;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三、作品展示与欣赏
1、看一看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自己是用哪些刮画工具进行创作的。
2、说一说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基本特征,利用贝壳、彩色纸等制作、装饰贝壳孔雀。
2、尝试自己制作贝壳孔雀,体验装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经制作好的“贝壳孔雀”范例,贝壳若干、卡纸、自粘纸、蜡笔、勾线笔等。
2、孔雀图片一张。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班里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看他是谁呀?(出示孔雀图片)
你觉得孔雀漂亮吗?哪里漂亮呢?(幼儿回答)
2、师:今天这只孔雀呀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贝壳),他想用贝壳把自己的样子制作出来,做成一只“贝壳孔雀”。
师:在做之前呢,我们来看看孔雀和这个贝壳有什么地方比较像呢?(引导幼儿说出贝壳圆圆的部分和孔雀开屏时的'羽毛很像。)
二、出示、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贝壳孔雀”,提问:
1、我这里就有一只做好的“贝壳孔雀”,你们看这个孔雀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贝壳、卡纸、自粘纸、剪刀、蜡笔、勾线笔等)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原来呀,我们的贝壳孔雀是用一个贝壳做成孔雀的羽毛,用自粘纸做成孔雀的身体,最后用勾线笔和蜡笔把孔雀的羽毛做的更大更漂亮的。
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
1、粘贴贝壳:首先把粘在备课后面的泡沫胶撕掉,将贝壳贴在卡纸的中间。
2、身体:在准备好的自粘纸上画出孔雀的的孔雀身体然后剪下来,粘贴在贝壳的上面。
3、装饰孔雀羽毛:贝壳上的部分用剩下的彩色纸进行装饰,再用勾线笔和蜡笔把孔雀的羽毛画的更多更大更漂亮一点。
4、整体装饰:把整幅画用蜡笔和勾线笔进行装饰。
四、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
提出要求:制作的时候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制作完成后要把桌子收拾干净,材料放回原地;将孔雀的外形特征制作出来,并进行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