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一些学生不单是缺乏爱的能力,根本就缺乏爱的意识。正因为没有这种意识,才不能在这意识的支配下自觉地培养爱的能力。
——题记
班级的纪律依然不是很好,我采取的“感动方式”没有感动他们,倒似乎感动了部长。他对我说:“最近170班的纪律好些了……”部长的话,让我在风口浪尖上看到一线生机!为了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愿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成长的蜕变,就是痛并快乐着……然而,当这疼痛果真排山倒海袭来的时候,我却无法用缓释的胶囊来镇痛。我终究是一个平凡到近乎平庸的人,貌似坚强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心。我了解自己性格上致命的软弱之处——水涨船高,兵败山倒。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肯给我一个崛起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会怎样,我也不敢希望他们会怎样。最近班里的种种情况让我坚持的意念有了动摇。充其量,我是一个好人,但我不是圣人!我一直的坚持现在成了我的一厢情愿,这不是天下最大的讽刺么?班级是什么?不过是一个虚设的概念,三年以后就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了!我像一个傻瓜一样为了这虚无缥缈而寝食难安,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笑话……我也曾经是一个学生,我在我的老师面前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因为在我看来那是我的长辈。可是现在的学生,完全没有了这种意识。一个我用尽心思感化的学生,竟然在犯错误之后公然顶撞我!这缺少作为人最起码的素质,而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莫过于去做一个人!“人才”,“人才”不成“人”,又怎么能成才?我冷笑着选择了冷战,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说不清是情绪把事态严重化,还是事态把情绪恶劣化。是什么让一切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张爱玲的话或许是最好的`回答——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你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迷茫、困惑、失落、心如止水……
起起落落,生活就这样过了近一个学期。面对未来,我充满了矛盾。是进是退?我完全没有了感觉。何宝荣那句“不如我们由头来过”的话对黎耀辉有致命的杀伤力,我的这句话对于他们而言,却只是一颗过期的阿司匹林。不仅没有使心中的花朵长开不败,反而加剧了它的死亡带给我的阵痛。痛到麻木,痛到无所谓痛……
过分张扬自我的年代里,人们反而迷失了自我。人生的悲剧在于,觉醒的时候也就是失落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悲哀,也为自己感到悲哀……
周一:
新的一周开始了,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今天的教师教育课程让我思考了很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和提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在教育课上,我们讨论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不仅要了解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
周二: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讲座。现代社会发展迅猛,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其融入到我的教学中。比如,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这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我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周三:
今天,我观摩了一堂优秀的教学课。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口才流利,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他的教学方法和风格给了我很多启示。观摩结束后,我和这位老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他分享了他的教学心得和经验。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我决定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的教学中,让我的学生也能受益。
周四: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教育学生。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知识。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我决定将这些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我的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周五:
今天是一周的最后一天,我进行了一次小结和总结。这一周,我参加了许多教师教育的活动,收获颇丰。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意识到,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与时俱进。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才华、有品德的人才。
通过这一周的教师教育,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学习并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我将始终热爱教育事业,用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
中班美术《不怕冷的小企鹅》听课反思
今天下午听了一节园内的公开课,虽说是公开课但听起来常态课的成分比较多。课后,上课老师的自我阐述只在引导孩子方面。那么仅仅就存在引导与回应幼儿一方面吗?以下是听课后搭班杨老师以及个人听后感受。
一、听课,给自己思考
首先,个人认为整节课没有亮点,找不到老师要表达的是什么?到底整节课的重点在哪里?现在还用临摹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已经很老套或是可以根据《纲要》精神,换种教学模式呢?
二、书籍加经验,学习
关于杨老师的评课,我总觉得听课没有评课学的知识多,今天又验证了这个说法。杨老师的评课我用自己的话可以说是很到位。看看杨老师对此课的评论。(加入了一些个人的理解)
1、重点在哪里
《不怕冷的小企鹅》这节课中并没有听到不怕冷的意思来。讲的全是如何关于画企鹅。
2、偏离主题
《不怕冷的小企鹅》是中班《勇敢的我》这个主题里的一个活动,大主题相当于一颗树的树干,而主题里的各个领域里的活动相当于是树干分出来的树枝。那么大主题里的目标,而是由渗进每个领域的活动里去的,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方式也已经脱离了大主题。
3、教学环节中的回应
(1)当问幼儿,你玩过猜谜语吗?(幼:没有)那今天我们来玩玩猜谜语的游戏。接着老师就开始以儿歌的形式说谜面。这里幼儿回答的是没有玩过猜谜语的游戏,那么要介绍给幼儿,猜谜语是怎么玩的,然后在进行猜谜语游戏。
(2)当幼儿回答谜语是企鹅时,教师回应说:为什么说是企鹅?在这个的回应上应该更有指向性或是针对性,比如,从谜面哪里你猜出来的是企鹅?
三、个人领悟
每次的听课都是带着目的去学习的,比如刚开始听教师的`回应、听教师的环节设计的过渡语、听教师如何完成目标等等,而每次的听课总是能学到很多,特别是课后的各位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发表的评论,总会给自己灌入更多的新力量。
今天从杨老师的评课中学到了以下五点:
1、选课要清楚课的来源,弄清楚这节课的想表达的是什么?
2、那么这节课你想带给孩子些什么?
3、确定目标后,如何使孩子们学到点什么?环节的设计。
4、每个环节应环环相扣、过渡语要如何设计?
5、想象着孩子们可能会给你的回答,做好如何回应,意外的回答又该如何回复?
学以致用,所以鼓励自己大胆的尝试把有经验老师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活动中来。做个有心人,多看(书)、多听(不一样的课)、多记、多试。
第一周: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教育学生,我非常幸运地进入了一所初中实习教师。在第一周的实习中,我学会了许多有关初中教育的事情。我负责教授一班八年级生物课,这让我非常兴奋和紧张。
在第一节课中,我教授了生物多样性。我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让他们前往校园里的花园,并寻找他们自己的生物物种。学生们兴奋地寻找着,并告诉我他们发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花和昆虫,其中一些他们从未见过。回到课堂后,我们一起讨论了他们所发现的物种,并分析了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教学方面的.技巧。我注意到要鼓励学生提问,不仅考虑我在教学上所要传达的内容,而且要关注学生理解的程度。我还发现使用图片和影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和材料。我学会了不要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探索问题。
第二周:
在第二周中,我开始更深入地了解初中教育的知识。我学习了如何规划一节课,并创建教学材料。我在备课过程中发现,通过手写笔记,我更容易组织思路,并且更好地理解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我第一次为学生们准备了小测验,这既考察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小测验后,我给学生们反馈,告诉他们哪些地方表现良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在周末,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公开活动。我和其他实习教师一起组织了亲子活动,这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第三周:
在第三周中,我感到更加自信。我感到非常自豪地看到学生们如此积极地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我们一起创建了课堂环境,这些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我注意到,在这样环境下,学生学习可以更加有效和深入。我还经历了一些挑战,例如遇到一些困难学生。然而全校的老师们十分支持和鼓励我,并帮助我解决问题。这让我更加坚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决心。
总结:
在我的实习经验中,我发现教师不仅需要传达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这些建设有趣且有效的课堂环境。我也学到了,教育不仅是单向的传授,而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的基础上。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初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坚定了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信念。我的实习经历让我更加自信,我决心为未来的教学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