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范文

分与合数学教案(整理5篇)

发布人:其他 发布时间:2024-11-03

分与合数学教案篇1

第2课时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疑: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

提问: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

2、“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四、自我评价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板书设计:

6的分与合。7的分与合。

1和5合成6,5和1合成61和6合成7,6和1合成7

2和4合成6,4和2合成62和5合成7,5和2合成7

3和3合成63和4合成7,4和3合成7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学生生活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充分运用这些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迁移,利用迁移能力学习后边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分与合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掌握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乐于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

教学难点:

有序的掌握8和9的分与合。

课前准备:

课件、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2-7的分与合,谁能说说7可以分成哪两个数?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了2-7的分与合。

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研究8和9的分与合,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8和9的分与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请你拿出8个花片,横着摆成一排,先移动1个,说说8分成了几和几,推想到什么,再移动1个,说说8又分成了几和几,推想到什么,就这样每次移动1个花片,说说8的分合。

1)学生独自操作,说一说

2)指名上黑板一边操作一边说

3)集体边操作边说

4)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操作的过程说8的.分成

5)把书翻到第35页,看8的分成,让我们填写几道?黑板中有几道?那么课本中4道,写哪4道呢?为什么?你能不看黑板将这四道按顺序写出来吗?

6)老师将板书用小黑板盖住,学生独立填写,提醒学生我们遇到困难是怎么办?(借助花片摆一摆)

7)校对、拿掉小黑板,你写的对吗?

8)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8吗?

9)8的分与合有7道式子,我们只要记几道?

2、试一试

学完8的分与合接着我们要学几的分与合?

1)出示题目:用9个圆片,每次翻一下,可以分成几和几,推想到几和几你能按照顺序全说出来吗?

(注:这个圆片正面有图案,反面没有)

2)学生独立操作,说一说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5)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操作过程,说9的分成

6)书上9的分成写哪几道?你能不看黑板全都写出来吗?

7)教师将板书盖住,学生独立填写。

8)校对,你填对了吗?

9)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9吗?

三、完善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请你将树叶上的数字补充完整。

3、想想做做5

小蝴蝶们排起了长队,向远方飞去。你能将蝴蝶身上的数字补充完整吗?

4、想想做做第8题。

美丽的结中国上的3个数字有什么规律?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和9的分与合

教学反思: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分与合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光盘、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呀,小猴家可热闹了,原来小猴今天过生日,想邀请我们的小朋友和他一起过好吗?

2、老师今天也给小猴准备了礼物呢!(师出示3个气球)。

3、设疑:教师将3个气球拿在一只手上。如果要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拿?

4、指名拿,拿好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左手拿了几个,右手拿了几个。

5、提问:你还能想出别的拿法吗?

6、老师一个转身的动作就可以表示出第二种分法。

7、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探索交流

过渡: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啊?老师还给小猴带来了4个桃子呢?

1、师出示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要求每个盘里都要有桃,有哪几种分法呢?

2、指名学生用桃卡片和两个盘子摆一摆,探索4的分与合。

3、学生示范上台来演示。

4、问:根据刚才的拿法,你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5、刚才小朋友说的比较乱,谁能按顺序一个不漏地说出来呢?

6、学生回答,师板书。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几和几。追问:几和几合成4呢?

7、集体读一读。

过渡:生日宴会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咱们小朋友来玩个游戏怎样啊?

1、说明游戏规则:两人一小组摆花片,将花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2、让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摆5个圆片,探究5的分与合。

3、在学生把5个圆片分成4个和1个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得到两种表述。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让学生在六人大组内交流两人得出的结论。

5、小组内推荐出代表交流本组探索的结果,对能按照一定顺序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给予鼓励。

6、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三、反馈完善

游戏一:吃蛋糕。

1、过渡:小朋友们学的真棒,下面,让咱们一起跟它们来分享快乐吧!(放音乐:生日歌)猴妈妈搬来了许多快小蛋糕(出示花片图)。

2、说明要求:选择蛋糕,说出两个数合成几,说对了,就可以吃到蛋糕!

游戏二:对口令(想想做做2)。

1、师生对口令:黑板上出示4,师出示卡片1,学生说出的.数字与老师的合起来是4等等。

2、生生对口令:黑板上出示5,一学生说1,另一学生说出的数字与1合起来是5等等。

游戏三:坐火车。

过渡:生日宴会结束了,我们要做上火车回家了。(想想做做3)

1、明确要求,说出是几的分与合再进行填数。

2、先填一填,再说一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四、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那些数的分与合?

板书设计:

5以内数的分与合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数的分与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索,从而获取抽象的知识。教学中,设计“分桃子”这一活动,从分具体可触的实物入手,抽象出数的组成,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发现数的分与合的规律。

分与合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把4颗纽扣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等)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

(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

教学反思:

分与合数学教案篇5

目的要求

1、在操作、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2、在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

3、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并在合作中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灵活的、创新的思维。

重点难点

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开门见山

这些天我们主要学了2-10这些数的分与合,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玩玩,摆摆,练练,来复习一下。

二、摆一摆

练习四第1题

可以让学生用圆片或小棒来代替蘑菇。

摆完后,可以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记一记。加深印象。

三、猜一猜

1、师生做:老师先用手指分好,再让学生猜,如,请你们猜一猜,我把10分成了几和几?直到学生猜到为止。

2、同桌玩这个游戏。

让学生熟悉10的分成及用手势表示1-9的的数。

3、想想做做3。看谁找得快

每人拿出1-9的.数字卡片,准备好。

老师出示一个要分成的数,学生从数字卡片里取出两个可以分成的数,起来回答。

如,老师出8,学生拿出5和3,然后请他回答,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成8。

四、练一练。小明种的智慧树长大了。你知道树叶的秘密吗?

想想做做4。出示图,看第一题,找出两片叶子和花上的数字的关系,然后按这个规律填写其他花或叶子上所缺的数。

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五、游戏:蚂蚁找家

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不要漏掉。合作时声音要小,只有2人听见。

六、开放题。

想想做做6。把9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个数各不相同。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分一分,交流不同的分法。

师教给学生有序的分。可以第一盘分1个,第二盘2个,剩下的全放在第三盘里,还可以2、3、4。

让学生养成遇事多思考的好习惯。

七、书写练习。

想想做做6。看谁写得又好又快。展示优秀作业。